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是是非非孔子学院 |“我们并没有故意输出价值观”

澎湃记者 季寺
2014-07-18 00:38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编者按:今年6、7月间,《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针对“孔子学院”打了一场口水战。6月18日,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呼吁“美国各高校结束与孔子学院的合作或重新谈判条件”,几日后,《人民日报》引用多位孔子学院负责人言论,认为“孔子学院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大学的欢迎”。

        7月1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亦发表了国外学者有关“孔子学院”的辩论文章。事实究竟如何?国外的孔子学院到底如何运作?它是不是确如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所控诉的那样,妨害了大学里的学术自由?针对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曾在意大利都灵、德国汉堡等地参与筹建孔子学院的相关人士,来一探究竟。

        

        
        

        孔子学院必然是一个饱受误解的名称,孔子学院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外国人常常误以为是研究孔子的。这是最普遍的误解,就像国人误认为德国的歌德学院是搞歌德研究的。

汉办“金钱收买”?

        孔子学院的原则是“客随主便”。每个孔子学院配一中方院长一外方院长,而其财务权居然掌握在外方的手中。不能不说这是国家汉办(中国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副部级,与孔子学院总部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减少阻力的考虑,这样做外方心里会比较舒服。

        尤其近些年欧洲经济不景气,在欧洲的孔子学院中,一笔十几万美元的经费对汉办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对欧洲大学的汉学系却是不小的数额。

        欧洲的人文学院尤其艰难。

        这也给国外媒体留下了“金钱收买”的口实。相关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本来外方院长的工资由外方出,但在部分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的工资也由中方来出。

        孔子学院的房租、日常开销一般由外方出,外方的资金有以下两个来源:一是市政府,一是企业赞助。

        每年汉办会给孔子学院拨经费,写预算报告是中方院长做的事。中国人申请经费的方式常让外国人费解。中国人需要15万,会申请30万,因为预留了砍掉一些的余地。而外国人不理解明明用不了为什么要申请那么多。

入侵还是自卑?

        当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周晓霞老师第一个来到意大利都灵筹办孔子学院,一切从无到有,这位举止干练的女老师一开始还抱着复杂的心态。

        从如何定位到举办什么活动,都要她来规划。她跑了很多会议、报告,向当地中小学和机构介绍孔院,希望他们能够尝试一下汉语课程。上课是免费的,课程从少到多,并开始和当地机构如图书馆合办一些活动,如2月的世界母语月。在渐渐有了名气之后,才有很多学校机构开始主动联系她。

        周晓霞在之前的采访中说:“其实只要有开放的心态,很容易办成事情。很多次老外搞活动、谈项目都会带着我,因为我有一张外国人的面孔,我代表着中国人,这是我身份的优势。从某个角度来说,中国人缺少自信,或者认为外国人瞧不起我们,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只要展示出你的职业性,就会赢得别人尊重。”

        复旦大学的王宏图教授也有同样的经历。

        他是德国汉堡孔子学院的首任中方院长。当年复旦大学在全校范围内招募愿意到孔子学院工作的老师当中方院长,王宏图报了名,2007年在北京经过了培训和考试,冬天即飞往了德国。来到汉堡大学孔子学院,专职人员只有王宏图和外方院长两人,其他的工作人员都是中国留学生和德国学生,一周只工作十几个小时。

        同样课程是从无到有,平地上建楼。汉办有推荐教材,但事实上还得因地制宜重新编写。

        办事方式的不同也是一个问题。德国人做事的方式要事先安排,不能接受临时突击。王宏图回忆,北京汉办打来电话说10天后有个演出团过来行不行,王宏图说大概不行,德国人需要一个很久的提前量。

孔子学院比语言补习班多什么?

        在汉语的教学中,初级部分一般由德国教师教授,因为涉及到基础的语音,中级和高级由中国老师教,则会使学生更有提高的动力。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只有这个,孔子学院就是一家语言补习班。

        更重要的是定期的文化活动。

        汉堡和上海从80年代开始就互为友好城市,上海在汉堡建了一座汉堡豫园,并把一座缩小版的绿波廊酒楼搬了过去。这一酒楼由豫园的开发集团投资,据相关人士称有近一千万人民币,同时政府可能提供了投资的优惠,几年下来,经营效果却差强人意。现在已经关闭。

        但在汉堡孔子学院最初的时光,缩小版的绿波廊酒店成为了他们的活动据点,也成为一时的景观。这块土地为汉堡政府免费提供,因此有义务免费为公众提供文化活动。

        汉堡有一百多家中餐馆,竞争惨烈,绿波廊酒店一时新鲜,却慢慢因为高价被淘汰出局。这是后话。

        文化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叫做中德对话。这个活动最初的节奏就是每月一次,请来一中一德两位嘉宾对话,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嘉宾中常见找来的德国华侨。

        绿波廊的中德对话还凸现了中国的饮食特色。活动是收费的,一张门票售价10欧元,10欧元中包含着活动结束后的中式自助餐。

        王宏图做了两年院长即卸任回国,去年再到德国,发现孔子学院的办公室已经搬到了汉堡豫园。

        后来出现在汉堡豫园的面孔,还有出版了德文版书籍的中国作家。

        孔子学院还曾经和汉堡大学经济系合办过一个看起来奇特的中德经济学硕士班,在通常的经济课程之外添加了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学习,为投身中德经济交往的企业输送人才。

        

        在孔子学院的争议中,以下三个问题也是最为人关心的——

 价值观输出?

        王宏图认为,孔子学院并没有故意输出价值观,汉办的原则是客随主便,华人活动多了,其为人处世的风格也会渐渐渗透到德国人中间。孔子学院活动多了,影响大了,自然引人侧目。10年前不起眼,大家以为只是一个语言学校,后来逢年过节都会组织活动,成为了节庆的一部分,也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象征。

        尽管在尽量避免,孔子学院带有一定的政治性也是难免的。比如在宗教和极端势力问题上,孔子学院肯定跟中国政府保持一致。久而久之,对中国不太友好的人就品出了扩张的味道。

        在北美一片反对之声时,欧洲的反映较为温和。当然近些年西方对中国的心态总是复杂和敏感,《明镜周刊》曾说中国人窃取磁悬浮技术,指责来德华人很多是间谍,2008年闹出很大风波,激起华人抗议。但孔子学院却没有遭到过这样的指责。

        王宏图认为,孔子学院应当加强与媒体打交道、树立公众形象的能力。美国孔子学院众多,却力量分散,配合统一不够。

孔子学院是不是对汉学系越庖代徂?

        有人提出,现在世界各地孔院太多,反而削弱了院校汉学研究,有地方开办孔院教汉语反而使研究汉学的人变少了。

        周晓霞认为并非如此。原来并没有汉语平民教育,现在汉语教学发展之迅速,导致大家集中关注于孔院,但研究汉学的学者本身就置身于象牙塔中,并未被削弱。随着孔子学院的汉语教育的发展现今学中文的孩子们都能说得一口流利汉语,却有汉学家不行,因此他们必定会改变,孔子学院也可以帮助他们。当然,年轻一代的汉学家在汉语听说读方面会更全面。

        柏林孔子学院的外方理事长是汉堡大学亚非学院院长傅敏怡,治汉学,研究中国思想史,与复旦已经去世的朱维铮老师交好。在孔子学院的活动中也推出了汉学家讲孔子思想的较为高大上的活动。

Low吗?孔子学院和歌德学院、法盟不能比

        很多人把孔子学院和歌德学院、法盟拿来比较,事实上,孔子学院和后两者的性质都是不同的。

        歌德学院和法盟请的都是有经验的老师来教德语或法语,孔子学院的模式却是输送大学生志愿者出去。

        歌德学院举办的活动和出版的读物多为高水准,其受众与孔子学院也有差异。法盟则是法国外交部下属的机构,在中国还是以营利为目的。高收费代表着高质量,这也是他们的一种营销的策略。相关人士如此分析:“它在中国的影响力比较大多归功于法国的国家形象宣传得好,也未必是法语联盟本身有多好。很多人因为喜爱法国而选择去法盟学习法语,而中国则正好相反,我们希望通过孔子学院来塑造更好的国家形象。”

        孔子学院入乡随俗,采用和当地机构合作的形式,直接到社区,到民间,到最底层去。这个模式是有生命力的。优点是它非常灵活,可以很快地适应当地环境。

        缺点是没有一个统一模式,导致积极的孔院就做得比较好,不积极的就做得差一些,这也是因为没有一个恒定的指标去考核孔院实施的成效。

        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孔院是完全一样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