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战百年 | 英国百万将士战死沙场,墓葬是个大难题

魏婷婷
2014-08-05 11:06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耶路撒冷的一战英军墓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一次空前浩劫。英国作为这次战争的主要参战国伤亡惨重,阵亡将士近100万。战后,英国政府面临安葬死者的艰巨任务。为此,1917年5月21日——战争尚未结束之时,帝国墓葬委员会横空出世,主要负责国内外战争坟墓的修建、维护、装饰以及在墓地树立永久性纪念碑、安排墓地、管理国家或者个人捐献的墓葬基金等工作,其工作在战后全面展开。如今,英国各处的一战战争墓地多为该组织建造。这些墓地从排列到墓碑、碑文整齐划一,肃穆庄严。事实上,战后围绕战争墓葬,英国社会进行了广泛讨论。

是否统一修墓?

        帝国战争墓葬委员会从第一次正式会议开始便确定了其工作原则:所有将士一律平等。该原则具体表现在为牺牲将士们修建统一的、不加区别的坟墓上。然而,死者亲属在刚刚结束的大战中失去了至亲,他们能够为死去亲人所做的事情似乎只剩下为他们选择一座“风水宝地”,好好安葬,使死者得到安息。尤其是对于贵族和富人而言,把他们的亲人同穷苦的平民安葬在一起令他们很不满意。他们针对墓葬委员会统一修墓的政策提出了五花八门的要求。

        一位在梅尔维尔牺牲者的父母曾致信墓葬委员会,希望委员会可以批准他重新在梅尔维尔修建其儿子的坟墓。而1919年4月16日《泰晤士报》刊登了三封读者来信,主要内容都是反对政府在安葬死者问题上的专制。他们认为应该考虑亲属的感受和想法,不应建造整齐划一的墓地,而应该由亲属决定坟墓的修建模式。在第二封信中,来信者表达了对墓葬委员会修建的墓地、丑陋墓碑的严重不满,认为这种“丑陋”的墓碑会令其他国家人们对英国人的审美产生质疑。

        英国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则从更深的考虑提出自己的主张:英国是一个文明程度很高的国家,社会是自由的,政治是民主的,人们有权利选择自己认为恰当的方式来安葬自己的亲人,这是国家不可剥夺的人权。

        最终,墓葬委员会在听取社会建议的情况下,做出适当调整,死者亲属也逐渐接受了官方修造墓地的方式。直到1920年5月,议会通过决议修建统一墓地。死者亲属越来越能够接受这种安置他们至亲的方式,不再一味主张修建私墓,也不再要求特殊的墓碑和纪念物。

碑文是否可以设置私人部分?

        墓葬委员会在基本统一的条件下,于1918年 12月6日召开会议,决定如果死者亲属愿意自费,可以在墓碑上留下他们特殊的墓志铭,但只允许正常的悼词,不允许引自圣经或者祈祷书中的句子出现在墓碑上。这是国家同个人在碑文问题上达成的某种妥协。但是,关于碑文内容的讨论并没有因此而终止,据《泰晤士报》记载,当时英国民众就碑文有大量的来信,主要涉及的是死者的名字如何呈现在墓碑上?是否应该在记录死者牺牲日期的同时,将死者的生日也刻在上面?以及他们在牺牲之时的实际年龄是否也要呈现在墓碑上等。

        最终,铭文以一种统一的格式被规定下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官方及私人,官方部分主要死者的所属军团、军衔、姓名、生卒年月,私人部分主要是由亲属撰写的铭文悼词构成。在形式和内容确定下来之后,注重细节的英国人关于墓碑的选材上也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即使用尽量能够永久性保存的大理石作为墓碑的主要材料。

是否在坟墓前树立十字架?

        针对坟墓前是否树立十字架这一问题,佛罗伦萨?塞西尔甚至领导了一场请愿活动。她主张,政府应该允许亲属们树立十字架作为纪念物同墓碑并立。

        与塞西尔相反,反对统一树立十字架的大有人在,很多非基督教徒阵亡者的亲属反映强烈。对此,1919年7月11日。丘吉尔在回应一些代表要求时,明确表示考虑到宗教信仰问题,不可能在每座坟墓上树立十字架,亲属有权根据死者信仰决定。

        最终,战争墓葬委员会代表维尔爵士表示,他们在每个战士的墓碑上都会设有十字架除非其亲属反对,在每一名犹太人墓碑上都设有大卫的图像。从而,可以看出政府对个人信仰的尊重。

        最后,与国内安葬死者引发的不同意见相比,对服务并牺牲海外的参战者,社会各界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

        人们普遍认为,把牺牲在海外将士的尸体长途跋涉地运回国内是不现实的。因此,把他们安葬在他们牺牲之地,并由墓葬委员会进行统一照料的方法很容易为死者亲属所接受。墓葬委员会自成立之日起,便着手对牺牲海外的参战者的安葬工作,积极与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埃及等国家达成协议,把英国在国外牺牲的将士就地统一安葬并予以照顾。到1921年4月,帝国墓葬委员会已经与法国和比利时签署了五十个扩大修建坟墓的合同,容纳大约51 000座坟墓。

        对英国当局对海外死者的安葬及照料,死者亲属普遍表示满意并心存感激。通过这种国家出面安葬国外阵亡将士的方式,省去了大量国内亲属去国外寻亲和安葬死者的麻烦,也减轻了相关出境部门的工作负担。

        总之,战后初期,英国社会为更好地安葬阵亡将士,使其灵魂得以安息,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在各方民主讨论,相互妥协的基础上,形成今日英国一战战争墓地的基本雏形,庄严而肃穆,令人想起安放此地的数以万计的灵魂以及这场20世纪初人类历史浩劫带来的创伤与悲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