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河南“武术比赛”是如何“批发”国家二级运动员的

澎湃见习记者 段艳超 发自河南漯河、新乡
2014-07-07 09:46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编者按:

        一场由中学生参加的(省级)武术比赛,800人参赛,就有近400人符合申报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这会是一场多么吊诡的赛事?

        外界质疑“肯定有猫腻”,但官方却一口咬定“没造假”,还说“(我们这)武术基础好”。

        到底是河南中学多“武术高手”,还是另有猫腻?只要揭开比赛的“盖子”,就可看得明白。

新乡一中,今年有67名考生获体育加分,其中64人是“武术高手”,被质疑造假。澎湃见习记者 段艳超 图
“河南省2013年青少年传统武术锦标赛”的名单,该赛事被指造假,“批发”国家二级运动员。澎湃见习记者 段艳超 图

        近日,辽宁省本溪市的高考国家二级运动员体育加分风波,以全省270名考生放弃加分资格暂时平息。而河南省漯河高中74名考生获体育加分,占全省百分之十的“神话”,仍在发酵。

        河南省体育局坚称,加分符合程序,无违规作假。

        蹊跷的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调查发现,河南今年共738名考生获体育加分,其中数百人均系参加同一比赛“河南省2013年青少年传统武术锦标赛”获奖,成为二级运动员,享受加分。

        此前,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曾向新华社表示,该比赛共800名运动员参加,产生近400名二级运动员。有网友质疑“批发”二级运动员。

        为何产生这种怪现象?澎湃新闻调查发现,该比赛项目设置、参赛规则存在猫腻。

放宽选手参赛年龄

        7月2日中午,漯河高中老校区大门紧闭。“热烈祝贺齐华瑞同学以665分的成绩荣获2014年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的红色条幅,在闷热的空气中非常扎眼。

        创建于1948年的漯河高中,迄今已有66年历史。

        “(齐华瑞)可是破天荒,历史上头一个省状元。”该校一位退休老教师咂着嘴说。对齐华瑞也被卷进该校体育加分的风波,老教师脸色一沉,不再说话。

        据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该省今年共738名考生获体育加分。

        澎湃新闻通过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等级查询系统逐个查询,粗略统计,仅漯河、新乡、郑州、开封、洛阳这5市,就有约200名考生,均系参加“河南省2013年青少年传统武术锦标赛”获奖,成为二级运动员,享受加分。

        公开资料显示,该比赛主办方为河南省体育局,由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河南科技学院(注:位于新乡)承办,协办方为新乡市武术协会、新乡市一中。此前数年,河南省均举办过相同比赛。

        为何一场武术比赛,能制造出如此多加分考生?

        河南省武术协会官网2013年5月30日发布的竞赛规程显示,比赛当年7月在新乡市举行,“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2012年8月审定的《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以下简称《规则》)”。

        《规则》显示,竞赛性质根据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和儿童赛。竞赛年龄分组中,少年组为12-17周岁,青年组为18-39岁。

        而竞赛规程要求,参赛者“1992年1月1日以后出生至1996年12月31日前出生”,即参赛时年龄在16岁6个月至21岁6个月之间。

        这既不符合《规则》限定的青年组,也不符合少年组。而就在比赛前,参赛者的年龄下限,再次被放宽。

        2013年6月17日,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发出补充通知:“为了给高中毕业班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赛机会,经请示上级机关批准,现将比赛甲组参赛年龄下限放宽至1997年12月31日前出生(编者注:即最小15岁6个月便可参赛)”。

        通知还特意标明,“仅限于2014年应届毕业生”。

        河南某高校体院教师刘哲(化名)表示,现在学生读书早,一些高二、高三学生只有十五、六岁,而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只适用于应届毕业生。可见,对参赛者的年龄限制,具有针对性。

巧立规则增奖项:800人参赛,颁奖980个

        7月6日,新乡市体育局提供的比赛秩序册、获奖名册显示,共64个代表队、800名运动员参赛,分200个组,最终颁奖980个。

        绝大部分代表队的获奖数,都比参赛运动员数多一点。

        为何会出现这种怪现象?

        澎湃新闻调查发现,主要因比赛规程中两条规定。一:每位运动员必须在同一系列中同时选报拳术、器械各一项(编者注:如串捶刀、串捶拳),单报一项者不予编排。二:每组10名以上运动员参赛录取前六名,8—10人录取前五名,5—7人录取前四名,4人以下(含4人)按实际参赛人数减一录取……

        获奖名册显示,绝大部分组低于10人,不乏6人及以下。澎湃新闻注意到,许多组除前三名外,剩余者成绩均为0,“不予计分”,但这不妨碍他们拿奖。

        如新乡市武术协会代表队的6名运动员,均报名女子太平捶拳组、太平捶刀组。在太平捶拳组,3名运动员获前三名,而在太平捶刀组,另外3名运动员获得前三名,6人均获奖。类似情况,相当普遍。

        此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介绍,比赛每组前三名可以申报二级运动员,最终,整个比赛有将近400人符合申报二级运动员资格。

        为核实该数字,澎湃新闻表示希望将获奖名册带走,仔细查验,很快,获奖名册被新乡市体育局工作人员收走,随后停止接受采访。

        公开资料显示,该比赛在新乡市一中体育馆举行。新乡市共5个代表队参赛,分别是新乡市武术协会一队至五队5个代表队、120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新乡市一中及其分校64名因参加该比赛获加分(编者注:该校共67名考生获体育加分),河南师范大学附中是22名因参加该比赛获加分(编者注:该校共25名考生获体育加分)。

        多名新乡市一中2014届毕业生说,因为练武术获加分的名额有限,只有成绩优异的学生才有资格申报,其中便有全校高三最好的“燕清班”。

        该“燕清班”约50名学生,系本校、分校前50名。

        “另外俩理科重点班部分学生可以选报,其他班只有前三名才有资格报。”学生朱丽丽(化名)说,自己没有资格,她听说报名费用是1万多元。

        “他们从高二下学期开始,每天趁大课间或休息时练习半小时左右,练不到半年就参加比赛,此后就不再练了。”朱丽丽认为,1万多元买10分很划算,因为能甩下一大批对手。“这种加分对我们来说不公平,应该清理整顿。”

        新乡市一中官网显示,该校今年高考前15名,其中10人享受体育加分,加分项目均为“武术”。澎湃新闻对比发现,漯河高中、河南师范大学附中参加该比赛获加分的学生,高考成绩多排名全校靠前。

“量身制作”参赛项目

        在新乡当地论坛,有一则题为《新乡市武术协会主席闫志国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虚报武术传统项目大肆敛财的发家事迹》的网帖。

        网帖称,在河南省2013年青少年传统武术锦标赛中,新乡市武术协会组织的100多名运动员所报的“拦手锤拳(实为拦手捶拳)”、“黑虎通背拳(实为黑虎通臂拳)”等项目很奇巧。“这些拳种没有听说过,一夜之间跑出来这么多拳种。”

        网帖称,这些项目全是新乡市武术协会的5个代表队的运动员参加,拳和器材组比赛都由6个运动员参赛,最终全部拿到二级运动员证书。

        发帖者还称,闫志国借此在新乡市一中、河南师范大学附中及周围院校,与学生家长达成协议,每生收取活动费一万三千元至两万元不等,保证他们通过武术比赛,取得二级运动员证书并加分,“其成功率非常高”。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新乡市一中及其分校64名通过该比赛获取加分考生参赛的小项五花八门,如“串捶刀”、“串捶拳”、“黑虎通臂刀”、“黑虎通臂拳”、“昆仑刀”、“昆仑拳”、“昆仑掌”、“拦手捶刀”、“拦手捶拳”、“陆把功刀”、“陆把功拳”、“太平捶刀”、“太平捶拳”、“五堂刀”、“西杨刀”、“西杨拳”、“西杨掌”、“斜窜拳”,这18个小项又分为男、女组。

        这些组的比赛,几乎全是新乡市武术协会代表队的运动员参加。

        在电话中,闫志国对澎湃新闻表示,网帖不属实。其称,比赛项目选定、分组、裁判选配均由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决定,新乡市武术协会作为赛事举办地的武术协会,只做了一些后勤工作,比如安排酒店。

        闫志国称,武术有很多流派,不能因为某一流派练习人数少,就不将其纳入比赛项目。而且,河南省2013年青少年传统武术锦标赛比赛项目选定程序是,参赛者先填写武术套路具体项目,随后到所在地市体育局盖章,将其寄给河南省体育局后,后者根据各个申报项目参赛人员多少等因素进行确定,人数未到开赛的最低报名人数就不开设。

        澎湃新闻记者致电河南省体育局宣传人士,其先说在开会,后未接电话。此前,河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对新华社表示,加分符合程序,无违规作假之处。

        闫志国说,他本人及其家人、新乡市武术协会从来没向学生或学生家长直接收过钱,更没与任何人达成过帮其取得二级运动员证书的口头或书面协议,“即便学生为参赛交过钱,那也是向学校交的训练费等正常费用。”

        对此,新乡市一中校长助理李仲表示,他不了解收费情况。

        澎湃新闻注意到,比赛秩序册显示,组委会主任是河南省体育局一副局长,其中一名副主任是新乡市副市长,而闫志国为竞赛科两名组长之一。

        新乡市体育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对相关举报,他们专门成立了调查组,但新乡市一中、河南师范大学附中等单位并不配合,见不到相关负责人。

        “我们也有怀疑。”该工作人员称,因调查还未结束,无法进行定性。

缺明确的技术指标,武术成为高考体育加分新的“注水点”

        刘哲对澎湃新闻说,体育部门常借推广传统武术为由辩解,但事实是,如果不是为高考加分,很少会有学生去练习武术。

        刘哲认为,个别武术比赛“批发”二级运动员背后,是学校需要考生冲刺名校,以及早已形成的利益链条。这冲击的,是高考公平。

        今年,原本应是我国全面规范高考加分的“改革年”。

        2010年11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对高考加分项目“大瘦身”。其中,体育加分项目最多10项,由8个全国统一规定认定项目(注:普及程度高、锻炼效果好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和两个各省(市)自选项目组成。

        只是,该调整政策“从2011年秋季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适用”,即是指2014年的应届毕业生。

        今年,河南省的高考体育加分项目,缩减为8个全国统一规定认定项目,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10年为27个,据河南商报报道2013年为30个。然而,网上资料显示,2010年河南省获高考体育加分的考生为860人,2013年为864人,今年是738名。

        可见,体育加分项目“大瘦身”,获体育加分的考生人数并未相应程度减少。

        其实,2010年高考加分“改革”通知发布后,就有声音质疑,“8+2”中还有两个各省(市)自选项目,应该痛快一点。但即便选择“8+0”,还有砍掉的空间,因为武术项目难以评判。“它不像跑步和跳高,成绩清清楚楚摆在那儿”。虽然武术是国粹,值得提倡,但放在高考加分的语境下,没有明确的技术指标去评判,“谁能保证不会成为新的‘注水孔’呢?”

        没想,一语成谶。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