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首个“国家公祭网”上线,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正式启动

澎湃新闻记者 龚菲
2014-07-06 17:54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7月6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国家公祭网”相关情况。  新华社 图

7月6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按下“国家公祭网”(www.cngongji.cn)上线按钮。  新华社 图

       7月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七七事变爆发77周年到来之际,由新华网和该馆共同筹建主办的“国家公祭网”正式上线,90岁高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点击页面开通了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的“国家公祭网”(www.cngongji.cn),由此标志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相关纪念活动拉开序幕。2014年2月底,我国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6日,该馆同时联合举行了多个纪念活动,其中包括正式启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工作,并现场公布征集热线电话(025-52667177转8217)。

中国首个“国家公祭网”上线

        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犯下的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的六周内,侵华日军在南京纵兵屠杀无辜,手段野蛮残忍,且奸淫、掠夺、焚烧和破坏并举。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均设专案调查审判,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达19万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达15万之多,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达30万人以上。

        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宁在6日的纪念活动上说,国家公祭网是依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关于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以建设中国首个“国家公祭网”为目标,突显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的三大诉求,旨在唤醒民族记忆、加强国民历史教育、向世界传递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该网站设计以血红、黑色与白色等三种色调为主,凸显了对死难者的哀思与祭奠。网站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建设,涵盖中、英、日三个语种版本,通过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形式进行全媒体、多语种报道。

        “互动性是公祭网的最大特色之一。”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国家公祭网最重要的是祭奠的功能。为此,除大量可供浏览、学习的信息外,公祭网设置了“在线公祭”区块,从而便于全球网友参与祭奠,不仅可以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祭拜,还可以向化学战、细菌战、劳工、慰安妇、三光作战、无差别轰炸的死难者祭拜。在该区块下设“公祭堂”等栏目,网友可直接进行祭奠,向遇难同胞点蜡烛、献花、植树、敲钟、献祭文、献诗词、献楹联等生动的动态效果带来的庄重仪式感,让祭奠者肃穆、警醒。截至7月6日下午15:00,已有15747名网友参与祭拜活动。

90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开通网站

        6日,90岁高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来到“国家公祭网”开通上线仪式的现场,并点击网页开通了该网站。尽管互联网对李高山老人来说显得有些陌生,但在得知世界上将有更多的人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他还是显得非常激动。

        李高山不仅是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还是南京保卫战的老兵。1937年侵华日军进入南京城时,他只有13岁,是粤军一五四师三营三连的一名勤务兵。上海沦陷后,他随军撤退到南京,参加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后,李高山等几百人被日军俘虏,被押到八字山公馆的洋房中。日军用机枪从窗口向房里的人猛扫,大部分人当场惨死,而他因个子小幸存下来。此后,他躲在一幢楼房顶上,几天不吃不喝,后来被对面的日军发现捆绑起来,押往附近一个水塘边上实施屠杀。在再次被枪杀中,5人中只有他再次死里逃生。日军随后把他带去做了几十天苦力,从而幸存下来。

        李高山曾在上世纪80年代前往日本大阪作证言报告,2011年12月前往香港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说出“不存在所谓的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言论时,老人知道后驳斥:“名古屋市长是歪曲事实,我就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就是证据,我们就是证人。”

        “在对内进行历史教训、对外传递和平心声的同时,国家公祭网的设立也将对长期否认历史、美化战争的日本右翼分子及部分当政者形成有力的威慑,在强大的国际民意和有力的文物史料面前,任何试图打破战后秩序、威胁人类和平的言行都将显得软弱无力,也必将为世人所唾弃。”刘加文介绍,刚刚上线的“国家公祭网”还将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网站”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互补,从而更好实现历史教育和传递和平的使命。

正式启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工作也于6日正式启动,纪念馆公布了征集热线联系电话025-52667177转8217,主办方呼吁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后代或知情人士拨打电话,及时登记相关信息。

        朱成山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南京大屠杀暴行迄今已77年,幸存者大多已80岁以上,人数越来越少,幸存者这一特殊的群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将必然消失。如何传承历史,以史为鉴,纪念馆一直致力于积极寻访幸存者,抢救口述史,在相关的工作实践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遗属、幸存者的后代对那段历史也较为熟悉,长辈们当年悲惨的受害史,往往随着他们的讲述,印入到了后人的记忆中,成为历史经历传承下去的又一重要途径。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夏淑琴表示,她的儿女、孙女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当年那种家破人亡的历史,但她经常教导他们,不能忘记过去,作为当事人的家族,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人知道当年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让更多的后人学习和回顾这段历史,希望他们的讲述能告诉下一代再下一代,永远不要忘记,并从他们的经历中吸取教训,让悲剧永远不再发生。

        朱成山向澎湃新闻表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群体,由于其特定身份,将是今后一时期历史传承的主要力量,在未来的证言活动、祭典活动中将承担更多的责任,纪念馆首期目标是2014年首次国家公祭日之前征集到3000名以上的遗属。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