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排华法案》60年,美国华人影星得随身带身份证

澎湃记者 陈诗悦
2014-07-10 17:18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今年9月6日起,纽约历史学会将举办“美籍华人:排除与包含”展,诉说早年在美华人的故事,时间跨度从18世纪晚期至今,涵盖全美的所有区域。早年华人在美国生活并非易事,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美国并没有对他们伸出欢迎之手。】
李月英(右),加入美国女子飞行团并曾在二战中驾驶飞机至前线的登陆点。她于1944年死于一场飞机失事。摄于1932年。图:美国华人博物馆

        今年9月6日起至明年4月19日,纽约历史学会将举办“美籍华人:排除与包含”展,诉说早年在美华人的故事,届时历史档案、地图、艺术作品、工具等超过200多件展品将在纽约历史学会大楼中展出。时间跨度从18世纪晚期至今,涵盖全美的所有区域。除了纽约历史学会将提供了大部分的展品外,一些私人藏家、博物馆、其他史学会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均有贡献。

        早年美籍华人的生活并非易事。《排华法案》的诞生和报纸上随处可见的种族主义讽刺画对于移民华人来说,在心理上和实际生活中都受到很大的阻碍。美国并没有对他们伸出欢迎之手。

        尽管如此,成功的案例也非没有。有“华人的马丁·路德·金”之称的社会活动家和记者王清福在1883年——《排华法案》通过的第二年,在纽约创办了《美华时报》。该报的英文名称为《Chinese American》即美籍华人,这个如今已在美国广泛使用的概念,由他首次提出。而1905年在洛杉矶出生的华裔女演员黄柳霜,成为第一位在好莱坞出镜的华人,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中她也被给予一颗星,但即使是她,也必须随时随身携带身份证明。还有一些人在还没来得及为人所熟知前就过早去世了,比如二战时的华人飞行员们。

        美国历史学会主席Louise Mirrer指出,长久以来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第一代的中国移民踏上美国土地的时间几乎与爱尔兰人同时,在超过两百年的历史上,他们的影响力是难以想象的,“但是”, Mirrer说,“这些历史很少或几乎无人知晓”。

Joyce Chen,一个从上海移民美国的北京人,1958年她在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开了第一家广受欢迎的大陆菜餐厅。她成为首位美国电视节目的亚裔主持人,引发了美国的电视烹饪秀热潮,还创立了中式厨具品牌。图为Joyce Chen在节目现场。

                

        这些早期的成就看来似乎并未受到任何地域性阻碍,事实却是,“1882年美国通过了第一部排他的移民法案《排华法案》”,Mirrer写道。

        这部法案在十年内禁止那些被雇用为矿工的华人劳工进入美国,否则将遭到监禁或者驱逐。少数非劳工的华人若要移民美国,则必须获得来自中国政府的许可。已在美国的华人,要求有居民登记和获得居住证明,没有证明的将遭到驱逐,而唯一有此要求的其他人群是美国的罪犯。

        Mirrer将这次展览的要旨概括为一个或许我们很难认同的概念——什么构成了一个美国人。
即使是电影明星也必须遵守《排华法案》。图为默片影星黄柳霜的身份证明。1909年以后,中国人若要进入或定居美国,必须随时随身携带这样的身份证明。图:旧金山国家档案馆

因移民法案而被迫分离的家庭大有人在。图为1961年一家当地照相馆帮助纽约的一户低收家庭所拍的“全家福”——将不在场的亲属的脸庞粘贴上去。图:美国华人博物馆
图为加利福尼亚马斯维尔的大型华人社区。自19世纪80年代起,舞龙一直是传统华人庆典的传统,甚至出现在1911年7月4日在纽约的国庆游行队伍中。图:美国国会图书馆
这幅1950年由Jake Lee所绘的水彩画描绘了中国劳工正在内华达山修筑美国的洲际铁路。图:美国中国历史学会
二战期间,美籍华人及他们的支持者向国会请愿撤销《排华法案》。1943年,这一颁布60年的法案才得以被推翻,《Chinesl Press》刊登了这则消息。然而,华人移民仍然受到严格的配额限制。图:美国中国历史学会
社会活动家王清福1883年在纽约创办的报纸《美华新报》,这是第一次在公共刊物上使用“美籍华人”这个词。图:纽约历史学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