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书一瞥︱《新全球史》“新”在何处?

澎湃讯
2014-07-25 14:44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新全球史》刷新全球史写作

        在著名的《全球通史》之后,“全球史”写作方兴未艾。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合作的三卷本《新全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版)“新”在三个方面:一、在视野上,突破了以国家为单元的世界史框架,侧重不同文明社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致力于描画一副色彩斑斓的文明史之网;二、在内容上,各文明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传承”,与不同社会间的“交流”并重,一纵一横,为纷繁复杂的人类文明史确定了焦点;三、在形式上,不仅限于描述史事,也处处着意于激发思考,帮助读者得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新全球史》把全球历史的整体框架解析为七个大的时段,即“早期复杂社会”、古典社会的形成”、“后古典时代”(即第一卷的内容,自史前时代至公元1000年的历史);“跨文化交流的增速”、“全球一体化的缘起”(即第二卷的内容,自公元1000年至1800年的历史);“革命、工业和帝国的时代”与“当代全球重组”(即第三卷的内容,自公元1750年至今的历史)。

        杰里•本特利(Jerry Bentley,1949—2012),生前为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世界史》杂志主编,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治史范围广阔,对近代早期欧洲文化史等领域有深入研究,在世界历史的研究与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赫伯特•齐格勒(Herbert Ziegler),美国夏威夷大学副教授,兼任《世界史》杂志编辑,专长20世纪欧洲的社会史与政治史。

        

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

        数十年来,西方人眼中的“二战”始终是一场美英苏领衔抗击法西斯的血腥战争,亚洲战上英勇抗击日本的中国却由于种种原因被遗忘。

        基于最新解禁档案,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拉纳•米特在《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6月版)披露了1937—1945年发生在中国战场上的一连串入侵、屠杀与抗争的史实:从日本悍然发动的七七事变,到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从忍痛炸毁黄河堤坝以水代兵,到派遣军队远征他国;从与罗斯福、丘吉尔、史迪威的国际大斗法,到聚焦中国三大战时人物——自战火中诞生的划时代巨人毛泽东,扛起千斤重担的战时领袖蒋介石,从革命志士堕落为汉奸的汪精卫……八年艰苦抗战,无数悲天恸地的事件,万千大小人物的命运变迁,共同构成了这部扣人心弦的战争史诗。

        拉纳•米特,西方新一代中国抗战史研究权威,38岁即成为当时牛津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现任现代中国政治与历史学教授。他在2007年创办的牛津大学中国抗日战争研究中心,2014年升格为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成为西方汉学界的权威研究机构之一。

        

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百姓怎么生活

        甲午战后,台湾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管辖时期。这期间,台湾人的语言词汇、衣食起居的生活习惯、休闲生活、大众文化无一不被打上日本文化的烙印,今天,我们观察台湾,依然能感知到这段历史所留下的深刻影响。

        台湾东华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蒋竹山新作《岛屿浮世绘:日治台湾的大众生活》由蔚蓝文化出版于2014年4月出版。该书以知性的笔调,透过三十六个关键词,分别从建筑、饮食、大众文化、卫生医疗等七种方向切入,小到糕饼果子、药房、肥皂,大到国家公园、市区改造,透过文字带领读者感知近百年前台湾岛上生气蓬勃的民生百态。此书深入浅出,活泼泼的文字,适合消夏一读。

        

一个农史学家的回忆录:一片冰心在玉壶

        叶笃庄(1914—2000),早年就读于南开中学,之后留学日本,抗战爆发后归国投身抗敌事业,走上革命道路。1949年后长期担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含冤入狱十八年,1976年特赦“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干部”,始被释放。1979年予以平反,恢复名誉。译有《物种起源》、《达尔文进化论全集》等。

        本书即是他这一生的缩影。包括叶家往事、过眼烟云、解放以后、狱中记四个部分,详细讲述了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用章开沅的话说:“本书中,我们看不到‘为亲者讳’、‘为尊者讳’之类痕迹,一般都是秉笔直书,既不夸饰溢美,亦不求全责备。对于自己,老人更是毫无忌惮,直书全部人生,勇于自我解剖,即令丢人现眼的往事也不回避,自我开涮,妙趣横生。”

        

从历史的侧影寻访曾经的中国

        中华书局2014年7月出版《历史的侧影》,本书是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根据采访实录整理成文的系列文章的合集。此前均已在《同舟共济》上发表过。

        书稿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中国大陆政坛先辈的寻访文章,如《在吕正操将军家》、《儒将熊光楷》;其二是对台湾的访问纪实,包括从日记角度来观察台湾政坛的《从日记解读两岸政坛》、追寻曹聚仁先生作为国共密使事情踪迹的《国共密使曹聚仁》、从不同角度审视李登辉政坛角色的《反复无常的李登辉》及台湾访问期间杂文琐记的《台湾访见录》等;其三是对海内外知名学者、文化及社会名人,包括对钱学森、傅雷、韩素音、梁实秋、庄则栋及陈逸飞、谢晋、李宁、黄健翔等的寻访笔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