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消除东亚秩序失范要靠中国自己:把在亚洲的威慑转化为威望

张春满/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学博士生
2014-07-07 15:07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中国有理由、有需求、有能力构建亚洲新秩序,消除东亚的秩序失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制定和执行更加灵活的组合战略。 IC 资料

        近年来,东亚地区出现的最大变化(或者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秩序失范。东亚的秩序失范在东亚的地缘空间、话语空间、价值空间三个维度上表现得非常明显。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亚洲同盟体系的负外部性。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无法消除东亚秩序失范

        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尽管有很强的积极意义,但是它并不能消除亚洲的秩序失范。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个新思路,目的是为了解决老问题,是为了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但是目前来看,它存在三个基本问题。这三个基本问题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因此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并不会消除东亚的秩序失范,更不会有助于解决中国崛起的烦恼。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中美两国对新型大国关系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

        中方是试图探索出一条新的管理和发展大国关系的路径。对于新型大国关系,中方最基本的理解是三点: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而美国政界方面从来没有对如何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提出路径安排和政策要求。

        美国政界除了在外交上对中方有一定的回应之外,很多时候认为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内容模糊,不具有明确的现实操纵性。比如,美方不清楚“不冲突、不对抗”是在什么层次上的要求。在现实中,中美之间不可能没有冲突和对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不冲突和不对抗到底指的是什么。

        另外,美方认为中方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造成了责任不对等分配。中方多次表态要求美国承担更多责任。美国政界对这些表态的理解是,中方希望美国管理好自己的行为,而对自己却没有任何要求。

        中美双方对如何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缺乏共识,必然会导致两国合作面临诸多困难,战略互信亦很难增强。因此亚洲的秩序失范不可能靠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来消除。

        其次,美方没有意愿对中方首先提出的概念表示出强烈的兴趣。

        美国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一般性概念,不给予足够的重视,美国的外交行为和策略多次出现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想违背的举动。比如,美国频频在南海问题上和钓鱼岛问题上选边站队,不负责任地维护菲律宾和日本的领土要求。美国的这些行为进一步激化了东亚的内部矛盾,更深一步造成了东亚的秩序失范。

        第三,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没有改变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

        美国在亚洲的轴辐式同盟体系会产生“负外部性”,这是造成东亚秩序失范的主要根源。 当前中美两国围绕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对话和沟通,很少涉及到美国的亚太盟国。也就是说,中美双方是在双边外交的层面在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并没有意图把它扩展到多边的层面。所以即使中美双方在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它也无法解决轴辐式同盟体系的负外部性问题。

        比如,日本是美国在亚太的盟友之一。在整个亚太同盟体系中,美日同盟具有核心地位。而在当前的东亚局势中,日本在很多方面都是麻烦制造者。美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制约日本的行为,但是日本的外交自主性并不完全受到美国的牵制。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的改善并不意味着中日关系的改善。而且,美国并不希望自己的亚太同盟体系瓦解,因此美国从国际利益出发,也不会鼓励中国与其盟国在外交上走得太近。

        综上所述,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与消除东亚秩序失范是两件相对独立的事情。尽管二者有一些关联作用,但是要消除东亚的秩序失范,推动建设地区新秩序,中国需要发展新的地缘战略。

中国塑造亚洲新秩序的三种策略

        构建东亚新秩序不能靠美国,要靠中国。美国没有动力建立新秩序,因为当前的秩序失范状态是有利于美国利益。正相反,中国有理由、有需求、有能力构建亚洲新秩序,消除东亚的秩序失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需要制定和执行更加灵活的组合战略。

        这一战略需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方面它需要能够对冲和反制美国的轴辐式同盟体系,使得其对中国崛起的负外部性减至最小。另一方面,这种战略能够把中国在亚洲的威慑转化为威望,使得中国崛起的正外部性增至最大。

        第一,“互相保证牵制”策略。

        中国与东亚其他大国关系可以发展一种“互相保证牵制”策略。互相保证牵制策略的前提是,每个大国都有自己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而这些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维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脆弱性。如果大国间彼此都对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有牵制能力,那么大国间为了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会倾向于选择合作,减少彼此间的冲突。

        例如,长期以来,美国都会针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西藏问题、台湾问题、新疆问题、政治改革问题与中国发生冲突和矛盾。中美关系经常受累于这些议题。但是当中国有能力牵制美国的核心利益的时候,美国往往会主动寻求与中国加强合作。2008年末发生的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而当时中国经济表现抢眼,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帮助美国经济复苏)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当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访华之际,美国没有在一些诸如人权、政改等无谓的话题上与中国争论,而是在金融、环保、军事交流等领域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如果中国能够对东亚主要大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形成牵制能力,那么长久来看,大国间的合作行为就会增加,从而有利于建设东亚新秩序。

        第二,“威慑转化为威望”策略。

        对东亚的大国而言,中国需要执行“互相保证牵制”策略。对东亚的小国而言,中国需要执行威慑转化为威望策略。

        威望在国际政治中非常重要。有威望的国家能够积极调动国际资源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没有威望的国家,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来维护本国的利益。

        威望如何培养?笔者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威望来自于威慑能力。对外威慑能力强的国家(往往是大国)必然自身安全感就强,而且也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包括安全在内的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威慑能力就慢慢转化为了国家的威望。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外交要从其他方面积极进行配合,否则中国的威慑能力很可能会被其他国家看作威胁。

        第三,建设“新亚洲”策略。

        广义上的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以及毗邻的其他亚洲国家。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在东亚地区深耕多年,虽然在历史上曾经为维持东亚的和平与稳定做出过贡献,但是对外未来的亚洲新秩序而言,这个同盟体系更多会产生负外部性,不利于亚洲未来的发展。

        亚洲未来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依赖中国、日本、韩国、印尼、泰国等几个实力较强的国家,更是要深度发掘一些小国的发展潜力。中国要支持那些有意愿建设亚洲新秩序的国家,这些国家会与中国一起,成为推动新亚洲建设的主力军。

        中国应该继续执行差异化外交路线,对有潜力的国家进行耐心地持续的援助和发展,为中国在亚洲的全面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建设亚洲新秩序任重而道远,绝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在中短期来看,未来的亚洲局面很可能是以亚太同盟为核心的旧亚洲与以中国为主导的新亚洲并存的局面。

        (本文节选自作者6月29日在第六次全球问题青年论坛“周边地缘环境新趋势:理论分析与战略应对”上的发言,原题为《秩序失范、中美关系与东亚新秩序》,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主办。本文经作者授权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发表。)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