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中国与北极国家首先应该在科学研究方面展开合作

澎湃新闻记者 王泳桓
2014-07-28 17:52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中国与北极国家首先应该在科学研究方面展开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建立由专家所组成的小组来研究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2014年7月11日,“雪龙”号从上海启程第六次奔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

        根据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新闻介绍,此次考察重点项目为海洋环境变化和海-冰-气系统变化过程的关键要素,获取调查海域海洋环境变化的关键要素信息,建立重点海区的环境基线,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北极航道利用和极地海洋数据库的完善等提供基础资料和保障。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北极的生态环境始终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尤其是伴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出现,北极冰川融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不再只是北极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同样也成为其他“近北极国家”和非北极国家的问题。但与北极地区地缘政治、经济资源分配等议题的激烈争论相比,有关北极环境极其保护的讨论始终显得热度不足。

        今年6月,北极监测与评估工作组(Arctic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Programme, AMAP)执行秘书拉尔斯•奥托•莱尔森(Lars Otto Reiersen)来上海参与有关北极问题研究的活动,澎湃新闻也就北极环境问题对莱尔森教授作了一个专访。在他看来,各国民众都应该提高北极环境保护的意识,但科学家们在这方面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同时他也谈了中国与北极国家进行合作的看法。他认为,鉴于北极地区的环境同样也会影响到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因此,中国与北极国家首先应该在科学研究方面展开合作。

        

        澎湃新闻:北极监测与评估工作组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莱尔森:北极监测与评估工作组是北极理事会下面所设的一个工作组。我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北极地区环境进行科学评估,包括污染、气候变化及其对北极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影响等方面。

        自北极监测与评估工作组成立以来,我们完成了北极地区有关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数份报告,比如《北极污染问题》、《北极气候影响评估》、《北冰洋酸化》等。基于这些科学评估报告,我们会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建议。

        同样,我们也会号召采取行动以减少北极地区的污染。因为现在北极地区的很多污染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其他地区,比如欧洲、北美、亚洲。这些污染通过洋流、季风等各种各样的因素集聚到北极,从而影响了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

        

        澎湃新闻:在您看来,北极环境保护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莱尔森:首先,气候变化是当前北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北极地区冰川消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而这也会影响到人们在陆地上的活动。比如在阿拉斯加、加拿大以及俄罗斯的很多地区,在冬天的时候,结冰的河道是当地居民很重要的运输通道。但是现在,河道的冰层正在变得越来越薄,没有像以前那么坚固,这也给当地居民交通与运输带来了不便。

        除了气候变化外,因化石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污染也是北极环境保护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也有对此开展一系列的应对行动,如为北极本地和原住民群体提供食品建议和执行北方地区污染地点清除行动,尤其是放射性核素和持久性有机物清除行动。

        此外,在2013年的时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排放的《水俣公约》,北极监测与评估工作组为该公约的通过与签署提供了很多有用的科学信息。

        

        澎湃新闻:挪威的北极渔业资源状况及争端解决机制是什么?

        莱尔森:当挪威与邻国发生渔业资源纠纷时,我们大都是通过对话、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的。我们与俄罗斯就渔业资源的份额达成了协议,有着非常紧密的合作。除了俄罗斯之外,我们与欧盟、冰岛也有类似的协议和规定。

        

        澎湃新闻:北极理事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莱尔森:北极理事会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就是提升其确保北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北极理事会会更加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并保护北极地区的原住民文化。同样我们也需要做好适应的准备,气候变化在未来将会持续很久,这也意味着生活在北极地区的人需要适应新的形势,所以北极理事会需要采取显著的行动来帮助那里的人进行更好的适应。现在对于北极事务的讨论更多聚集在经济发展上,但在我看来,北极理事会应该将优先议程放在如何提高北极地区社会、生态系统的应对能力和恢复力上面。

        

        澎湃新闻:中国与北极国家在北极事务中该如何进行合作?

        莱尔森:中国与北极国家首先应该在科学研究方面展开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建立由专家所组成的小组来研究北极地区的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因为北极地区的环境同样也会影响到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你应该记得,在去年的时候,英格兰暴雨成灾,而美国东北部遭遇到了严重的暴风雪。这些极端天气都是跟北极有关的。所以我认为,中国以及其他地区的科学家们应该与北极国家的科学家们一起来共同研究北极环境与其他地区的关联性。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致力于北极研究的科学家,您觉得应该如何提高各国人民保护北极的意识?

        莱尔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各国民众都应该提高北极环境保护的意识,但这在很多时候显得非常困难,因为科学家们其实并不擅长与普通民众进行交流。科学家们倾向于说很多复杂难懂的术语,所以他们无法用一种简易的方式来向普通民众们表达他们的想法。

        现在,我们在撰写科学报告时也尽量想让报告看起来更加简单和具有可读性,我们也会用更多的图片来代替文字。此外,我们还制作了DVD等方式让普通民众更加认识到北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过我还是觉得,在如何提高民众保护北极意识方面,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当然,这也离不开你们记者的职责。记者在提高各国人民保护北极的意识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北极冰川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这会严重威胁到上海这样的城市。我们需要提醒普通民众不要让这种可怕的结果出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