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豆、棉花取消临时收储,下一个轮到玉米还是食糖?

澎湃记者 欧昌梅
2014-07-03 09:05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大豆和棉花的临时收储政策取消了。有分析师说,中国一边进行临时收储,一边又从国外进口粮食,这导致了粮食的严重浪费。  IC 图

        实施6年多的大豆临时收储政策取消了,实施3年多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取消了……下一个取消的,会是哪种农产品的临时收储政策?

        要求取消大豆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业内已经喊了几年。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此作出回应:从大豆和棉花着手,在主产区试点目标价格制度。

        6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

        第二天,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工作人员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披露了取消大豆和棉花临时收储的消息。

        按照上述人员的表述,此次改革涉及三方面内容: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棉花、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政府不干预市场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大豆。

        二是对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的大豆实行目标价格补贴。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不发放补贴。

        三是完善补贴方式,目标价格补贴额与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挂钩。

        中国对主要粮食作物实行最低收购价的历史堪称悠久:从2004年、2006年起分别对主产区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2007年开始,先后对玉米、大豆、油菜籽、食糖等实行临时收储政策;2011年,棉花临时收储开始。

        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指出,中国启动临时收储政策的背景是,国内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农产品价格,农产品过剩。这种情形下,临时收储对保障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保证农民增收,起到了作用。

        世易时移。马文峰说,现在,中国农产品价格已是全世界最高,没有再提升的空间。

        “随着国内外农产品价格的严重倒挂,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已是一种方向。”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产业研究室主任张元红指出,粮食市场事关国计民生,但政府调控不能完全替代市场。相对临时收储政策,目标价格政策对市场干预更小,财政政策的调整也会更精准。

        张元红解释说,国家年年提价收购,造成的不良结果有,临储粮和陈粮的积压,仓容紧张,财政压力上涨。

        积压之说绝非虚言。以玉米为例,路透社的报道称,中国的玉米库存接近1亿吨,大约相当于每年国内消费量的一半。过去两年,中国的玉米采购花费超过2210亿元(约360亿美元)。预计今年10月玉米丰收时,中国玉米库存可能再增加5000万吨。

        有分析师说,中国一边进行临时收储,一边又从国外进口粮食,这导致了粮食的严重浪费,也拉升了国际粮价,搅乱了国际粮食市场。

        路透社预计,中国下一个取消的将是玉米的临时收储政策,最快会在明年。此举将终结中国国内玉米价格虚高的局面,并遏制进口。另一个必然的结果是,损及最大的玉米出口国——美国的农户。

        张元红也认为,玉米不是主食,主要是饲料作物,下一个取消的可能性较大,而稻米临时收储政策可能放到最后取消。

        对此,马文峰有不同看法。他认为,中国下一个取消的或是食糖的临时收储。他称,从便于操作的角度看,食糖播种主要集中在广西、广东、海南和云南,播种面积集中,若启动目标价格补贴,更易核实。

        政府率先取消棉花和大豆的临时收储,可能是出于同样的考虑。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到全国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产量比重更高。大豆在黑龙江的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30%左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