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蔡英文示好张志军是出于真心?抑或只是虚晃一枪?

澎湃见习记者 付珊
2014-06-09 15:18
来源:澎湃新闻
港台来信 >
字号

 蔡英文表示,如果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赴台访问,她愿意在不设政治前提和预设立场的前提下,与其进行会面。  IC 图

        2014年已经过去近半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是否访台成为台湾的大话题,而近日蔡英文的表态也在台湾激起了一阵舆论风潮。

        蔡英文表示,如果国台办主任张志军赴台访问,她愿意在不设政治前提和预设立场的前提下,与其进行会面。

        中评社6月7日报道,民进党发言人徐佳青在6月6日晚表明态度,非常欢迎张志军来台湾做更多交流与了解。

        值得注意的是,徐佳青的这一番话透露了蔡英文的意向。徐表示,蔡英文身为民进党主席,也是台湾社会一员,愿意将不同声音做一定程度的表达,希望见面或谈话可以在没有任何政治前提跟预设立场的状况下,也希望未来能有相关的进一步安排。

        徐佳青进一步,民进党希望跟大陆官方、民间进行正常化交流,增加彼此了解,降低彼此的误解,凡涉及有关两岸人民权利的相关事务,尤其像两岸协议等事项,应经由民主程序,受到社会与“议会”的监督。

        基于此立场,对于跟大陆方面的交流,徐佳青表示民进党正面积极用这样的态度,希望有更多的互动。

        《中央日报》评论认为,相较于蔡英文曾于2008年11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首度访台时,率众以暴力阻挠陈云林车队,她这次表示愿与张志军碰面,被认为有意在两岸政策上转趋弹性。

        国台办发言人范丽青6月7日回应了蔡英文的表态,表示十分乐见民进党放下过去“逢中必反”的态度,想进一步与大陆对话的意愿。

        范丽青表示,大陆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无论是谁,不管他以前有过什么主张,只要现在赞成、支持和参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

        范丽青也强调:“我们对民进党的政策是明确的、一贯的。我们反对‘台独’分裂图谋的立场是坚定的、不可动摇的。”

        不过,国民党人士对民进党此次态度大反转不以为然。国民党发言人陈以信认为,民进党一方面抵制服贸协议,另一方面蔡英文又表示愿见张志军,这完全是在两岸政策上逻辑错乱,民进党和蔡英文说一套做一套,充满整治算计,无法得到人民信任。

        《中央日报》9日发表社论,指出连民进党自己所做的民意调查都指出,“逢中必反”是多数民众对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态度的印象,这就成为最近重新担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所不能不去设法扭转的重大问题,否则下次大选时,他们又将重蹈上次大选落败后所承认的“败在两岸政策”之覆辙。

        中评社也在9号刊出分析评论文章,文章认为蔡英文试图在民进党的基本教义派与交流派之间取得平衡,以务实理性的态度杀出重围,未来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如何匍匐前进受到瞩目。

        文章把蔡英文的表态视为一种善意。这样的橄榄枝由蔡英文释出,意义不同,显现民进党确实有意从过去的两岸零和游戏走向不再是“你死我活”的政治循环。

        对于蔡英文态度的变化,也有人从其目的进行了分析。

        同样是中评社刊出的文章。特约评论员一娴撰文提出质疑:蔡英文的善意是出于希望推进两岸和平进展的真正的善意,还是只是为了2016选战的需要,抑或只是虚晃一枪?值得一究。

        文章拿未成行的“习马会”与“张蔡会”做出对比:马英九对两岸领导人会面,从说推动到不见又说要见,几经反复,最后因马英九坚持在APEC会面而告终止。

        文章分析认为,对马英九来说,没有实质性内容的会面,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提升个人在历史定位上的评价,但马英九急于为台湾拓展国际空间,在被大陆视为红线的主权问题上试图打擦边球,因而不被大陆接受。

        针对台湾媒体所说的张蔡将于民进党中央会面,文章认为绝对不可能,尽管这有助于提升蔡英文的个人选战形象。

        相反,如果能在其他场合“偶遇”,对其制定两岸政策,改变形象争取更多选票,文章则认为这显然是有很大好处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刊登文章,从蔡英文的表态里读出了机关。其中一个就是不预设前提,这基本上否定了“九二共识”的国共交流基础。

        “要信任没信任,要默契没默契,大陆方面又不傻,怎会拿出‘张蔡会’这样的高标准平台为蔡英文背书?”这是文章的原话。

        文章写道,蔡赖以成名的“创造性模糊”技法,关键时候要亮底牌 了,能否让对岸接受,同时镇住党内同志,还是个大大的问号。君不见,民进党总召柯建铭之前丢出冻结“台独”党纲的想法,大陆还来不及回应,就捅了绿营内部马蜂窝,只能不了了之。

        文章用调侃的语气总结,从激烈反抗陈云林的A模式过渡到温和示好张志军的B模式,在小英的身上,我们还是看到了些许转变的痕迹,或者深层透出的必须转变的焦虑感。

        文末,作者给蔡英文提出了建议,比如像陈以信呼吁的那样,正面回应对“九二共识”的立场,让两岸服贸协议、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等攸关两岸关系制度化的议案不再在“立法院”卡关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