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广西官方:限购松绑后南宁商品房成交增逾10万平米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李晓青
2014-07-28 14:44
来源:澎湃新闻
地产界 >
字号

  

广西南宁市在限购政策调整三个月之后,目前新增商品房销售面积逾10万平方米。CFP 图

        随着房地产市场日渐降温,多个地方政府近期开始逐步暗地调整限购政策。作为被业界称为打响地方政府救市“第一枪”的广西南宁市,在限购政策调整三个月之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陈武在7月27日介绍,广西南宁市实施允许北部湾地区5城居民购买商品房政策后,南宁楼市销量增加明显,目前新增商品房销售面积逾10万平方米。

南宁楼市松绑限购政策初现成效

        2014年年初开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显出疲态,楼市基本面表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市场持续呈现低迷状态。广西南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于4月28日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若干政策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发展推进方案》精神,从2014年4月25日起,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的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崇左市户籍居民家庭可参照南宁市户籍居民家庭政策在南宁市购房。

        该政策一出,随即被业内解读为南宁限购松绑的标志。

        根据搜房网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1.1-6.30)南宁楼市共计成交商品房33937套,同比2013年上半年增长16.53%。成交面积311万平米,同比2013年上半年增长7.75%。从4月28日官方宣布松绑限购政策后,5月份,南宁商品房成交量出现环比、同比上涨,商品房成交共计6448套,环比上涨16.1%,同比2013年同期上涨33.8%,成交面积达到623113.65平方米,较4月份增加127871.01平方米,上涨25.82%。

        业内人士分析成,受供求关系、调控政策影响,南宁楼市仍以稳为主,整个市场供应量相对充足,市场交易活跃,价格涨幅有收窄趋势。

        南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统计,在6月份中南宁市存量房成交面积14.2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0.63%;成交套数1375套,环比增长8.87%,其中存量住房成交面积13.09万平方米,环比增长14.22%;成交套数1178套,环比增长8.87%,去库存或成南宁房地产市场下半年主基调。

        自4月份南宁松绑限购政策至今已有三个月,在7月27日召开的广西年中经济工作会议上,陈武表示,房地产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产业,对于关联产业发展和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拉动作用,广西各地要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据克尔瑞数据显示,南宁在4月27日的商品房库存为546万平方米,合计48900套。而此前一季度南宁的商品房成交162万平方米。按照一季度的市场消化能力,南宁的库存约为13.5个月。

        业内分析人士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战略地位明显,此类区域如何实现人口、资金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加快经济区热度的提升自然需要战略思维。因此南宁限购政策的松绑,最大的作用是释放该经济圈内的购买力。

广西将放款公积金异地购房提取限制

        今年以来,全国大部分房地产市场行情低迷,不少城市实行了限购放松政策,有些城市房价“应声下跌”,大多购房者认为现在房价受贷款收紧等因素影响,期待房价继续下跌,市场交易陷入僵局。

        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显示,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与上月相比(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达到55个,持平的城市有7个,上涨的城市维持在8个。与5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数量又增加了20个,而价格上涨的城市比5月减少了7个。

        据新华网报道,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广西日前下发文件表示,将加快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增强职工住房消费能力;放宽公积金异地购房提取限制,允许家庭无房的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购买一套工作及户籍所在地以外的住房,并适时、合理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最高额度。

        随着南宁成为全国第一个“救市“城市后,呼和浩特、济南、苏州、海口、西安、无锡六地经官方确认取消限购政策。而济南在取消限购后,截止到7月20日,楼市成交面积为785358平方米,成交量暴涨188%。

        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统计,全国目前已有7个城市确认取消楼市限购政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