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埔90年|1期生侯镜如:读书很重要,但要给爱国让路

澎湃记者 王恒嘉
2014-06-30 10:17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1955 年侯镜如(前排左二)全家福,摄于北京。前排左一为侯伯文,后排左二为侯伯宇。

        2014年,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在各种纪念黄埔的活动中,最活跃的是黄埔二代、三代们。“黄埔后代”会带给他们怎样的责任感和处事方式?

        日前,澎湃记者采访了黄埔一期学员、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誉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二任会长侯镜如之子、港区全国政协委员侯伯文。

        “我父亲教育子女没有什么很特别的方式。他前半生在打仗,后半生在统战,都是爱国,照顾不了我们兄弟姊妹太多,不过他和我母亲有共识:孩子到什么年龄上什么学。”“虽然在他心目中读书如此重要,但与爱国相比却得让路”。侯伯文这样说。

        侯伯文的二哥、三哥,都是国内有名的物理学家,其二哥侯伯宇的事迹,更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曾经在全国巡回报告……

        抗战期间,侯家颠沛流离。父亲认为“一定要读书”。跟着父亲辗转在不同的战地,侯伯宇先后换过10个小学和3个中学,上学路上都要花费一小时。后来,部队到重庆万县,实在找不到学校,父亲就请家教在家里教。

        侯伯文的大哥在重庆南开中学读书时,抗战形势紧张,学校号召大家参军入缅,大哥报名参加了。侯伯文的母亲从万县赶到重庆,劝大哥“你不要去,你父亲已经在前线,你就接着读书吧”。最终大哥被说服了。父亲得知此事后,回了电报,内容很短:“精忠报国,国难当头,孩子要参军就由他去”。最终,母亲和大哥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然后送他去参军……

        但是,抗战一停,大哥就又回到学校去读书了。

        侯伯文考大学的时候,有电影学院选中他让他考北京电影学院,他打电报给父亲,父亲第一天回电报说“还是当工程师好”,第二天则又回电报说“之前说的不对,应尊重祖国的需要”。最终,侯伯文因为色弱,没有能去电影学院,而是学了工业。

        在侯伯文记忆中,爸爸妈妈基本不干涉孩子平常的私事,“兄弟姊妹7个,大哥二哥就教我们这些小的”。

        侯伯文还记得,二哥曾经在暑假带着他到北海公园去读书,带着馒头、水和书,一读就是一天。午饭就是馒头就着水。

        虽然如此,候家却从来没有孩子逃学或夜不归宿。

        父亲许多时候是沉默的。

        侯镜如在抗战中参加过众多正面战场,但他几乎从来不讲。侯伯文后来认为,父亲是怕在当时的环境下,讲这些事情,孩子不懂事再出去讲会惹来麻烦。

        大学毕业那年,侯伯文分到湖北咸宁工作。他给家里写信说讲述自己打车去通山买竹床的故事。父亲回信没有任何特别的话。

        很多年后,他再看父亲的回忆录,却发现抗战时武汉会战的时候,父亲曾经在咸宁附近驻军,最终经过通城通山进入江西,陆续参加南昌会战、长沙会战等。父亲对这些地方很熟悉,可信里一句不提……

        父亲虽希望孩子当工程师、建筑师,科学报国。但他也经常设想自己的孩子当军官会怎样。他经常说“老二心肠好,适合率领部队,率领部队不适合心太狠,心狠多死很多人。”

        而侯伯文的二哥侯伯宇最终成为世界闻名的物理学者。

        侯伯宇的一生很坎坷。读过众多的小学和中学后,他进入清华大学,但没来得及毕业就赶上平津战役爆发。他又到台北考上了台湾大学,只读了三个月,父亲就通知:“天下将有大变,马上离开台湾到香港。”

        建国后,侯伯宇回到清华,却又赶上朝鲜战争爆发,他报名赴朝第三次没来得及毕业。再之后他在各种政治运动中翻滚,自己做了众多物理研究却无法发表。

        许多年的折腾之后,他进入西北大学,毕业后报考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张宗燧教授的研究生,来到了中科院读研,两个人一间宿舍,他的舍友是陈景润。

        文革中,张宗燧自杀,侯伯宇无法毕业。侯伯宇回到西北大学,继续自己的各种研究。

        改革开放后,一系列论文的发表给他带来声誉,他的“侯氏理论”,被誉为“中国的骄傲”,他成为了国内第一批博士后导师。他发表过的270多篇理论物理数学领域的优秀的论文,与三弟侯伯元合著的中英文版的书籍《物理学家用微分几何》享誉国际。

        他的学生中15人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术带头人, 3人被评为国际有突出贡献专家……他获得各种国际荣誉,众多大师来中国与他交流,但他从来没能当选院士。杨振宁、李政道曾多次写信,强调评选侯伯宇为院士的必要性,但没有结果。其实侯伯宇淡泊名利,参评院士是为了给自己所在的物理所赢得更多的科研经费和更好的生源。

        侯伯文曾说:“二哥,我来帮你活动下吧。”侯伯宇说:“你不要害我。”

        学校提出给他换新房、换大面积的房,他不换。侯伯文提出出钱帮他装修一下,哪怕是只装修一下破旧的洗手间,也被他谢绝了。他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研究上。

        几年前,侯伯宇对弟弟说,自己还是很幸运的,因为研究有了重大突破,比起这次的发现,以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发表的成果都算不上什么了。侯伯文很高兴。

        但随后,一个噩耗从国外传来,已经78岁的他的独子与独孙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了。他在事后第三天就又回到讲台和实验室,要求给他安排更多工作,他说“我只当他们在国外没有回来”。不过,有人发现,在从实验室回家的天桥上,他多次老泪纵横。他是在用忙碌的工作压抑自己的悲痛。

        随后,他被诊断得了癌症,病倒了,他希望自己能工作,他说“我的儿子和孙子都已经不在了,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早点出院完成我的工作,然后去和他们团聚。”他对推他去检查的护士说:“请你推慢些,我要看书”。

        2010年,80岁的时候,他带着研究未完成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澎湃记者采访侯伯文时,他正准备动身去河南。

        从1999年起,他在父亲的母校河南大学设立“侯镜如奖学金”,自1999年起,连续20年每年提供4.5万元经费,奖励40名品学兼优的研究生。

        侯伯文说,父亲出生于河南永城县侯楼村,那里曾是河南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当地流传着“四眼粥”之说,即喝粥时一低头,两支眼睛倒映在清汤中……

        侯镜如曾经在河南大学读书,他是少有的从大学进入黄埔的学生。临去世前,他对侯伯文说,希望他能出钱去支持教育,因为侯伯文是他几个儿子里唯一经商的人。侯伯文说,他还想扩大资助的规模。把家藏的价值不菲的国画捐出去,其中一幅作者是齐白石……

        发稿前,澎湃记者从河南大学官网看到消息“2014年6月7日下午,侯镜如家藏国画捐赠仪式暨‘河南大学侯镜如奖学金’颁奖仪式在明伦校区新行政楼第四会议室举行……目前侯镜如奖学金已经举办了十五届,637名学子从中受益。”

        侯伯文说,自己作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曾提案恢复建设黄埔军校,并办成可以培养全球各国军人的名校……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