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读报|“丝绸之路”“大运河”申遗成功,后续保护是沉重话题

澎湃见习记者 林周灵
2014-06-23 17:49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丝绸之路”“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我国世界遗产项目达到47个,数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

        6月23日,各大党报均在显著位置报道了“申遗”成功的事情。这些文章分别报道了两处遗迹的特点、申遗的过程及申遗成功的意义等方面。

        《人民日报》在不同版面刊登了三篇有关“申遗”成功的文章。

        《人民日报》头版醒目位置以《丝绸之路、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题,报道了这一喜讯。文章介绍了“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申遗特点。

        文章指出,与“大运河”相关的遗产保存完整,涉及范围广。“保存下来的与大运河相关遗存总数已超过1100处”,“列入申遗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中国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申报包括“河道遗产27段,总长度1011公里,相关遗产共计58处”。

        关于“丝绸之路”的申报,文章强调,这是我国首次进行跨国联合申遗的项目。“丝绸之路”申遗的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这是由我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整个项目横跨欧亚大陆,线路跨度近5000公里,涉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个国家的33处遗迹”,其中我国境内有22处遗迹。

        “丝绸之路”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2000年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人民日报》还在第三版要闻版以《复兴丝绸之路,凝聚共识和期盼》为题,详细报道了国外专家学者对“丝绸之路”申遗成功的表态。他们认为,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来看,“丝绸之路”申遗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

        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通讯社社长库班•塔巴迪耶夫表示,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将吸引更多人关注正在复兴的现代丝绸之路。同时,申遗成功“将直接促进本地区的人文交流,对本地区经济合作也有积极意义”。他特别指出,“丝绸之路”主题旅游将会促进沿途国家旅游业的兴旺。

        哈萨克斯坦著名汉学家和历史学家克拉拉•哈菲佐娃指出,“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将增进三国普通民众对这段文化交流史的了解”。

        俄塔社总编阿布哈京认为,这“从历史、文化等源头上进一步确认了沿线各国共同利益的契合点”,“有利于成功打造惠及30亿人的区域合作模式”。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阿丰采夫称,申遗成功将“全方位拓展亚欧大陆桥的辐射功能,加速地区和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

        波兰格但斯克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玛尔采利•布尔德尔斯基教授认为,丝绸之路崇尚和平发展与文化融合的精神,对当今世界发展仍有重要借鉴意义,堪称值得世界各国学习的“丝绸之路发展模式”。

        意大利罗马大学副校长马西尼则强调,“丝绸之路”将使人们更关注中欧文化交流,推动欧中合作进一步发展。

        同时,埃及专家学者表示,强烈认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开罗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萨利赫博士表示,希望埃及与中国在物流、经贸等领域加强合作,“把‘一带一路’真正建设成为现代的丝绸之路”。

        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汉学家穆罕默德•阿里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与包括埃及在内的阿拉伯国家提出的“东向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民日报》副刊刊登了甘肃省委副书记欧阳坚撰写的《穿越千年丝路的力量》一文。文中,他由舞剧《丝路花雨》谈到了“丝绸之路”体现的东西文化融合的魅力和力量。

        《丝路花雨》讲述的是千年前,画工神笔张和波斯英娘、商人悲欢离合的友谊故事。文章指出,这展现的是“真情的诗篇”,是“友谊的长歌”。欧阳坚认为,由这个故事反映出的中外人民相识相知、互信互助的文化力量是跨时空的。当下,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正是这种文化力量体现的新时代内涵。

        《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登《大运河丝路同登世界遗产名录》一文和以《世界遗产进入“大运河时代”》为题的评论。

        前者分为“丝绸之路:首次跨国申遗”、“大运河:活着的文化遗产”、“申遗:终点在于传承”3个篇章,分别强调“丝绸之路”跨国申遗的意义、“大运河”作为“活态遗产”的独特性和申遗成功后继续保护遗产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2014年4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公布的《评估报告》称,“三个缔约国进行跨国界提名是将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为未来丝绸之路的系列申报奠定基础。

        对于“大运河”,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表示,“‘活态遗产’是大运河的显著特征”,直到现在大运河仍在使用,“此类项目的申遗在国内尚属首次”。

        而据中国大运河申遗办介绍,“大运河”申遗准备历时8年。从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到2013年国家文物局正式确认申遗地段,如今,“大运河”申遗终于“功德圆满”。

        此外,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指出,申遗成功后,中国政府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有关要求,“继续为大运河、丝绸之路珍贵文化遗产提供最好的保护”。

        在评论文章中,作者指出,大运河、丝绸之路的申遗成功,为多边、多资源和多遗产类型的大型遗产项目的申遗提供了范本。特别地,大运河的文化遗产的出现,体现了文化理念演变为社会推动力的综合实现过程。

        文章称,自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世界遗产理念体系开始,中国经历了文化再认识、再发现过程,现形成的特征为:强调真实的载体和传承的完整,强调整体风貌的保护,强调社会资源联合。大运河遗产恰恰诠释了这些特征。

        文章指出,大运河的申遗成功,让人民重新爱“她”,并开始相信世界遗产能带来更美好的生活。这正体现了“文化遗产事业最核心、最理想的愿望”。

        《甘肃日报》头版刊发《甘肃5处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文。文章指出,在“丝绸之路”申遗点中,有5处遗产点在甘肃境内,“这是时隔27年后,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再度迎来甘肃新成员”。

        此外,《甘肃日报》还用一整版报道了“丝绸之路”相关事迹。题为《跨越千年的文化记忆》一文,介绍了甘肃5处入遗点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的情况。
        另一篇题为《丝绸之路甘肃段跨国联合申遗大事记》的文章中,则节选了甘肃从2006年申遗准备到2014年申遗成功过程中的“历史关键点”。

        其中,值得关注的有:2006年8月,新疆吐鲁番召开“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际协商会议”,会上签署了《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遗产吐鲁番初步行动计划》。这标志着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工作正式启动。

        2011年12月,国家文物局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协商会,确定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3国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名称先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13年1月,国家文物局公布我国22处首批丝绸之路申遗名单,甘肃省5处遗迹入选。

        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与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六省区政府在北京签署《关于保护丝绸之路遗产的联合协定》。

        2014年1月,“丝绸之路”申报文本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年6月,“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新华日报》头版刊发《扬州领衔,大运河申遗梦圆多哈》一文称,“大运河”入遗58处相关遗产中江苏有22处,“承担大运河申遗最重的任务”,而扬州作为沿线35个城市申遗联盟牵头城市,“为大运河申遗成功立下汗马功劳”。

        此外,《新华日报》还在第三版要闻用一整版报道了申遗的过程。在《惊险大逆转,大运河晋级世界文化遗产》一文中,亲历大运河申遗现场的大运河申遗办公室副主任姜师立讲述了申遗过程。
        据姜师立介绍,刚到卡塔尔时,他们被告知要优先保障“丝绸之路”的申请,“大运河”可能作为补充材料明年再报,“这个信息,让我们心里都凉了半截”。

        6月22日中午,会议主席宣布,由于几个国家“加塞”要求提前审议,大运河被推迟到22日审议。

        北京时间22日下午14点,大运河开始审议。国际古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米歇尔介绍大运河项目。ICOMOS意见为补充材料,但是中国要“力争翻盘”,成为第一类,立即列入。

        姜师立称,大运河项目的“PPT做的实在太漂亮”,待主持人介绍完后,包括牙买加、印度等在内的10个国家代表均表示大运河可直接列入世界遗产。在中国代表做了补充陈述后,主持人宣布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

        此外,文章还介绍,中国大运河地跨京、津、冀、鲁、苏、浙、豫、皖8个省级行政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申遗自2005年拉开序幕。当年,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三位老专家联名致信18个运河城市的市长,呼吁加快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除了党媒以外,各大主流都市报也纷纷报道了申遗事件,并且配发了相关评论。

        《南方都市报》在以《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为题的文章中指出,多位申遗专家不断强调:申遗的最终目的还是加强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认为,“重申遗、轻保护”是一种短视行为,各地方政府要保持冷静头脑,不要因为申遗成功了就放松保护,不能把重点放在过度开发利用上。

        《新京报》“新评论”版的“微言大义”中刊登了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研究员冯奎的评论。冯奎认为,这两项申遗成功的影响广泛。

        “遗产意识空前提高,基础设施会有更多改善,文旅商社会投资加大,带动强劲的旅游消费,兴起文化城市热潮,区域间联动发展的机制有突破,上海合作组织、中欧间的合作形式更多样,更具体”。

        《京华时报》刊登《大运河申遗8年终圆梦》一文。

        文中,曾参与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过程的故宫博物院长单霁翔认为,这两个申遗项目将从6个方面改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同时,他提出“后续的保护工作是个沉重的话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