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什么是知识分子

2014-06-14 19:32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张艺谋的电影《归来》已经下线,但我们却不知道电影中的陆焉识从事何种专业,所犯何事,只知道他是个“知识分子”。而只要划入这个阶层,时代赋予他的原罪已经成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像陆焉识一样以阶层属性来划定知识分子开始淡化。其原因无非由两大变化带来。

        一是大学恢复、扩大招生,社会上出现大量高学历人士。以今年为例,大学毕业生达到700多万,远超上世纪80年代10年的毕业生总人数。如果按照约定俗成,以大学毕业为知识分子的基本标志,则社会“知识分子化”正在快速到来。

        二是社会经济开放度越来越高,以职业划分阶级和阶层漏洞百出。一个人白天可能是公司财务人员,晚上却可能以政论家面目在互联网上纵论国是;一个村官,也可以对地方主政者提出学理上的严厉批评。

        这两大巨变,极大地修改了中国“知识分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近代知识分子一方面具有传统中国“士”修齐治平“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另一方面又习得西方“知识分子”的工具理性。

        而今天,这种“士”的精神传统已经不再专属于某一职业的人。工程技术专家、策士和社科专家且不论,即便是专职的人文知识分子,也在普遍地“商贩化”,把向他人传授人文知识当成纯粹的谋生手段,而不必身体力行赋予其价值理性。甚至一些知识分子即便“有辱斯文”,也并不妨碍他在学术共同体内部的话语权,他不必像近代和以前的“士”与知识分子那样,在“成己”方面下更大功夫。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这种本该保存于专职人文知识分子那里的“士”的精神,却在很多职业领域保存和发扬。在这些领域,我们更多地看到他们努力以本专业的知识,在谋生同时,推动社会进步、人心向善。

        更有意思的是,通过互联网,在知识草根到专业知识分子之间,有了跨越层级发言的可能,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相互砥砺,逐渐形成一种“网络正义”,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凋零中的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士”的精神,是一种修复。

        首先,它天然具备知识生产的正义性。任何知识权威在今天都可能被公开质疑,且质疑的声音无法掩盖。由体制所生成的权威,至少在大众舆论场上被迅速边缘化。

        其次,知识生产对自由的内在需求,与互联网无远弗届的特性,使两者结成了天然的联盟关系,扩张了自由的边界。

        再次,知识草根随时在为知识生产提供最鲜活、最直接的养料,修补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天然不足。

        明了上述变局,就可以回答“什么是知识分子”。我们认为,那些具备理性思维能力,且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并参与知识生产的人,都应该算是知识分子。

        至于谁是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工程技术专家理所当然地,优先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专职人文知识分子、社科专家和策士也无疑义。

        争议性的问题是,以“跑龙套”方式,出现在知识生产场域的记者、律师、资深网民、随时向大众提供“冷知识”的业余读书人等等,有人觉得以“知识人”命名更为合适,不必算为知识分子。但很多社会事件表明,他们往往用笔、镜头、辩护状、俏皮话和反证,深刻地改良着社会,且力度一点都不比前者小。他们理所当然地属于知识分子。众多事实证明,对“知识人”的任何触动,都会波及全体知识分子。广义的知识生产体系,同时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