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史坛一周︱战争亲历者怎么看太平天国?

澎湃讯
2014-07-15 23:1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澳大利亚藏太平天国文献整理出版,收纳孤本秘笈   

    

        太平天国原刻官书,当时称诏书,上盖天王金印及“旨准”两字,印制精美,因太平天国失败而被清廷大量销毁,存世极少,向为研究者所重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所藏部分,系由太平天国赠送给法英外交官、传教士,后为“伦敦会藏书”。        

        2014年4月,《澳大利亚藏太平天国原刻官书丛刊》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澳大利亚藏太平天国原刻官书丛刊》
        

        本书全三册,收录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所藏太平天国原版刻书和原抄本23种,原版布告3种,原抄布告6种。其中《天父下凡诏书第二部》为存世孤本,而《太平天国甲寅四年新历》亦是世界唯一重刻本。附录一册,全彩仿真印刷该馆秘藏的三件原版安民告示,这三件布告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墨朱分明、色彩鲜艳、宛如新制,其中的两件更是世界仅存之硕果。        

        本书由原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长、知名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郭存孝先生亲自到澳馆核查版本并撰写提要。

在对太平天国的记忆中,什么被遗漏了?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梅尔清( Tobie Myer-Fong) 2013年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太平天国战争史研究的最新著作《浩劫之后: 太平天国战争与19 世纪中国》( What Remains: Coming to Terms with Civil War in 19th Century China)。 《清史研究》2014年第1期发表了张笑川的书评《日常生活视野下的太平天国战争研究——评梅尔清<浩劫之后:太平天国战争与19世纪中国>》。        

        书评指出,英文原书名将“太平天国战争”称为“19世纪中国内战” (Civil War in 19th Century China),一方面是将其与“美国内战”、“欧洲内战”等进行比较,一方面是避免“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太平天国叛乱”等中西传统学术术语所必然带来的政治倾向性。        

        接着,是关于《浩劫之后》的内容介绍:        

        第一章“战争”( War) ,反思迄今为止海内外关于太平天国战争史的研究,指出不管是中国本土还是海外学者,多采取政治史的研究视角,或者关注其对于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或者探讨其宗教信仰与正统基督教的异同,而较少关注它的社会史或生活史意义。第二章“文字”( Words) ,聚焦作为战争亲历者的江南著名慈善家余治( 1809—1874) 对战争的反思和论述,以及他为应对战争所采取的各种慈善活动,尤其突出了余治思想和慈善活动中的宗教信仰面向。第三章“被标记的身体” ( Marked Bodies) ,描述战争时期因频繁的伪装和背叛,战争双方经常通过黥面、纹身、发式、服饰等身体标记来识别敌友和控制人口,以及由此而对战区人民所产生的身体和心理影响。第四章“骨与肉”( Bones and Flesh) ,描述战时尸骸遍地的惨状,同类相食、买卖人肉的酷景,以及战时和战后人民对于尸体的心理感受和处理方式。第五章“木与墨”( Wood and Ink) ,讲述战时和战后,清廷、各级地方政府和地方精英通过调查、采访、认定、表彰、纪念死难忠义烈士等措施重建地方秩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地方精英之间的取向异同和权力格局。第六章“痛失” ( Loss) ,通过对杭州人张光烈《辛酉记》、《殉烈记》文本的细致分析,展现其在散乱的文本中所体现的对死难母亲的刻骨铭心的怀念与追忆,以及母亲死难对其人生挥之不去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展现了官方纪念活动之外充满个人色彩的、并往往与官方基调背离的记忆方式。第七章“结局” (Endings) 总结全书,并指出类似张光烈这样的对于战争的个体记忆和感受并非个案,如果我们从“忠义”、“革命”等大叙事之外观察,会发现战争意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浩劫之后》围绕战争亲历者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在日常生活史的视野下探察太平天国运动,这是过去的研究者所忽略的。

上海交通大学“明清契约文书”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开班        

        6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主办的“明清契约文书”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陈瑞球楼108室开班上课。

        
“明清契约文书”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上课中

        本次暑期学校从契约(土地买卖契约文书的释读与研究)、账簿(会簿、商业和家计账簿的释读与研究)、诉讼档案(诉讼档案的释读与研究)、鄱阳湖文书(以湖面权为核心的契约文书的释读与研究)四个方向开展研讨,邀请上海交大曹树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科大卫教授、厦门大学刘永华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历史系欧中坦教授及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吴佩林教授等进行专题讲座。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台湾大学、政治大学、东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者、硕博士研究生30人参与报告、交流。 

   

 海内外学者一同探讨中日海战,《甲午一百二十年祭》出版        

        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刊发“甲午一百二十周年祭”专题文章。此次结集成书,除了今年刊发的专题文章外,还收录了《上海书评》在此之前约请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的文章,共计十二篇。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历史系艾尔曼教授在《甲午战争再检讨》一文中指出,甲午战前欧洲人,甚至日本人并不觉得自己能战胜中国。日本获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其船轻、炮轻,一艘战舰可以承载更多的炮,火力更强。作为第一次蒸汽动力的大海战,甲午战争这一教训给全世界上了一课:海战中什么是有利的。        

        夏威夷大学荣休教授、海军史专家马幼垣《再论北洋海军人才之庸劣》论说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器”(北洋海军采用炮塔斜置法使其受害于炮口火花灼伤自己甲板或上层建筑)、“人”(北洋海军“练靶如同儿戏”,又摆出劣阵等)俱劣之特征,“说来说去,结论始终够明显。北洋海军硬件、软件俱劣,送至往前线无异制造牺牲品和国际笑柄”。        

        另外,有华东师大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杨国强《甲午乙未之际的国事与帝王家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孙科志《韩国人怎么看甲午战争》等,从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战局状况、人事武备等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再版《民主革命的年代:美国与欧洲的政治史》        

        R.R.帕尔默(1909-2002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先后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耶鲁大学。作为法国大革命研究权威、美法两国革命比较研究的先驱,帕尔默曾先后担任美国法国史研究协会主席(1961),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70)。其代表作《现代世界史》已出至第10版。        

        帕尔默在《民主革命的年代:美国与欧洲的政治史》中认为,美国、法国和波兰的革命,是政治观念,诉求及冲突表现,英国、爱尔兰、荷兰或其他地方的政治变革与此相似。帕尔默将旧的社会形态——其标志是社会地位的合法化和精英的自我延续——与新的社会形态置于社会流动性和法律平等的语境中讨论二者的冲突。        

《民主革命的年代:美国与欧洲的政治史》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曾于1969年、1970年分别出版《民主革命的年代:美国与欧洲的政治史》一书的第一卷和第二卷,此书新版前言由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大卫·阿米蒂奇撰写。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