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沿海重污染产业内地吃香:贵州关停时,湖北宜城等着接手

澎湃记者 杨雄 发自贵州
2014-06-24 23:53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2013年7月9日,浙江,工人正在加工水晶,产生巨大的噪音和粉尘污染。当年,浙江关闭了数千家水晶企业。  CFP 图

        

         贵州独山,堪称东西部产业转移的尴尬样本。

        这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城市,处于贵州的“南大门”。多年来,县域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2011年,从江苏南通空降而来的县委书记潘志立,开始谋划新一轮工业经济发展布局。

        在此情势下,独山县的四大班子以及招商局和六大工业园区的负责人,纷纷外出招商。

        在这几年力度空前的招商活动中,正在被大力整治污染的水晶行业,被贵州独山、安顺等地引入,而污染也随之而来。之后,贵州省委书记和省长亲自批示,要求整治。

        就在贵州请来的水晶企业因治污风暴被关停整治后,其中又有企业被湖北以“更优惠的方式”请过去了。与此同时,污染企业的“娘家”——“中国水晶之乡”浙江浦江,正以壮士断腕之势关停数千家污染严重的水晶企业。

学生“身上长红痘痘”

        羊凤中学的何副校长松口了气。

        在独山县羊凤乡羊凤村驻扎了三年后,金利豪水晶饰品厂终于在6月份搬走了。2011年,这家水晶饰品加工企业进驻羊凤工业园后,村前的小溪流,被这家水晶饰品制造企业排放的废水等物染成了“米汤一样的”颜色。

        被污染的还有村子里以地下水为水源的五口水井,水晶厂的废水已渗透至地下水。

        羊凤中学有部分学生为寄宿制,学生们的生活用水即从这五口水井中的一口抽取。水井被污染后,抽取上来的水在沉淀一夜后,会有很多沉淀物。

        后来,学生们身上开始奇痒。何副校长说,从未有医学专家对学生们身体的奇痒反应,以及身上的红点做过诊断,因而未必与金丽豪水晶饰品厂的污染有逻辑上的关联。

        2013年10月,这所中学开始停用地下水,食堂用水只能靠自来水公司从外地运入,而就近抽取的地下水只用来洗脸或洗脚。何副校长说,“水质有问题是肯定的。”

        羊凤中学曾向相关部门反映,但并未等来积极回应。

        6月19日,羊凤中学的门卫,向澎湃记者出示了六七张学生请假条,请假的理由多为“身上长红痘痘”,要在家里治疗。

        这一天,金利豪水晶饰品厂正在往外搬迁生产器械,厂区里一片狼藉。七个生产车间的卷闸门上贴满了独山县环保局的封条,时间是5月12日。敞开的车间里,大部分打磨水晶球的机器被搬走,仍有部分尘灰覆盖的机器尚未搬完,厂区内的地上散落着废弃的水晶球。

        3年前,村前的溪流第一次变成“像米汤一样”。

        在邻村大寨村生活了73年,孟家成和村人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金利豪水晶饰品厂建在村头一块地势较高的平地,下方是一片稻田。从稻田顺势而下的最低端,是羊凤村的一条溪流,流经大寨村和巴怀村等地。

        金利豪饰品厂开工后,部分污水顺着厂房一角的管道,排放到一条小水渠,最终注入这条小溪流。清澈的溪水很快就变得“像米汤一样”,上面还冒着一些肥皂泡一样的泡沫。村里的孩子跳入溪流洗澡嬉戏后,身上开始长出红痘痘,奇痒难耐。村民在溪流里洗过的衣服,穿在身上也同样发痒。

无效的调研和抗议

        2014年1月,贵州省政府研究室的调研人员曾到独山调研过水晶产业。他们发现,金利豪饰品厂的生产废水直接排放在厂区下方的农田里。他们后来将调研情况,形成报告呈递给省长陈敏尔,并要求当地对水晶产业进行关停整改。

        5月上旬,当他们再次去独山调研时,发现包括金利豪在内的数家水晶球生产企业不但未关停,生产规模还扩大了两倍以上,生产的机器从四个月前的60多台,扩至200多台,并且还在扩建厂房,拟将在年底达到1000台以上的生产规模。

        调研组人员看到,金利豪饰品厂仍在继续往农田里排放废水,而且还将上千方废水直接排放在厂区旁新挖的两个泥沙坑,且无任何防护措施。一位在水晶厂里打工的本地村民告诉他们:“厂里的机器一天24小时没有停过,现有废水沉淀池根本装不下,他们到了晚上就偷排偷放。”

        当地村民还告诉调研组,上述两个泥沙堆成的临时废水池,每天都会吸收30公分的水位,“实际上都是顺着泥沙渗透到地下去了。”

        村民们的抗议早已开始。他们多次向乡镇以及县里相关部门反映,均未能得以解决。

        有一次,200多位村民到厂区阻拦对方生产,并强行拉下工厂里的电闸。几天后,工厂继续开工排污。无法再次汲取五口水井里的水后,羊凤村1800多村民只能从更远的地方引水到村里来。

完不成招商任务扣保证金

        6月19日下午,独山县招商局长邓小丽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是独山县一个水晶球加工企业的老板打来的。他向邓咨询多久可以复工生产,如果再拖下去,他想打算将企业外迁。邓小丽让对方再等等。

        而金利豪水晶饰品厂已开始外迁,目的地是湖北宜城。

        邓小丽说,宜城方面负责免费运输这家水晶加工企业的机器设备,并提出更多优惠条件引入,并打算引进更多水晶企业后,打造更大的水晶生产地。

        宜城市招商局局长梁云峰则对澎湃记者说,他们并未派人到独山以更优惠的政策招揽水晶企业。他表示,确实有贵州的水晶企业向他们咨询过。之前,他们也曾给过一些诸如为企业支付运输机器设备的费用,但现在没这样的优惠政策了。现在,如果贵州的水晶企业要搬迁到宜城,他们提供的优惠政策是以每亩地4万元的最低征地价格,提供30-50亩土地,并且也同样给予三免两减半(税收)的优惠。而在环评方面,他们可以帮忙代办,且大都能通过。

        事实上,邓小丽对整个独山县水晶行业复工的具体时间表,也难以把握。自今年1月以来,贵州省自上而下掀起一场水晶行业治污风暴后,整个全省的水晶行业都处于关停整治状态,被要求进行产业升级和园区规划管理。

        邓小丽说,独山县的水晶产业是在官方主导下,从浙江浦江引入的。

        独山县委副书记蒋海航说,独山是一个没有太多工业资源的城市。2011年,从江苏南通空降而来的县委书记潘志立上任后,开始调动县内“四大班子”积极招商引资,发展独山县的工业经济,并打造出一个大学城和六个工业园区。

        潘志立和县委高层做出决策,要求“四大班子”,招商局和工业园区等部门的领导和员工,积极外出招商,并规定“四大班子”里最低招商指标每年达5000万元,而书记和县长每人年招商指标为3亿元。如果无法完成任务,将会扣除缴纳的招商保证金。

        此后,没有太多资源的独山县,开始筑巢引凤,为招商做好铺垫。

        蒋海航说,独山县的规划是在2016年全县人口将增20万,财政收入也将跃增至20亿元。在这个情势下,刚履新不久的独山县委书记潘志立,亲自率队前往东部城市招商。

 “污染可控”产业的污染

        2012年左右,邓小丽等人去了浙江浦江。

        她了解到,在浦江水晶球加工企业队伍中,有1万人左右来自独山县。后来,他们还发现在浙江慈溪的轴承业里,有近3万独山人。他们在当地和这些独山务工群体开了几次座谈会,希望能将这些拥有成熟技术的独山打工群体引回家乡,发展地方工业经济。

        之后, 独山县委、县政府将轴承和水晶列入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拟打造贵州的“轴承之乡”和“水晶之乡”,并由政府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对入驻的企业实行厂房租金和税收“三免两减半”(前3年全免,之后两年减半)等优惠政策,并着力帮助企业融资。

        在贵州,远非只有独山一地从浦江引入水晶产业。贵州镇宁县、松桃县、惠水县等地也引入了这个产业,并为企业提供各种优惠措施。在贵州,部分水晶产业的老板是浦江人,厂里的员工大多返乡,他们也随之将企业迁至贵州。

        金利豪水晶饰品厂就是众多水晶企业之一。

        邓小丽说,光是这家企业,当时在生产的机器只有一百多台的时候,年产值就有300~400万元。2013年9月,金利豪水晶饰品厂的机床工人顾绍俭在接受《贵州日报》采访时说,夫妻俩5月份的工资是16328元;6月份是13000多元;7月份,他俩也拿到了10000多元。

        这个回报周期短,见效快且高产值的产业,比其他一些产业更受当地官方的青睐。

        当湖北宜城用更优惠的方式,将“金利豪”引过去后,邓小丽说她很痛心。

        她觉得,在独山要引入其他高科技产业,并不容易。而这个他们耗费了近一年左右,才引进的行业,是独山县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做得最好的两个产业之一。“10多年独山的产业转移,其他没转移成功,只有轴承和水晶,我个人认为,轴承和水晶是我们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最成功的例子。”

        “我承认它相对来说粗放,有一定的污染,但是这个污染是可控的呀。我们并没有像浦江30年前的那种污水横流。”邓小丽说。

        她认为,目前独山正在借鉴浦江水晶业的升级模式,来规划和打造独山的“水晶之乡”的。并且,独山的水晶产业并未全部放开,走浦江老路,“我们就是几个乡镇全部集中培训来做。”

        尽管如此,但这个“污染可控”的产业,最终还是给独山的羊凤和影山镇带来了污染。

        早在2013年8月18日,在贵阳召开的“西部大开发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就曾表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节能环保,确实把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走可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再走高发展恶性循环的老路,这个教训太多了,不仅是整个国家的资源承受越来越承重,而且也变成制约将来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这一次,教训果然来了。

 “省委省政府不应该因噎废食”

        2014年6月6日,“贵州省公安厅生态环境保卫总队、贵州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监察局联动执法办公室”揭牌仪式举行。在省级层面,这是目前全国成立的第一家生态环保联动执法办公室。

        官方对外宣称,此举是为了整治贵州水晶业污染以及其他产业的污染问题,有效解决以往单一执法中“取证难、认定难、证据固定难”等问题。

        贵州水晶业这轮治污风暴始于2014年初。1月28日,贵州省省长陈敏尔就独山县水晶企业污染批示,要求分管副省长穆德贵做专题研究,“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措施,适时报告”,并要求将此报告报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阅示。

        第二天,赵克志批示:水晶是个重金属污染行业,不能引进这类产业,已引进的要加强监管,园区聚集,并要求做到规范治理和产业升级。

        4月24日,贵州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同时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机构。之后,贵州省决定在全省全面实行“六个一律”的环境整治“利剑”行动。

        5月13日,在“利剑”行动动员大会上,分管环境保护的副省长穆德贵表示,“今后凡是省领导发现环境违法行为而环保部门没有发现的,一律严格追究当地环保部门责任。”

        此前,在“中国水晶之都”——浙江浦江,早就掀起了一场“壮士断腕”般的水晶污染整治行动。这场名为“金色阳光行动”的水晶污染整治,截至2013年5月下旬,共关停3942家。

        5月19日,副省长慕德贵率队,赴独山县督查人工水晶项目污染防治工作。

        慕德贵一行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用陪同的方式,直接到独山县影山镇、下司镇、百泉镇检查水晶产业园兼并整合、集中入园、规范治污以及环境监督执法情况。

        5月23日,黔南州政府约谈了独山县分管环保的副县长;独山县成立了调查组,启动了问责制度,对2名乡镇分管环保的领导干部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县环保局长进行了诫勉谈话。

        6月10日,独山县政府官网发布了当地环保局的一则消息称,按照省、州要求,对7个水晶球加工园区进行关停整治,处罚违法漏排企业1家,移送公安部门1起。

        独山县环保局环境监测大队长黄弘说,之前他们的监管都处于被动地位,几乎是“民不告,官不管”,现在观念转变了,比之前主动了。

        根据5月20日贵州省政府研究水晶企业污染防治工作专题会议要求,贵州省环保厅委托厅直属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编制了《贵州省水晶加工产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

        这一“指南”通过后,贵州水晶产业将根据其要求进行安全生产。

        独山县招商局长邓小丽说,“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包括省委省政府都不应该因噎废食,一看到水晶就说:‘水晶啊?有污染,不能要!’人家浙江的浦江搞了30年,越做越大,而且湖北宜城现在也在我们这里招商。”

        邓小丽说,在此轮关停整治过程中,独山拟将全县分散的水晶企业,纳入扩大规模的羊凤工业园区。而贵州其他区域的水晶产业,也将统一纳入到固定的工业区,进行产业提升和管理。

        羊凤村的水晶厂刚刚搬走,又将迎来更多的水晶厂。(贵州都市报记者刘佑清对本文亦有贡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