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批评|为何顶级阵容却排出平淡的《金缕曲》

小葱
2014-07-12 15:13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新编京剧《金缕曲》的主创人员名单是华丽丽的,每一位大咖也贡献了风格鲜明的创作,但是,为何整部戏如此平淡、情感如此寡淡?

陈少云(左)与关栋天(右)正在排练对手戏

新编京剧《金缕曲》剧照

        当我们有选择去逸夫舞台看陈少云的《徐策跑城》,去上海大剧院看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唐吉坷德》,我们为什么要看大剧院制作的新编京剧《金缕曲》呢?因为,这可能是目前上海能为京剧或者说戏曲所做的最高等级的创作和制作了,我们是这样假定的。

        但我们的假定是错的,尽管这部戏云集了那么多看上去都很强的个体。《金缕曲》改编自曾经上演于上海大剧院的北京人艺话剧《知己》(郭启宏编剧),号称由“四大院长”护航:出品人(可以理解为策划人)是上海大剧院院长和上海京剧院院长、编剧是上海越剧院院长、舞美设计是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导演是凭借《金锁记》和《伶人三部曲》正在大陆炙手可热的台湾“鬼才导演”李小平。以及,那一张华丽丽、亮瞎眼的演员表。

        看完《金缕曲》,我十分迷惑:剧本有特别明显的李莉剧作风格,情节编织、人物塑造都看得出森森的张力;舞台上有股浓得溢出来的李小平风格,简约的舞美,通过灯光对舞台空间做出蒙太奇效果的切割,反复使用的多媒体;主演关栋天还是那一条能洞穿大剧院屋顶的好嗓子,陈少云则是一如既往地将人物的纹理与京剧“麒派”的血肉严丝合缝地长在一起……每一位“大咖”都尽力贡献了风格鲜明的创作,可是,为什么整部戏如此平淡?

        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讲的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一文不名的文人顾贞观为了搭救流放的知己吴兆骞,苦斗了23年。显而易见,这个题材由情而起,全剧的轴心是“知己之情”,剧情也靠情感推动。可是,为什么,这部戏的情感如此寡淡?

        我很想说这部戏淡得就像一杯白开水,但想着大制作的舞台和那张亮闪闪的主创名单,我改变了想法——就算一瓶恒大冰泉吧。我想品尝的是一杯醇香浓郁的红酒,喝到的却是一瓶矿泉水。失望迷惑之余,我努力地回想了李莉的几部作品,尤其是同样由陈少云主演的《成败萧何》,以及李小平在国光剧团执导的作品,突然我明白了——李莉是白酒,李小平是茉莉花茶,这两位是兑不到一处去的。

        李莉是个好编剧,尤其擅长结构和人物,剧作充满张力。但李莉的剧本常常会给导演“挖坑”:情节铺设得满,剧情转折得快,对情感抒发的空间预留不足。排她写的戏,导演非得牢牢扣住人物,不然就浪费了李莉的笔尖才华。同时,导演得有充分理解并化解剧本的本领,能把奇峰突起的文本拆解开来,用舞台语汇有节奏地重建,否则很容易跟着剧本的节奏疲于奔命。

        而李小平呢?他更像一位“形式剧场派”的导演。虽然他始终强调要把国光剧团注重人物塑造的理念带到《金缕曲》,但最终在舞台上呈现出来的,最最缺乏的恰恰就是人物!《金缕曲》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剧组,在紧张的排练日程下,面对从南北聚集而来的各路京剧名角,来自台湾的导演在气场上能否hold得住?本不该多做奢想。但是,导演竟然失去了基本的对人物的全局把控,任由有名有姓的角色自顾自演自己的,就好像四五驾大小马车满台乱走。其实,此前李小平在上海昆剧团执导的《烟锁宫楼》也有类似的问题,三个旦角也是各自以明显的自我风格,各演各的。

        回想国光的《金锁记》、《伶人三部曲》,李小平充分证明了他是个会玩点形式的导演。据说他早年跟随侯孝贤工作多年,导演手法中多有电影语汇,喜用蒙太奇、多媒体、符号化,这些视觉系“李氏风格”在《金缕曲》里继续得到集中的使用,但这种风格显然更适合重情感与意境的“小资派”编剧王安祈,而完全不适合跨马横刀的李莉。

        前阵子国光在上海宣传《伶人三部曲》时,着重突出了一个“铁三角”概念:编剧王安祈、导演李小平、主演魏海敏。看完《金缕曲》,才真正领会到“铁三角”的意义:王安祈和李小平是相互适合的,因此能联手创造出一系列风格鲜明而独特的作品;而表演能力超群的魏海敏的作用不仅仅是一个演员演绎了编导的作品,她让国光的戏有了人物。在一次专访中,魏海敏曾披露:“我们所有的新戏,我等于说是半个导演,我的戏基本都是自己设计的,和其他演员对戏,当我把球丢过去,他们不会接过来时,我只能一个个去纠正” (原载于《外滩画报》)。由此可见,这个“铁三角”是一个合力的三角,因此能够鼎立。离开了三角的另两边,“鬼才”导演李小平遭遇水土不服,其实是尽在情理之中的。

        作为一个上海的观众,看到了“铁三角”在上海大剧院的鼎立,也看到了“黄金阵容”打造的《金缕曲》在上海大剧院的滑铁卢。其实,在戏剧创作中,“团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理念,不管是铁的、铜的,黄金的,重在相互适合、相互补足,长期磨合,共同成长,最终达成“艺术知己”。我们并不匮乏好的编剧、导演、演员、舞美设计,但缺少的就是一种形成艺术知己的作用力。上海的经济和文化能量已经发展到了能够不断引进世界一流作品、聚合国际顶尖大师的水平,却几乎没有优秀的、长期稳固合作的本地创演团队。回望历史,创造上海戏剧辉煌的都是一个一个团队的身影,而今,却一个也数不出来。当我们为上海大剧院动用巨大资源为民族艺术搭建黄金舞台而鼓掌之时,我们更盼望的是本地的“铁三角”!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