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14年高考作文里的中国:自由,不朽,家风

澎湃见习记者 陈竹沁
2014-06-07 22:35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上海卷语文作文考题给出的材料是: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不朽?科技究竟有没有让生活更美?思辨性的话题依然贯穿在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中。

        去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无独有偶,今年高考上海卷便选择了以“自由”为话题。

        考题给出的材料是: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这则材料是根据作品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的一段文字改编的。

        卡夫卡在《自由意志三点式》一文中这样写到:“你的意志是自由的。这就是说:当它想要穿越沙漠时,它是自由的,因为它可以选择穿越的道路,所以它是自由的,由于它可以选择走路的方式,所以它是自由的。可是它也是不自由的,因为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不自由,因为无论哪条路,由于其谜般的特点,必然令你触及这片沙漠的每一寸土地。”

        自由从来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对于个人而言,西方法律谚语有云:“法无禁止即自由。”这与自由贸易区的核心“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不谋而合。在这个清单之外的领域,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将改为备案制。

        撇开时政背景,上海卷给出的材料哲学味十足,直通“存在主义”殿堂。要是熟悉萨特的“自由选择”理论,写好这篇高考作文,绝对不在话下。

        在萨特看来,“存在先于本质”,人的本质是通过人的选择来决定的。人可以通过自由意志进行自由选择,甚至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曾经,他强调人的选择的绝对自由,但晚年的他,对于外部环境对人的自由的制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宽容。

        有人讲自由,也有人讲不朽。

        江苏卷的出题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考生: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

        出题老师是不是想告诉这些年轻人,再好的青春,也有一天会从指间溜走了呢?

        北京卷作文里的“老规矩”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替换成“家风”,你就全明白了。

        材料中列出的老规矩包括,“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

        这则材料称,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2014年伊始,“家风”话题就应声而起。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共同启动了“家风家教大家谈”征文活动。

        这段时间,一批介绍领导人“家风”的文章,也在坊间传布甚广。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而现在,它们“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北京卷当然不是想抱央视大腿,它提出的核心问题是,传统不能丢,传统怎样融入现代社会。

        今年,还有多地考题聚焦于对现代科技和生活方式的反思,同样折射了当下各类文化心理。

        比如,辽宁卷是一个夜晚的祖孙对话,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万家灯火、霓虹闪耀的美景上哪儿看去?

        老人却沉思摇头:“可惜漫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天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广东卷则相当文艺小清新。

        “黑白胶片”和“数码科技”时代两相对比,如今数码照片很多,随时可以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往年高考作文中,有不少考题侧重展现对不同思维方式的思考,但今年,“有人……有人……”的句式,还真有点泛滥成灾。

        福建卷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

        山东卷则用了“窗口下一个画框”,有人看到雅,有人看到俗,有人看到静,有人看到闹……

        这和1990年的“花下有刺”和“刺上有花”,简直如出一辙。或许,前者还可以套上“交流合作”之类的话题,其实我想说,“空谷”怎么想接的也是“幽兰”啊。

        江西卷说,有些人在学习中认为探究是一种乐趣,有些人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还有一些人认为探究流于形式。

        湖北卷则执著地追问,山顶的风景到底好不好?在山下、半山腰遇到下山者,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等到真地登上了山顶,还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

        我想,以上两地考官想启发的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吧。无论是登山还是学习,“最美的风景”都“在路上”。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湖南卷就引用了一位村支书的话。

        这位村支书所在的村很穷,很多人干了两年都走了,但他一干就是八年,还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

        这位村支书原型就是“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唐述林。

        这种“广阔天地,大有所为”的劲头,或许是想给当下狭窄的“成才观”当头一棒吧。

        与现实结合最紧(tou)密(lan)的,还属安徽卷。你猜出来了吗?表演艺术家与剧作家之争,说的就是今年红极一时的宋丹丹“舌战”宋方金。

        就演员改动剧本台词一事,表演艺术家说:演员是在演戏,不是念剧本,可以根据表演的需要改动台词。剧作家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如果演员随意改动台词,就可能违背创作的原意。

        恐怕小伙伴们看到这个题会不乐意,你们文艺界的潜规则与我何干?就像前年安徽卷“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我要竖着放,你来打我呀?

        大概只有看过《人民日报》(2014年4月26日12版)的学霸,才能准确提炼出“本末之争”的内涵。

        当然,还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广西卷的“老王看病”,对于近年飙至“沸点”的医患关系,不啻为一剂“退烧针”。

        考题源自湖南去年发生的真人真事,主角是54岁的工地食堂员工王秀光。

        故事梗概是:老王生病,医院全心全力治疗,老板帮忙支付医药费,老王痊愈后回工地赶工,又提出向医院兼职做陪检员以支付剩余医药费,因为感同身受,他能更好地照顾病人。

        没有拖欠工资、没有医疗纠纷、没有欠钱跑路……啊,请把我埋在,广西考卷里。

        相比而言,去重庆卷里“租房”,就“累觉不爱”了。故事里,这位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却被房东“扫地出门”的游客,正是余秋雨老师。

        本来租房合同就要签了,游客不小心打碎了玻璃杯,房东并没有怪罪。但是一问起玻璃碎片的去向,“直接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的回答,却触犯了房东老人家的大忌。

        房东立马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处理好玻璃碎片,才不会“玻璃心”碎一地。世间无小事,关爱他人就是关爱自己。

        四川卷也说了:“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

        中国人过去在境外,因文明素质低,屡遭白眼甚至谩骂,大陆游客便溺香港街头就是最新一例。只有每个国人自尊自强自爱,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人的一大特质,就是变通。这种实用主义的哲学,在西方人看来,却是缺乏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的表现。全国I卷就化用俄罗斯寓言《两只山羊》,探讨了这一问题。

        材料是这样的: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

        全国II卷也把视野投向了中国人的“陋习”:喜欢给动物喂食。而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给出了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这也是对现实生活的隐喻,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同样会伤害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

        在这些“现实主义”的考题之外,只有天津卷插上了“魔幻”的翅膀。想象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

        天津卷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

        考生们看了,一定忍不住又要吐槽了:有了这个智慧芯片,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我们也不用再高考了……

        要是先知先觉,也可以引用江西卷的材料嘛:在学习中探究,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浙江卷则给出了更全面的“答案”: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

        “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阅毕浙江卷,畅想大学路。放下答题纸,祝福每个考生都能圆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