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变形金刚进化史:玩具如何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梦见乌鸦
2014-06-27 15:3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还记得2007年真人电影《变形金刚》第一部公映的时候,很多死忠粉丝表示对片中变形金刚的造型感到难以理解,因为它们的造型与当年动画版、玩具,甚至是后来IDW出版的漫画都大相径庭。本文就来综述一下变形金刚的造型进化史。

        总体上来说,《变形金刚》中的机器人形象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是设计工艺,其二是审美潮流。

一、玩具是第一生产力

        别看变形金刚风靡全球,大名如雷贯耳,但恐怕很少知道,变形金刚是先有玩具再有动画。

        变形金刚是美国著名玩具厂商孩之宝(Hasbro)旗下的招牌玩具,可最初他们并不属于美国。一切渊源还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1974年,孩之宝的玩具士兵系列(《特种部队》的前身)进入日本市场,却吃了个闭门羹,日本玩家对这种粗犷的美国大兵不感兴趣,但这些大兵却让日本玩具厂商Takara找到了灵感,开发了“微星小超人”系列,高约10厘米的可动小人形,故事内容则是两派缩微战士,可以将物体放大/缩小供自己使用,进而大受欢迎。当然,这时候的“微星小超人”还与变形以及机器人没有任何关系。

微星小超人

        进入80年代,“微星小超人”系列在不断进化升级中,出现了机器人角色,可以简单的变形为飞行器之类的交通工具,它们统称为Micro Change。与此同时,Takara也也将机器人与变形的概念独立出来,开发出新的系列,比如变成汽车的系列,变成恐龙的系列,变成收音机等小家电的系列,这个独立出来的分支叫做Diaclone,但此时这些机器人都有驾驶舱,必须由人来驾驶,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更像是机甲。

Diaclone

Micro Change

        这两个变形系列在日本本土销售得并不好,被同期出品的另一款可以变形的动画玩具《超时空要塞》系列打压得很厉害,但他们在国际上获得了不错的声望,引起了孩之宝公司的关注。在1983年的东京动漫展上,孩之宝与Takara已经开始研究合作事宜了。

        1984年,孩之宝正式购买了Micro Change与Diaclone两个变形品牌,并加以改造,剔除了机器人要接受人类控制的设定,将其变为自主活动的生命体,并命名为“Transformers”。自己设定了一套剧情,由漫威公司负责品牌推广漫画,并且为了配合玩具的销售,还制作了三集动画广告,也就是《变形金刚》动画片的前三集,没想到动画播出大受欢迎,孩之宝索性制作了一套长篇剧集,便形成了我们后来看到的98集长篇动画剧集。

二、工艺决定形象

        从以上历史可以看出,变形金刚先有玩具再有动画的诞生方式,开创了品牌带动多领域生产力的先例。而且变形金刚是由动画乃至后来电影带动下催生了更好的玩具销售,也算反客为主的典型,这也就不难理解当时的金刚们为什么一个个是四四方方的造型了。    

        首先,局限于当时的玩具制作水平,玩具的变形都非常简单,无非是“手臂弯曲、腿部向后,前胸翻转等”变形方式,无论是汽车还是飞机,产品的轮廓限定了机器人的外表,使得后者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回避那种极具80年代风格的汽车/飞机工艺,比如擎天柱与红蜘蛛,作为汽车与飞机的代表,二者机器人形象都与其变形后的产品息息相关的,擎天柱胸前的车窗,红蜘蛛背后的机翼,再怎么变化也无法消除掉这种汽车/飞机的标志性外表。

擎天柱玩具

        其次,当年的动画只是为了配合玩具销售,根本没有相当动画的火爆程度要超越玩具,甚至有的动画角色在当时的水平下根本无法变成相应的产品,比如威震天,变形一把沃尔瑟P38手枪,原型玩具的机器人造型不是很理想,动画中作为霸天虎首领,设计师对威震天进行了大幅度修改,让他变得不那么“难看”,因此动画中的威震天与同名玩具相比,如果你不告诉玩家这是同款,估计很多人都认不出来。也正因如此,威震天玩具当时出货量很少,如今已成为市场上的顶级收藏品。

威震天

        同时,当年孩之宝购买的Takara的玩具系列中根本没有太多的机器人角色,随着变形金刚的火爆,厂商也考虑加入更多的机器人角色应对动画剧情的发展和玩具销售,除了Takara库存的一些玩具,孩之宝也搞定了很多外援,比如天火和震荡波。

 

震荡波

        天火的原型是《超时空要塞》中的VF-1战斗机,孩之宝买下玩具设计使用权后,却发现无法将其加入动画,因为人家《超时空要塞》可是先有动画再有玩具的,所以只好在动画中重新设定了形象。而震荡波则是属于日本Toyco公司的太空枪,所以各位也可以明白在《变形金刚》动画中,为什么二位的形象与其余变形金刚不太一样吧,哥俩本来就代表着其他玩具公司的设计理念。    

三、见风使舵的过渡期

        再丰厚的库存也有见底的时候,时间到了1986年,孩之宝发现当年购买的品牌机器人终于用完了,动画剧情发展进入瓶颈,市场上急需一批新玩具来替换旧角色,为此《变形金刚大电影》孕育而生。

《变形金刚大电影》

        电影中以擎天柱为首的大量老角色选择了战死,新生代接过衣钵,出现了大量未来感十足的新机器人,他们的变形产品不再局限于当下交通工具,而是选择了太空战机、未来跑车这样的科幻产物,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不必为从汽车公司购买车型版权而花费大量资金。这一变化对机器人造型来说,并不算革新,但出现了一些相应的变化。

        机器人的造型不再现定于当下的科技的产品,多出了未来化的设计风格。首先,根据他们变形后的形态,机器人本身不再方方正正,多出了弧形、流线型的设计方案,比如正反派领袖补天士和惊破天,他们变形的未来卡车/光子炮的风格融入到了机器人形态中,让机器人形态变得更加符合人体动力学特征,最起码补天士身上的汽车挡风玻璃不见了,惊破天则是流线型轮廓替代了威震天的方片脸。

擎天柱和补天士  

        但这二位的玩具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大电影之后的变形金刚玩具设计,孩之宝委托给了日本Takara公司设计,为了防止电影的剧情泄密,孩之宝把补天士与惊破天的设定案交给Takara时并没有告诉对方这两个人物是新一代的首领,导致设计师并没有投入大量精力去按照领袖的形象设计玩具,结果玩具面世后令很多玩家感到失望。

补天士玩具

        1986年后,美国方面对动画制作失去了兴趣,将重心放到漫画上,日本Takara公司买下了变形金刚品牌使用权以及动画制作权,继续制作动画,并推出相关玩具。由于日本动画与美国漫画在设计风格和剧情上都出现很大的不同,因此也出现了不同风格的玩具。其实对比下美日车系的不同之处就会发现,美式设计风格注重整体,突出结实和耐用,而日式设计则关注细节,突出结构性和精巧。不久之后,美版日版玩具彻底分道扬镳。

变形金刚第二代动画形象

        1992年变形金刚以“变形金刚第二代”(G2)的名称再次在美国推出,除了更加明亮的色彩配置,玩具身上首次出现了“球咬合关节”,这项技术由“变形金刚之父”——Takara公司当年威震天、声波等玩具的设计师餘家英昭发明,变形金刚们不再是硬梆梆的砖头腿,金属件减少,球形关节增加,使玩具更容易变换姿势,玩具形状更加饱满立体。

“变形金刚第二代”(G2)

        大概到这个时候,无论是玩具本身还是基于新玩具制作的动画,变形金刚已经初步摆脱了当年方方正正的形象。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对质感与线条俱佳的物品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在未来变形金刚形象发展史上,无论是后来推出的变成动物的《猛兽侠》系列,还是美日制作方联合推出的《舰队》系列,虽然机器人造型依然遵循“变形形态决定外形”,但追求未来感的机器人成为延续到今日的设计理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形金刚玩具不但在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变化,而且其受众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猛兽侠

四、电影版造型质的飞跃

        《变形金刚》作为从80年代一直延续到新世纪的品牌,很多当年变形金刚的粉丝已经从孩子长大为成人,所以其受众面不再局限于儿童级别,而是面向更多成年玩家。一方面可以继续服务当年的死忠,另一方面在玩具领域也推出面向不同年龄层的产品。

        比如适合年龄小的孩子的“传奇级”,与80年代的玩具类似,变形简单;也有高级的“加强级”,适合成年玩家,尺寸更大,细节更加突出,变形也增加了一些难度;还有为收藏家等专门定制的“航海家级”、“领袖级”,对变形金刚动画或电影的形态和车型的还原达到了逼真的地步,并且还加入了光电声效果,变形极为复杂,比如电影版中的吵闹,高级玩具要想将其完全变成坦克/机器人形态,没有半个小时是完不成任务的。

        2007年的电影版对变形金刚来说是一项革新,电影版的造型风格与传统变形金刚完全不处于同一个次元,这一变化让很多老玩家感到愤怒,并发起了公开抵制电影版的活动。

        但孩之宝这一革新其实是为了利用电影的全球声望,进一步推广自己的品牌。新版变形金刚完全打破20多年以来“变形形态限定外形”的设计理念,先有符合时代潮流和当下审美口味的机器人形态,再将其变成各种交通/军事工具。此时玩具设计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够满足电影中那些复杂的变形要求。这一突破将变形金刚的设计风格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变形金刚们变成极具美式超级英雄动画风格的造型,这一改变也吸引力大量新生代玩家,更加满足新世纪的消费需求。

威震天(电影版)玩具

        至此,变形金刚的造型已经完成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未来变刚金刚品牌的发展,也将会与时代更加贴近。

五、时代审美与机器人制造

        时代感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元素,变形金刚发展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从他们的造型变化代表着一个时代人们对机器人形象的认知过程,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一段时期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观点。

        上世纪80年代,科幻电影风起云涌,银幕上的机器人形象骤然增多,诞生了一批专业从事机械设计的造型师,他们受硬派工业化机械的影响很深,比如《机械战警》中的墨菲、《终结者》中的T-800形象无不体现着工业化的设计形象。这些机器人往往突出机械本身的材质美,追求形态、规模、强度、冷冰冰的质感。

终结者

        其中变形金刚的机器人形态也具备了这样的特征,打斗中尽是火花四溅,碰撞冲击。而且变形金刚的设计特点融入了当时日本风靡的机甲战斗服特点,比如《高达》和《超时空要塞》,他们注重机体的分解、变形、组合,比如大力神等组合机器人灵感就是从日本的火车组合机器人演变过来的。这些机器人的外形对设计师的工业设计要求极高,设计中不乏严谨的结构工程和人体力学知识。

高达

        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造型设计逐渐趋同,大量同质化的机器人形象充斥银幕,新鲜感不足,而变形金刚的历史最低潮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机器人在大银幕上消失了一段时间。

        这时,以《终结者2》的T-1000和日本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等为代表的“液态人形”、“软体机甲”等样式的机器人出现了,标志着机器人造型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设计师们对新潮科技更加关注,机器人造型追求异化、个性、时尚,减少了很多机械、钢铁的味道,增加了生物、遗传、仿生甚至人文的成分。《猛兽侠》中变成动物等有机体的变形金刚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福音战士

        进入新世纪,人工智能、克隆等新名词越来越多的充斥着科幻电影,这时混合了人形和机械生物的高智能机器人出现了,日本动画《攻壳机动队》和美国电影《我,机器人》中,将仿真的人形机器人作为机器的载体,人机结合、生物机器人、人造人等造型,将机器人设定的重心和审美趣味转移到了“人”的层面,让观众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充满了对未知科技的诱惑和恐惧感。

        而此时,电影版中的《变形金刚》算是异类,作为当年动画和玩具的产物,变形金刚在造型设计理念上,结合了不同时期的设计风格。包括80年代的工业化设计,机器造型复杂、表面凸出各种零件,金属质感强烈;也有90年代的软体、仿生设计,比如第二集中的堕落金刚,同时也与时俱进的加入了新时代仿生机器人的概念,其中就出现了完全模拟人类的机器人。

 结语:

        机器人作为科幻作品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显示镜”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无论从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以及他们在作品中扮演的角色,都可以从中读出这一时期科技发展方向和大众对未来科技的判定。机器人造型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和商业上的魅力使得其成为一门专业化极强的学科,包含了对整个科幻发展史上的思索,其中《变形金刚》代表了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日跨度长达30年的机器人造型变革过程,并成为科幻发展史上最具规模、品牌化和影响力的代表,也是科幻机器人最直接的表象之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