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权话题年,6集纪录片《船政学堂》上央视黄金档

澎湃记者 黄小河
2014-06-25 19:3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2014年正值“海权”话题高潮年——沈葆桢保台护台140周年、中法马江海战130周年、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6集历史人文纪录片《船政学堂》,将于6月29日起每晚20:00登陆央视纪录频道。

        为吸引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该片借鉴很多国际纪录片采用的 “情景再现”手法。 鉴于大量船政文物、遗址已经散失和缺无,不少历史事件亦无留下影像史料,该片也借用三维动画、二维手绘动画等多种表现方式,再现相关重要场面和历史事件。

        据介绍,该片摄制耗时2年,片中音乐和音效均由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配乐团队操刀完成。主创先后转战福建、台湾、浙江、上海、山东、天津、北京、河北、湖南以及英、法等多地拍摄完成。《船政学堂》主打写实主义风格,以“人”说事,辅助情景再现、手绘动画、三维动画等多种手法,还紧密结合当前关注的“海洋、海权”等热点来讲述故事,为观众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两次鸦片战争后,左宗棠、沈葆桢等晚清洋务派重臣力主创建中国自己的近代海军、自主制造现代化军舰,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在福州马尾设局造船,兴办学堂,筹建海军,凡八年努力,崛起了当时中国乃至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造船基地——福建船政。而同时创办的船政学堂,培养出严复、刘步蟾、魏瀚、陈季同、萨镇冰、詹天佑一大批具有开放意识的知识分子和海军将领。他们冲破清末封建统治的各种局限,以全新的海权观和开放的视野面对西方世界,在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引进新观念、新知识,唤醒民众,大胆革新,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012年,《船政学堂》创作团队决定采用编年体为主的叙事结构,将船政学堂以及船政毕业生鲜为人知的命运故事,运用故事化叙事手法加以展开,例如“沈葆桢被左宗棠三顾茅庐拒不出山担任船政大臣”的故事,背后蕴含了沈葆桢对大清官场的厌倦和船政维艰的预判,“留英高材生严复回国后四次回乡参加科举均名落孙山”、“严复明知大清将朽却仍然创作清朝第一首国歌”等故事。
        据了解,为了充分展示这段晚清历史上中国与西方打交道、洋为中用的颇具世界关注度的历史,拍摄团队远赴英、法,首次寻访到法国法兰西学院院士巴斯蒂夫人、英国格林尼治海事研究所(皇家海军学院前身)所长贝拉米等国外学者以及船政留学监督日意格家族的后裔,采访、拍摄大量留欧学生的历史遗存,第一次披露许多鲜为人知的船政留学生珍贵史实。巴斯蒂夫人等国际知名学者的评论,也是迄今为止国外学者对近代海军、船政学堂以及船政留学生的全新评价。

关注“海洋、海权”等话题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和画面,摄制组还两度跨越海峡进入台湾地区,寻找1874年日本首次侵台事件中,船政学子们是如何在沈葆桢的带领下驾驶军舰御敌保台的相关文物和图像画面,这些都将首次在荧屏上披露。

        孙原在导演手记中谈到,在该片的叙事及专家访谈中,尝试了一条暗线表达:晚清民初民族先驱对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进程。包括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大背景下船政人物多舛而奋争的经历、他们漂洋过海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兼收以及对东西方交流的贡献,以及回国后在各个领域报效祖国、投身维新变革和近代化的探索实践等。

        此外,纪录片还结合当前百姓热点关注的“海洋、海权”等来讲述故事。如片中很多地方穿插日本海军建军历史、历史上对中国的图谋史实和战争行为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