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掌握这几种教育方式,拒绝教育内卷

2021-05-07 18: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从开始上映就火爆父母圈的《小舍得》迎来了大结局,但是对于教育的讨论依旧火热。

《小舍得》为什么会迎来如此多的共鸣呢?主要还是剧情的真实感,剧中的南俪和田雨岚实际上就是当下国内持有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父母的缩影,一种是“放羊式”教育,而另一种则是“虎妈式教育”。

“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我不要学霸,我只要我儿子”等剧中惹人深思的台词真实地反映了当下家庭教育的问题及痛点,在教育内卷的时代,我们要如何更为有效的进行家庭教育?

我们整合了六本关于家庭教养的经典书籍,多维度教你如何有效教育。

01 如何配合学校教育,进行更多的优势互补?

说到家庭教育,就不能不说说学校教育。有的国家从小学开始叫学校教育,有的国家则从幼儿园开始就算作学校教育。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算,那只有在孩子出生的头三年内存在单一的家庭教育,此后就进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存的时期。

学校是一个专门从事教育的专业机构,所以它所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和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其他机构很难与之媲美的,学校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也是家庭教育无法比拟的。

学校教育还有其他一些优势,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利于建立同伴关系,学习社会技能。

但是,劣势与优势都是相对的。家庭教育也有学校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首先,就像前面说到的那样,正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有着根本的利益关系和深厚的情感纽带,正因为父母的爱是天然的、感性的,所以会对孩子有最大程度的包容和接纳,因此家庭才能够成为孩子天然的避风港,才能成为孩子出去闯世界的安全基地,才是孩子进一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融入社会的重要基础。

建立亲密而美好的亲子关系不仅是家庭教育的起点,也是每个人成长和幸福的关键,是每一个孩子生命力的重要源泉。这也是学校教育很难给予的。

在家庭中,父母与孩子难免会有各种冲突,但底线应当是不对亲子关系造成根本性伤害。良好的亲子关系本身就是最重要的教育力,如果是为了工作和事业疏远了亲子关系,或者为了学业或练琴而伤害了亲子关系,其实是整个家庭的巨大损失,对亲子双方而言都得不偿失。

家庭教育在呵护儿童天性、尊重儿童的个性方面也有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学校虽然是专业的教育机构,但它实际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现代学校模仿了现代工业,它学习了现代工厂的流水线、规格化、标准化,它采用班级授课制进行集体授课。当一名教师面对一群孩子进行教学时,要做到真正尊重儿童个性、尊重个体差异,实施对每个儿童都适宜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在制度安排上来讲就是很困难的。

另外,家庭虽然缺少规范性,但是它有灵活性。家庭是生活的场域,既有为了生存的奋斗,也有对生活的享受,其中有各种人际交往,而且这些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发生,随时随地都在出现,不能预设,也无法准备。家庭生活中到处都是学习道德品行、生活能力、劳动习惯的材料和场景,从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会比学校更自然,也更综合,也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可见,家庭在进行道德教育、生活教育、劳动教育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智慧教养

给孩子幸福一生的能力

高益民 陈 赛 等著

父母的高质量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养。

通过科学的家庭教养,可以给孩子面向未来、从容一生的自信与底力。

02 青春:不过是正式生活令人不悦的前奏

对于青春的描述,在《孩子,愿你成为你自己》中是这样写的。

想象这样一个女孩子,十七八岁,大人们以为她天真烂漫,她自己心头却琐事冗长。她当然认为升学是种压力,但也想抓紧长大,借机逃离母亲。

母亲的爱如镣铐,家乡更是值得仇视的现实。所以她虚构一个未来,认为只有逃离此地,才能找到自由。远方不只有自由,还有一个面目远比现在清晰的自己。

反观现在的自己,活得迷茫而费力,所以她更加奋力地往前走,仿佛只消走到那块写着“长大”的路碑,一切便唾手可得,生活将真正开始。

有时候你分不清,你要逃离的究竟是家乡,还是家人。

家乡,是因为它荒芜了。没有真正的剧场,没有可供作家写作的森林,没有文化。成年人如今徘徊在“逃离北上广”的念头里,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当初选择了逃离家乡。

家人招人烦,主要还是因为母亲。母亲每天絮絮叨叨,控制着她的生活。她跟母亲其实挺亲密的。她们会在车上听电台朗诵的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听到结尾处一起流泪。

但是这些温馨细节之后,紧接着的总是争执。激烈时,母亲会指责她,“你只关心你自己”。温和时,母亲在更衣室外循循善诱,“我只是希望你能成为更好版本的自己”。

多么希望母亲哪怕有一点理想的劲头。

母女矛盾正是在此。女儿想远走高飞,母亲却希望她务实。 “离开加州,去东岸,最好是纽约。”伯德小姐平凡得与大多数年轻女孩并无两样,连学校的升学咨询师都告诉伯德小姐,耶鲁就别想了,肯定进不了,“我的工作之一就是帮助你务实”。

是啊, “看上去每个人的任务都是这个”,除了她自己。

陷入全世界都与自己为敌的臆想中,这是少年人的特质。

我当时心里想着,“很快我就会离开这里”。

《伯德小姐》中则有另一句话,“到更大的世界里,正式开始我的人生”。它与萨克拉门托这座城市的气质混在一起,成为这部电影特有的韵味,这应该就是电影作者气质的延伸。该片编剧及导演,年轻的格蕾塔·葛韦格(Greta Gerwig)女士就出生成长在这里,这是她第一次导演电影长片,毫不意外地将自己成长过程中对纽约的向往写了进去。

上初一那年,格蕾塔在学校尿了回裤子。新学校,刚开学,又是数学分级考试,格蕾塔紧张得一塌糊涂,考到一半能出去吗?出去得举手吗?她对这些一无所知,直到一切都太晚了。

隔壁桌的女同学注意到了她的窘迫,递给她一件运动衫,让她系腰上,然后去医务室处理一下。尴尬且无措的格蕾塔照做了。第二年,教社会研究课的老师让同学们交一篇“文学日记”。当读到格蕾塔写的这个关于一个姑娘尿裤子的故事时,他很喜欢,还把它作为范文张贴了出来。

若干年后,这位尿裤子的女同学已经忘记了隔壁桌同学的名字,却仍然记得,得到帮助时那种温暖的感觉,它只有家乡才能给予。格蕾塔五岁时第二次到纽约,从此纽约与家乡截然不同的融合与复杂性刻在了脑中。

所以,当终于被巴纳德学院(Barnard College)录取时,与许多从小镇解放出来的同学那样,她心想“我的人生终于要开始了”。第一天晚上,她违反规定,爬到宿舍楼楼顶,张望这座城市,在心里宣告主权:“这以后就是我的城市了。”

孩子,愿你成为你自己

写给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男孩、女孩

陈晓 陈赛 编著

孩子本是一张白纸,后天的社会化、文化影响、父母教化和个人体验,影响了他成为什么样的人。

世界辽阔,希望你不被标签束缚,成为悦纳自己的人,勇敢做自己。

03 我们要如何成为更好的父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评价说:“今天的父母,比以往任何时代的父母都更爱思考“如何做好父母”这件事”。

可以说,70末80后这一代的父母是中国第一代拥有科学育儿观念的父母,从这一代人开始,西方许多心理学著作传入中国,育儿开始走向系统科学化。

面对时代带来的困境与挑战,新一代的父母也在探索解决之道,在《成为更好的父母》一书中,也记录了许多父母探索的案例。

面对丧偶式育儿带来的问题,作家毛利和丈夫陈华椋的做法是,打破传统的家庭角色定位,妻子在外工作,以月薪两万的工资雇佣丈夫在家做全职爸爸。

儿子出生的头三年,陈华椋在外地工作,属于候鸟型父亲,每月回家一次。自己带了两年孩子后,毛利绷不住了,丈夫也感受到妻子对自己的缺位多有抱怨,但夫妻二人及时沟通,做出了这个大胆的决定。

父亲能够给予孩子与母亲截然不同的教育,陈华椋带娃非常“狂野”,他会带孩子抓蜗牛,在网上买蟑螂喂壁虎,他教儿子骑自行车,说放手就放手,孩子一路摸爬滚打,妻子对他的教育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也许书中的案例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但《成为更好的父母》更多的是给人观念的启发:

任何问题都不能脱离时代的发展去进行讨论,当我们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家庭矛盾时,如果可以换个维度,将其置身在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之下进行思考,也许我们可以对父母,对自己,对另一半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

比如当我们埋怨原生家庭造成的阴影时,可以更多地去思考时代带给父母的局限性,父母的成长环境、生活经验深刻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观,很多时候,不知不觉让爱成了焦虑与控制。

当我们抱怨丈夫在育儿上的缺失时,能够更多地考虑新时代下父亲角色的变化,理解男性成为父亲的慢热与手足无措。

以爱与理解为前提,不断努力比上一代人,比自己做得更好,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完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或许这就是更好的父母。

所以当我们自责无法成为完美的父母时,给自己多点包容,因为你不需要成为完美的父母,你只需要成为更好的父母。

成为更好的父母

写给原生家庭影响下的“70末,80后”

吴 琪 徐菁菁 编著

回溯原生家庭,不是为了声讨和归责,而是为了接受和重生。

通过回溯,才能意识到童年给我们的影响,也才能将一些伤害阻隔在人生之外。

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父母。

04 “担干系,负责任”使孩子成器

著名经济学家陈志武在《24堂财富课》中用如下一个故事来告知自己的女儿责任的重要性。

几年前,小张是耶鲁大学的博士生,第一学年博士资格考试时,她没通过。当通知她考试没过必须退学时,她自己还好,不是太在意,倒是她在得克萨斯州的母亲闻讯立刻晕倒,被送进医院。母亲还没恢复好,她父亲就赶紧开车来耶鲁求情。

小张父亲还说,本来这次没考好,小张该自己找老师说。因为以前她没跟别人打过交道,所以,仍然只能由做父亲的出面。

分享这个故事,是想谈谈个人责任跟个人自由的匹配关系。小张或许只知道享受父母溺爱下的随意“自由”,却不知应该承担跟自由相配的自我责任。实际上,没有自我责任支撑的个人自由与空中楼阁无异,是本质上的不自由。

试想,如果孩子今天滥用自己的选择自由,或者干脆就利用爸妈对你们的爱,让自己对什么都知难而退。到最后,孩子们能真有个人自由、自我选择吗?不能!

因为没有自立能力的人,就得事事依靠别人,财务上也靠别人,那当然就谈不上有个人选择空间,谈不上有自由了。

再者,今天让我们把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把养老积蓄都用在孩子身上了,我们老了后,不就没有选择而必须依靠孩子,成为压在孩子肩上的包袱?那样的话,在孩子成年之后,怎么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五湖四海自由选择呢?那当然不能!

在中国,我常常听到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子女了。”这下好了,他们的精力和资源的确全砸到子女身上,而子女又图一时之便,就像小张那样来者不拒,让自己丧失自我责任、自立意志。

等到子女长大成家后,发现自己这辈子也那样了,也“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子女了”。就这样,代复一代,每代人都处于依靠别人因而没有个人自由的状态中,整个社会在缺乏个人选择、丧失自我实现意志的长期失衡中不能自拔。

个人选择是我们谈得较多,也是孩子们在学校听得多、书里读得多的话题。正因为个人自由这么重要,而自由的基础又首先是经济上的独立,所以,我一直说,孩子们今后要通过各类金融保险与养老安排,把自己一辈子方方面面的需要安排好,让自己在未来总能独立自主,也能让孩子的子女得到解放。

能这样做的一个关键前提当然是,孩子们能把个人责任内化成一种自然习惯,按照中国 20 世纪的思想家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自己“担干系、负责任”,不要总指望父母、指望别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会碰到许多听起来不可思议、与社会流行的迂腐说教相悖的金玉之言,对这些话,关键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思辨、吸收。孩子一辈子的幸福,将最终来源于个性化的生活,而不是金钱财富或别的什么。

也就是说,幸福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没有任何人比孩子们更清楚怎样才会使自己幸福、什么才是自己所要的。

所以,别人怎么说、怎么想、怎么要、怎么生活不重要,关键在孩子自己。“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孩子的一生还是得由他们自己掌握,也将由他们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定义。

而个性化的生活,既取决于个人选择自由,亦即事事自愿,又取决于跟个人自由相对应的自我责任。胡适说,发展人的个性,“须要有两个条件。第一,须使个人有自由意志。第二,须使个人担干系,负责任”。

24堂财富课

与女儿谈创业与创富

陈志武 著

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重磅推荐。

05 孩子最需要读论语,但不能直接读

张玮老师曾经被一些家长读者追问,希望他能推荐一些适合孩子读的中国传统文化书,他推荐的就是《论语》。

但他说:“《论语》其实并不完全适合孩子读。”

为什么呢?

因为论语对于孩子来讲晦涩难懂,部分内容对孩子没有过多意义,而且有很多内容可以有多种理解,孩子容易曲解,这其实就需要由我们来向孩子解释。

张玮老师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读一些《论语》了,但不太可能完全理解《论语》,因为整部《论语》,真的是值得用一生去慢慢参透感悟的。

但他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孩子可以:

有一个态度。比如对“学习”的态度。河北中考题考的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究竟该怎么理解?为什么说“学习是件快乐的事?”

学一种方法。比如学习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底说明了“学习”和“思考”之间的什么关系?为什么“温故”才能“知新”?

知一些典故。《论语》里有那么多的成语,“三月不知肉味”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登堂入室”原来是用在哪里的?

懂一点道理。这其中有做人的道理:“仁者爱人”,为什么说“仁”的一大表现就是要有“同理心”,会“换位思考”?“君子”为什么不分男生和女生?为什么说“不学礼,无以立?”也有处世的道理:为什么要“身先士卒”?怎么才算“君子之争”?到底该不该“以德报怨”?

写一手文章。当然,张玮老师也不排斥应试的功利性:如果孩子真能知道那么多成语,了解那么多典故,说得出那么多道理,TA难道写不出一篇漂亮的作文吗?

用人人都听的懂的语言和逻辑,解读流传2000多年的知识和智慧。让《论语》真正做到: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写给孩子的论语课

张玮·馒头说团队 著

专业团队+讲故事+原创漫画,让《论语》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06  让孩子 10 岁前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计划。疫情期间,大家都待在家里,不能出门。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不免手忙脚乱。

对于这个问题,俞敏洪老师在《俞敏洪:我的成长观》中提了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利用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充分探讨生命的意义、亲情的意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义,让孩子更加理解生命的珍贵。家长可能会问:这要怎么探讨呢?其实很简单,可以跟孩子分享有关生命的故事,讲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

第二,和孩子一起阅读,最好是和孩子共同读一本书,一起来探讨书中的内容。如果找到一些探讨生命的书、有关生老病死的书,一起读、一起探讨,也会别具意义。但如果你们的阅读习惯不同,也可以阅读不同的书,你读你的,孩子读孩子的,可以跟孩子约定三天以后,讲一讲书中的内容,谈一谈各自的体会。

第三,陪孩子玩、一起运动,不管孩子大小。而当疫情进入新常态后,一家人在一起,对家庭建设至关重要。全家人在一起玩就是减压最好的方式。

第四,给孩子留点独处的时间。这一点也很重要。孩子在房间,有些家长每三两分钟就想去看一下,对孩子特别不放心。这不是好现象。不管孩子多大,一定要让孩子有独处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孩子可以跟同学玩,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只要不是整天都在玩就行。孩子独处是一种心理释放。希望孩子在自己身边,是父母的天然倾向。

俞敏洪:我的成长观

俞敏洪 著

“智商+情商+逆商”的人生成长书,吴军、樊登力荐。相信成长的力量,让青春与梦想不期而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