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谭文瑞:年逾90仍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思考中国发展路径

澎湃新闻记者 蒋曦 实习生 唐震宇
2014-07-30 22:3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谭文瑞。  澎湃资料

        《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谭文瑞于7月29日早上5点15分在北京医院病逝,享年92岁。

        据一位与谭文瑞关系密切的人民日报老记者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称,今年年初时谭老的眼睛已有疾,出现红肿,甚至一度挡住了视线,十多天前,单位组织老同志去北戴河疗养。7月22日,谭老不慎摔了一交,当即被送往北戴河当地医院,后转回北京治疗,但最终不幸于7月29日凌晨去世。

        谭文瑞,祖籍广东新会,1922年出生于广州一个中产家庭。小城新会曾出了中国报业历史上三位重量级的人物:梁启超、吴冷西、谭文瑞。与梁、吴的鼎鼎大名相比,谭文瑞显得低调而谦逊。

        深圳《晶报》2010年刊出的一篇文章这样描述谭文瑞:他是著名报人,从事新闻工作50余年,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31年前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告台湾同胞书》,正是经他手起草的。他是著名杂文家,华君武、丁聪、朱根华等著名漫画家,是他多年的合作伙伴,他的讽刺诗,老百姓爱读,温家宝总理也爱读。    

《告台湾同胞书》的起草者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是一份建国以来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文件。

        这篇文告郑重宣布了大陆方面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和有关政策,标志着中央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发展。

        当日,时任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同一天,中美正式建交。

        在这份文告里,除了字里行间的同胞情谊,其中高瞻远瞩的内容更让人钦佩决策者与起草者的胆略与先见之明。

        “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进行学术文化体育工艺观摩。”公告里期许的很多愿望如今都已实现。

        谭文瑞正是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告台湾同胞书》的起草者。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编辑张宝林介绍,过去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往往会承担起给中央领导起草文件的责任,这个惯例始于周恩来总理亲自分管人民日报时期,包括上世纪七十年代时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正式建交时,谭文瑞和高集等同志都会被集中起来起草社论、评论,周总理会亲自批阅修改。《告台湾同胞书》也是在这种惯例的延续下,由中央领导授意撰写的。
        2008年底,时年86岁高龄的谭文瑞在受访时谦逊地推辞道,“我只是接受中央领导的指示起草一下罢了。”当时他笑称:“如果那时不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两只熊猫哪能这么快吃到台湾的竹子?”

        据谭文瑞回忆,1978年12月17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他正在钓鱼台国宾馆为邓小平访美做准备工作。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胡乔木把他找去,告诉他小平同志布置了一项任务,要在1979年元旦,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名义,发布一份《告台湾同胞书》。胡乔木要求他在三四天内起草出一个初稿。

        时年56岁的谭文瑞是人民日报国际新闻部副主任,被召去起草文件是较经常的事。

        1978年,中美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而台湾问题是中美谈判中绕不过的问题。1978年12月16日,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这是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的大背景。”谭文瑞说。文稿与中美关系有着直接关联,这兴许也是胡乔木请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谭文瑞来起草的一个主要原因。

        《告台湾同胞书》开篇第一句就是“亲爱的台湾同胞”,仿佛在与家里人商量问题的解决。“文稿特别强调和平统一是双方的共同责任,实现和平统一不仅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又寄希望于台湾当局。”谭文瑞说,这一点是重点要提及的,“总之,要让对方听得进去。”

        胡乔木也传达了邓小平的意见:在这个文件中表明我们和平统一祖国的意愿和政策,不再用“解放台湾”的口号,宣布要停止炮轰金门,提出两岸通航、通邮、通商。文件既面向台湾人民,也面对台湾当局。措辞语气委婉平易些,不用报纸社论那种文体。

        谭文瑞说,“对此,我的理解就是,既要晓之以义,也要动之以情。”

        2009年2月,在《江门日报》的一篇报道中,谭文瑞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三天之后我把写出的初稿送给胡乔木。他经过精心修改润色,12月24日让我跟他一起带着改好的稿子到小平同志家里去,当面逐字逐句给小平同志读了一遍。”

        邓小平听完后一字未改,说:“我看可以,立即打印分送政治局的同志。”

        1979年1月2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赴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谭文瑞以顾问身份随行,邓小平访美期间在一次谈话中说:“按照我们的心愿,我们完全希望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对国家,对民族比较有利。这在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应该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这种可能性将会增大。”

专注讽刺诗创作50年

        谭文瑞写讽刺诗长达半个世纪。

        他的第一首讽刺诗写于1956年,那时,他任人民日报国际新闻主编,每天编完版面后,就对国际新闻版进行点评,谭文瑞选择用讽刺诗。谭文瑞喜欢清代王士祯的《池北偶谭》,而“谭”通“谈”,又是谭文瑞的姓,“池北偶”就成了他创作讽刺诗时的笔名。

        一位人民日报的老记者对澎湃新闻回忆,上世纪50年代,漫画家华君武时任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另一名漫画家方成是人民日报编辑,三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合作推出讽刺诗配漫画,并逐渐成为人民日报的一个特色栏目。如1959年,讽刺美国种族歧视的漫画《白与黑》就是出自他们之手。

        谭文瑞曾对媒体回忆,那时候嬉笑怒骂始终针对国外的丑态恶行,并未触及国内的阴暗面,所以在1957年反右时幸免遭受劫难。

        改革开放后,他将讽刺之刃指向国内,官场贪腐、商场奸诈、文场歪风、市井俚闻、城乡新事等悉收眼底。

        对于讽刺方向的转变,有了解当时情况的人民日报老记者对澎湃新闻说:“粉碎四人帮以后,叶剑英点名派后来成为国防部长的迟浩田将军担任工作组组长,进驻人民日报。迟浩田以人民日报第一总编辑的身份,提议让谭文瑞、丁聪、华君武、方成等老同志,关注一些国内的话题,继续用讽刺诗配漫画的形式表现。”

        比如《分工》:“此人称‘公仆’,名实不相符。一家两口子,有个贤内助。丈夫当清官,倡廉又反腐;妻子开后门,专门收贿赂。分工做搭档,赃款有进路。老婆若出事,老公装糊涂。”

        再如《我是他》:“掌握官印戴乌纱,想要干啥就干啥。甘心情愿受监督,检举控告全不怕。笑骂任由他笑骂,并非廉洁胆量大。管与被管同一人,他是我来我是他。”

        谭文瑞的讽刺诗受到读者的欢迎和中央领导的肯定。胡耀邦在作协会上,谈到文艺创作要多种形式,比如毛泽东的格律诗,还有个池北偶写的打油诗。

        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吕德润看到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很喜欢池北偶的作品,便将谭文瑞2007年出版的诗配画作品集《世态万象》送给温家宝。没想到温家宝亲笔回信,信中说:“他们针砭时弊、讥弹世态的诗画,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也给时代留下鲜明的印记。他们的目光是尖锐的,爱憎是鲜明的,在喜怒笑骂中表现出对国家和世界命运的关心,体现了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

        198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时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谭文瑞约丁聪和自己合作,在海外版上继续每周发表一首讽刺诗配漫画。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直到二十一世纪初,谭文瑞用“池北偶”的笔名与丁聪、华君武、方成等漫画家合作超过五十年。

“一个改革锐气很足的人”

        曾任人民日报评论员的马立诚对澎湃新闻回忆,三年前的一天,自己在人民日报大院里碰上谭老,便上前问候,当时谭老的讽刺诗正好出了一个诗集,谭老见他知道此事非常高兴,约好过几天送他一本自己的诗集。

        两三天后,马立诚正在家中,突然听到门铃响了,开门一看,发现是谭老亲自送书来了,当时谭老已经89岁了。此事让马立诚先生非常感动。此后,两人常以各自的书互赠。

        谭老的一位老朋友告诉澎湃新闻,今年3月,湖南一家出版社将谭文瑞(池北偶)的讽刺诗出了一本全集,收录了谭老五十余年创作的大量讽刺诗,不久前刚印成,谭老亲自购买了300本,准备分赠各界友人,但不幸的是,书还没有签名送出,谭老却突然过世了。

        谭文瑞的女儿谭敏女士表示,待谭老的丧事完毕,将会找一枚谭老的闲章,印在书上,根据谭老生前开出的名单,分赠友人,以示纪念。

        谭文瑞生前关心时事。多位谭文瑞当年的同事及友人向澎湃新闻介绍:“谭老在人民日报的威望极高,但他不摆架子,热衷与晚辈探讨改革与发展。”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3月29日的一篇报道,当时已年过九十的谭文瑞阅读畅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也常看《炎黄春秋》和《南方周末》上有关社会现实的文章,“思考一下中国的发展应该是怎样的路径”。

        马立诚回忆,谭老是一个改革锐气很足的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马立诚刚进入人民日报评论部,时任总编辑的谭文瑞常常直接给马先生布置新闻评论。

        1987年五六月间,在我国大兴安岭发生了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仅我国境内的过火面积就达1800万英亩。谭文瑞交给马立诚一个任务,要写一篇评论,鼓舞参与救火的工作人员,当时已经上午十点,要求下午四点交稿。马立诚完成任务后,谭文瑞对他说:新闻评论要密切关注生活,关注改革的方向。

        谭文瑞曾对晚辈说:“党报不单是党的喉舌,还是党的耳目,首先应该反映民意,尊重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内容可读、可亲、可信。”

        人民日报海外版正是谭文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尝试报业改革时的产物。

        人民日报海外版原编辑张宝林回忆起当初与谭老的交往时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时,谭文瑞、高集(张宝林岳父)、徐林等原大公报的老报人成为海外版的骨干力量,当时组织上考虑到这些老报人都有广泛的办报经验,且文风活泼,有国际交往经验,便把这一任务交给他们。这些老报人也将人民日报海外版当作自己新闻改革的实践场所,比如在国内报界首创独立的评论版,且放在二版的主要位置,刊发一些专家学者的评论,又如创办独立的旅游版面,活跃版面内容,有针对性的吸引海内外读者。 

        1985年,谭文瑞将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创刊作为新闻改革的契机,要求编辑记者适应海外读者的习惯,放开一点,选材标题和《人民日报》有区别。面目清新的海外版果然引起了海内外读者的瞩目。

        谭文瑞说:“希望利用这个园地作些新闻改革的尝试,使我们的报纸既能有效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又能正确传递各种最新信息,发挥舆论监督的应有作用,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让读者感到可亲、可读、可信。作了一些尝试,看来还是可行的。”

        “一束玫瑰花,刺多花不大,有人喜欢它,有人讨厌它。喜欢的,献给你;讨厌的,由它骂。”这首《多刺的玫瑰》,是谭文瑞1981年出版的诗集《多刺的玫瑰》的代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