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甲午祭 | 姜鸣:北洋战舰采办引发的贪腐疑案(下)

姜鸣
2014-08-05 17:1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李凤苞受贿案争议何来?

        在1880年代,德国还是个新兴国家。军事工业上,克虏伯大炮经过普法战争的洗礼已经名扬世界,造船工业却还在成长之中。光绪初年,李鸿章在赫德等人的鼓动下,在英国购买了一批中小型军舰,但使用效果差强人意,他遂将目光转向德国。先是定购铁甲舰,而后又买巡洋舰。由于“济远”舰其实是德国人首次建造的穹甲巡洋舰,设计中存在不够完善之处,由此引来诸多批评。

        “济远”舰引起争议的,是其装甲防护的设计问题。具体来说,蒸汽军舰的发展进程中,首先是在重型军舰舰体敷设装甲,称作铁甲舰。巡洋舰为了保持高度航速,只将木质舰体改换成金属舰体,但船舷没有装甲防护。后来考虑到战场上的生存问题,英、意、德等国开始研发装甲甲板,即用一层装甲像龟壳一样,从上部将军舰的核心部分覆盖住。甲板中间隆起,两侧斜伸到船侧舷的下线下面,像一个龟壳,覆盖住主机舱,敌弹即使穿透侧舷,也无法穿透这层装甲。同时,在装甲甲板之上的侧舷部分,安置煤舱,以延阻敌弹的破坏力。这种装甲甲板巡洋舰(Armour Deck Cruiser),当时被形象地译作“穹甲快船”。

        起初,英国人设计的防护甲板。顶端低于水线,后来发现这种设计,一旦船侧舷被击穿,海水涌入,穹甲下方的水密体积无法保证军舰浮力,最终会造成军舰沉没。此外,随着对巡洋舰航速的要求越来越高,锅炉的体积也越造越大,机舱受到水线下甲板高度的限制,空间逼仄,无法扩大锅炉,也不利于空气流通和作业。所以,英国设计师将装甲甲板改为中间为平顶,两侧为斜板,且将中间平顶升出水线。“济远”系德国人仿英舰“赫士本”号制作,其穹甲以一英寸厚钢,两英寸厚铁的钢面铁甲,制成斜坡深入水线下四英尺,穹甲的顶部也略低于水线。英国人认为这种设计过时,且订购军舰的单子被德国人拿走,也令其极为不爽,所以通过各种途径散布了“济远”舰有严重问题的言论。这些意见,先是通过徐建寅回国后反映给李鸿章。李鸿章对李凤苞深信不疑,反而对徐的人品产生看法。但国内反对花巨资进口军舰的官员,却将回扣的传言与他们本身搞不明白的技术问题搅和在一起,变成弹劾李凤苞的理由。
李凤苞


        1884年,李凤苞出使任满,清政府派许景澄继任。许景澄是翰林出身的文官,他在国内留心洋务,但毕竟不懂西方海军。在正式拜会李凤苞的次日,他接到国内发来的电旨,命他仔细勘验军舰,如不坚固,据实参奏。许景澄不敢怠慢,立即调集购舰合同详加研究。递交国书后,他偕同参赞朱宗祥、翻译赓音泰等人,乘火车前往基尔,正式勘验停泊港中的“定远”和“镇远”号铁甲舰,然后转赴司旦丁(今波兰什切青),验收“济远”舰。此时,他听到了关于这艘军舰的各种议论,写信告诉总理衙门章京钱应溥和袁昶:“十八子(李凤苞)偏执,致‘济远’误。”“‘济远’穹甲太低,致英议其人。”李凤苞“所办公事与自诩‘济远’之长,不能附和。尚无一言达(总)署,以尽前后任交谊”。在许景澄的主持下,向伏耳铿船厂提出了交涉,对“济远”进行局部修改。       

李鸿章一直是坚强后台

        面对各种针对李凤苞的举报揭发,李鸿章奉旨调查时,一律回报查无此事,力挺李凤苞“讲求武备,条理精微,为不易得之员”。还说购舰用款“皆系实用实报,并无丝毫浮糜”。此外,李鸿章认为对德造军舰的批评,包含了驻英公使曾纪泽在英国人影响下产生的偏见,与驻德使馆参赞徐建寅散布的流言。比如李鸿章告诉恭亲王,“英人知敝处在德厂购船,忌嫉实深,赫德亦颇恨丹崖之洞察其弊。”徐建寅本来是李凤苞的朋友和助手,后来两人出现了矛盾,李鸿章支持李凤苞,他说“徐建寅心术太坏,又从而媒孽之,此谣咏所由来,不可不察”。

        1885年秋天,李凤苞回国。数月之中,他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年10月,李鸿章奉旨进京商议筹备海军,李凤苞也在京中,他们应当多次见面。12日,懿旨派醇亲王奕譞总理海军事务,所有沿海水师,悉归节制调遣。派庆郡王奕劻、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会同办理。先从北洋精练水师一支以为之倡,此外分年次第兴办。北洋练军伊始,责成李鸿章专司其事。同日,清廷根据李鸿章的请求,安排李凤苞到北洋襄办海军事务。14日,李鸿章向新管海军的醇亲王奕譞赠送李凤苞翻译的《海战新义》《各国水师操练法》《艇雷纪要》各十部。15日,奕譞收到奕劻转交驻德使馆参赞舒文、王詠霓的两封关于“济远”舰质量问题的来信,再次重复了英人对“济远”的批评。王詠霓的信还提到“镇远”工料不及“定远”,而价格增加十万。醇王随即致函军机处,谓“李凤苞承办不力之咎,亦应俟船到时设法查勘,不使有所诿卸”。16日,舒文、王詠霓的来信被呈递给了慈禧太后御览,懿旨命醇亲王、庆郡王和李鸿章俟“济远”回国后详细查勘。太仆寺少卿延茂则据此上奏,称近闻李凤苞自德国购买“定远”一船质坚而价廉,“镇远”一船质稍次而价稍涨,至“济远”一船质极坏而价极昂。又说此事“自海上喧传,直抵都下,人人骇异,咸谓苟非李凤苞勾串洋人侵蚀肥己,必不至船质与船价颠倒悬殊至于此极”。还称“李凤苞之为人,小有才而性极贪”,应请饬惩办。国子监祭酒盛昱也上奏:“近闻已革道员李凤苞所购‘济远’铁船,一切皆不如式,浮开价值,尽入私橐。闻其数目足敷十数营一年之饷。”盛昱请求严密查抄,勿使寄顿。或将该员查拿监禁,勒令缴出船价。

        革职之后,李凤苞孑然南下,返回老家江苏崇明,显然,他受到巨大的精神压力。1887年8月6日,备受争议的李凤苞在忧郁和期待中去世,终年五十三岁。

        从李家后人的经济状况来看,不能算是富人。半年后,其子李钟英变卖家产,捐助直隶水患和郑州黄河决口灾情赈银六千两。李鸿章不忘故旧,为其上奏云,已革记名海关道花翎二品顶戴三品卿衔李凤苞,前带闽厂学生出洋肄习驾驶等事,以开风气,现在铁舰管驾官弁,多系该道造就。其监造“定远”等三舰,到华后,承蒙醇亲王阅看,尚属船坚炮利,虽因人言获咎,究亦不无微劳。今病革,犹遗命其子李钟英变产救灾,捐银六千两,请赏还李凤苞原衔翎枝。光绪皇帝写下亲笔硃谕,赏还李凤苞原衔翎。

        李鸿章一直关心李凤苞的境遇。他在给出使德俄荷奥大臣洪钧(赛金花的丈夫)的信中说,李凤苞“制造之学,近今罕伦,摧折而死,良可痛惜。遗书当向其家询得校刊,以存其人”。李凤苞撰写和翻译的西学著作,从地理、历史、到军事技术和国际公法,大约近五十种。       

疑案背后:当轴者对于洋务派官员毫不信任

        俞樾后来在李凤苞的墓志铭中说:“既至京师,廷议以君才望出一时右,又久劳于外,周知情伪,皆以为旦夕必大用,使君委蛇其间,稍自贬屈,或用汉陈太邱周旋侯览、张让故事,则龙旌霓节,指顾问也。君毅然不屈,有丹不夺赤、石不夺坚之志。”这里,他用了《后汉书•陈寔传》的典故。汉末宦官侯览走后门,托太守高伦任命某人,高伦很为难。这时陈寔表示愿意替高伦品评保举此人,背舆论黑锅。果然清议就此对陈寔不利。不久,高伦被提拔,进京前,他称赞陈寔“善则称君,过则称己”,“闻者方叹息,由是天下服其德”。另一位宦官张让丧父,灵柩回到颍川故里,清流高士相约不参加葬礼,张让非常没有面子,而陈寔前往吊唁。所以后来张让残酷迫害清流,唯独对陈网开一面。陈寔跟宦官虚与委蛇,还称呼来家偷盗者为“梁上君子”,赠以礼物。当时以道德家出名,被归入清流一类。有趣的是,俞樾却拿他作对比,反衬李凤苞不随波逐流,才得罪本朝清议。俞樾的墓志铭是李家委托所写,反映的是家属后人的想法。李凤苞是洋务人士,他与朝中这帮“清议”其实从无过节,但却分属格格不入的两个官僚群落。而对他下石的,其实应当是许景澄。许本来也是传统士大夫,到德国后,先接收了“定远”等军舰,又主持订购“经远”、“来远”号铁甲巡洋舰,还编辑出版《外国师船图表》等著作,成为难得的海军专家,但他刚到任时,并不具备海军知识,为何立马就对李凤苞看不过眼,各种弹劾的资料,都通过他本人和幕僚写给国内的书信源源不断地传向北京,绝非“尚无一言达署,以尽前后任交谊”。这种似是而非的内幕揭发,本质上全是对军舰设计施工的不同看法,也可以理解成要撇清对李凤苞购舰质量所承担的责任,在经济问题上并没有举证出过硬的材料,但客观上具有相当巨大的杀伤力量。

        这年11月17日,“定远”、“镇远”、“济远”三舰抵达大沽。李鸿章率海军提督丁汝昌和津海关道周馥前往验收,各项指标均与合同相符。18日登舟试航,前往旅顺口,视察东西岸炮台,20日回返天津。21日,醇亲王、庆郡王致电李鸿章:勘船公牍备悉,“济远”屡遭指摘,阁下既亲阅,自极切实,希再咨来署并入奏。22日,清廷却颁布上谕:“二品顶戴三品卿衔记名海关道李凤苞,品行卑污,巧于钻营,屡次被人参劾,著革职,永不叙用。”这个决定,距离李凤苞的上一个任命,仅仅相差四十天。12月1日,李鸿章正式致函醇亲王奕譞:“‘济远’快船经鸿章出海驶验,知舒文、王詠霓等所指各弊未尽确实。”在后来“定远”和“镇远”的造价报销中也可以看到,“镇远”的造价比“定远”高出九万七千五百马克,折合白银一万五千八百七十四两三钱六厘五毫三丝。李鸿章解释说,这是当时外洋钢价陡涨造成的,在购船合同中也已载明。李鸿章强调,“定远”、“镇远”价格“减而又减,并按外国通例,扣除五厘”,即总价上再打了百分之五的折扣。这个造价,比其仿制的德国原型舰“萨克森”号,总价要便宜五万余英镑,确实已经压得很低。至于说“二成折扣,侵吞六十万金以肥己囊”云云,更是想当然的猜测。“济远”,是用六十八万两银子买来的,德国人能因为中国公使定购了两艘铁甲舰,就送他相当于一艘巡洋舰造价的回扣吗?不过这些道理当时无人理会,朝野流言所引起对李凤苞的激愤和弹劾与李鸿章为李凤苞所作的解释沟通,犹如两条平行发展的蒙太奇线索,一天一天你推我进,最终却是李凤苞的革职下野。这种结局,反映了当轴者对于洋务派官员毫不信任。俞樾感叹:“闻其事者咸为君惜之。”

        李凤苞在欧洲生活了八年,未见其照片行世。如今崇明县博物馆中,存有他从德国带回的大理石雕像。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香书轩秘藏名人书翰》,刊布了李凤苞1886年5月5日写给天津海关道周馥的信件,是我第一次看到李凤苞的手迹。信中写道:

        玉山仁兄大人阁下:

        敬启者,二月间肃呈两笺后,诊治风湿,不见大效。续接支应局函,饬检李宝合门。遂折回里门,恹恹数月,迄未复元。然思慕之忱,无时或释。况北洋事事振兴,吾哥之外,只艺芳兄辈一二人实心辅佐,又不免横遭谗谤,言念及此,益为之神驰左右矣。近维政祉日隆,潭祺夏大,至以为慰。三舰回津后,谅能操演渐熟,计邸堂简阅时,必能左右咸宜,不至似去冬旅顺之呼应不灵矣。前承抄示英法订船公件,每于抱病时伏枕翻阅,屡欲略参末议,又恐南丰误存见怪之意。既而思之,与其避怨保身而贻误大局,不如冒罪直言,以冀当轴觉悟。况庆邸处临别时,亦谆嘱如有防务、船务真知灼见,仍希开呈备览云云,是以屡次搁笔,仍不敢终于缄嘿。敬恳将清折二十四条代呈傅相察阅。倘以为毫无可采,或成事不说,则请付丙丁而已。惟所拟二十四条皆确凿可据,如有一字昧良强辩,愿矢诸天日,统求知己鉴察。交涉公法先抄成半部,另已具函寄呈矣。肃此,敬请勋安,惟照,不宣。

        教小弟李凤苞谨手启  四月初二日

        附上禀傅相函及折件,敬求加封转呈。另附折件之原稿一通,留请指都。又及。

        信中“三舰”云云,系指“定远”、“镇远”、“济远”回国后,操练调试逐步适应,将于半月后接受醇亲王奕譞的检阅。“英法订船公件”,指曾纪泽(即文中所称“南丰”)订购“致远”、“靖远”的文件。按照信中说法,李凤苞不避嫌疑,向李鸿章提出了二十四条建议。在以往军购中,李凤苞一直处于重要地位,现在别人大阅海军,他却离开了核心圈,只能寻找机会,以唤起朝廷对他的关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