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舆论激烈交锋:“夺刀少年”的善报到底是否有违高考程序正义

澎湃见习记者 付珊
2014-06-11 13:23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2014年6月7日,刚结束高考的宜春三中高三学生前往病房看望因伤无缘高考的“夺刀少年”柳艳兵。  IC 图

        “夺刀少年”柳艳兵一夜成名,堪称善有善报现实版。

        11日,距离高考结束已经过去三天,负伤的“夺刀少年”依旧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8日,《人民日报》头版中心位置罕见地刊出“夺刀少年”新闻之后,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于出面进行表彰。

        据新华社10日消息,日前,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鹿心社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积极帮助两位见义勇为英雄圆大学梦,大力宣传他们的英雄事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夺刀少年”的家乡报,《南昌日报》11日以《致敬英雄少年》为题,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上歌颂“夺刀少年”的事迹,回应了江西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批示。

        江西日报官方微博则指出,宜春夺刀少年柳艳兵是烈士后代。“6月11日,柳艳兵的父亲从家里找到了一份《革命烈士证明书》,柳艳兵的曾祖父柳龙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彭德怀部战士,1931年牺牲于宜春慈化。柳艳兵的爷爷是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夺刀少年”柳艳兵流着革命烈士的血。”

        除此之外,“夺刀少年”也获得了荣誉。

        江西省文明办已向中央文明办推荐柳艳兵和易政勇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根据新华社的这篇报道,江西省综治委决定授予柳艳兵“江西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并推荐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受团中央、全国学联委托,共青团江西省委负责人也看望了柳艳兵、易政勇两人,并向他们颁发了江西“希望之星”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证书。

        此前,媒体报道已有清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南昌大学等多所高校向两位少年伸出橄榄枝。不过,清华大学对“单独考试分数达一本即可自主招生录取”这一“传闻”进行了否认,称从未给出“达到一本录取分数线”的门槛,也并非媒体报道的“通过自主招生考试”形式进行录取。

        连日来,“夺刀少年”柳艳兵成为各个媒体关注、评论的焦点。不过,当清华等高校破格招录消息传出后,舆论焦点已渐渐从其见义勇为的精神转移到高考的程序正义上。

        《北京青年报》刊出了两篇观点迥异的文章,试图更加公正地展现大家的观点。

        《给“夺刀少年”高招特殊待遇须慎行》一文列举出了两极化的舆论:一些人认为,道德高于高考考试分数,也高于高考的程序正义和政策规定,因此他们必须获得高考特殊待遇。这样的声浪在网上网下都很高。然而,在另一部分理性的高考程序正义与公平公正主义者看来,除非有法律和政策规定,否则任何人都没有高考特权,不然就是对其他考生的严重不公。

        这样的分化的舆论让有关部门陷入两难:不给柳艳兵和易政勇高考特殊待遇,对不起他们的见义勇为高尚之举;给予他们高招特殊待遇,则又的确破坏了高考面前人人平等的核心原则,并危害高考的程序正义与公平公正性。

        文章在随后列出观点:“见义勇为和高考是两码事,不应该混为一谈。”该文继而论述,因为现行高考本质上不是比拼见义勇为,而是比拼文化课考试成绩。高考作为一项学术性的考试,不应该与见义勇为捆绑在一起,亦即见义勇为者能够获得高考的特殊待遇。

        作者也给出建议:有关部门可以视情况给予见义勇为者甚为丰厚的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但若给予高考特殊待遇则需要慎之又慎,不然很可能好心办坏事,导致见义勇为的功利化。

        在同一版面上,北青报刊登了与此论点相悖的评论文章:《免试录取“夺刀少年”才叫公平》。

        该文章毫不客气地驳斥了反对者的态度:“当我们在柳艳兵身上拿公平说事时,不要忘记高校是有自主招生权的。所谓体育特长生就不讲了,就拿现在的“点招”来说,里面也是黑幕重重。面对这么多的“特殊”“特例”,单在柳艳兵身上拿公平说事,不觉得十分可笑吗?”

        “有人调侃,受此影响,以后大学会办一个“见义勇为班”。但要知道,“路见不平一声吼”并非唱得那么简单。正如有网友所说:你怎么不问问你自己,看到一个人 拿着刀行凶,敢不敢冲上去跟他搏斗?夺刀不是拍戏,救人存在风险。而且,柳艳兵的见义勇为发生在高考前夕,是一起小概率事件,一再拿公平说事,显然有些小题大作。”文章继而评论道。

        《北京青年报》的两篇文章以相同的篇幅出现在同一版面。不过,从两篇文章的位置上看,“慎行”这篇文章在“公平”一文的上方。

        《新京报》也在11日这一天刊登教育专家熊丙奇的评论,讨论清华等大学该如何为“夺刀少年”圆梦。

        文章作者认为,清华大学其实不必含糊其词,而应明确告诉社会本校自主招生考查学生的指标、每个指标的权重,把如何招收“夺刀少年”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那么,这无疑是增加招生透明度,完善自主招生,提升自主招生公信力的契机。

        熊丙奇认为,高校有必要借这次招收“夺刀少年”完善自主招生标准,并向社会公开,解决的不仅是这一起见义勇为带来的高考录取问题,而是一种制度性建设。

        湖南省政府重点新闻网站红网登出评论文章认为,反对“夺刀少年”保送上大学,一定要其通过补考这一绕不过的程序实现大学梦,恰恰仍是放大了上大学的程序正义,是低估了“夺刀少年”的精神品质和道德能量。

        这篇文章聚焦于程序正义上。作者认为,保送上大学若是成绩优异学生的特权,太可笑了。他们并不会考不上大学,只是相关高校的一种特权演绎。

        对于补考是否违反程序正义,文章作者则认为,让“夺刀少年”上大学,补考有补考的理由,不补考也非毫无理由,绕个大弯子反显得公众不厚道了。

        长春的《城市晚报》也为高校争相录取而叫好。“论柳艳兵被何种方式录取,我们都应该对众多高校向柳艳兵伸出橄榄枝的做法叫好。正如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处长沈华锦所说,争抢‘夺刀少年’,体现了大学立德树人的责任和担当。”

        《重庆日报》的评论文章《正能量始终是主流》联系起社会现实:老人摔倒扶不扶、路人发病救不救……近年来发生一些社会现象及引发的争论,引发一些人感叹:如今已“世风日下”、雷锋叔叔不见了。

        文章写道,所以我们要为挺身而出的勇者点个赞,因为他们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维护正义的强大力量。

        与其他媒体不同,光明网的官方微博从“夺刀少年”的角度出发,为其说话:“哄抢‘夺刀少年’能否‘体现大学立德树人的担当’另当别论。是否应先还他一个清净的备考环境,让他在道德之外也能证明自己呢?”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