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升学宴”被批评未必值得同情

2014-08-03 20:18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在中国,“金榜题名”乃人生三大喜事之一。在过去,家族子弟如有人获此幸运,合族老小,怎么庆贺都不为过。但现在不行了。近日,四川凉山州盐源县一名小学教师为了庆贺女儿考入复旦大学,召集20多名亲属聚餐,此举遭到县纪委的严厉批评。

        这种有悖传统和常理的处分,让人难以接受,同情者不少。不过细加分析,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由家庭出面主办的中国宴席,不管是婚丧嫁娶、庆生祝寿,还是乔迁新居、升学谢师,主要意图是巩固交流亲情友情,但在一些具体情境中,又免不了成为利益交换的最好平台之一。而后者往往被涂抹上亲情友情的油彩,让一般人很难辨识。

        此外,这些年物质生活的改善,以宴席为主的庆贺内容,已经不限于上述几种。有些偏远地方,一个家庭但凡有些事情,哪怕买一台电视,改一下门面,也有人“凑份子”上门祝贺,摆上几桌。下一次轮到别的家庭,一干人等又去吃喝一番。这种没有任何必要的人情往来,给一些家庭造成很重的经济负担。

        日渐奢靡的风气,成为公众舆论进行道德讨伐的对象,但如何进行治理,其实没有统一的方法。不过应该有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普通公众的奢靡比如频繁举办各种宴席,是个人自由,他本人应当承担由此带来的道德压力(如果有的话),只要没有违背现行法律法规,则不应当受到任何惩处。

        其次,公职人员举办和参与宴席应该被严格限制。公职人员的手上,或多或少都掌握着公共利益。上文已经提到,宴席这种社交形式,在具体情境中,完全有可能存在公众和纪律部门难以掌握的利益交换,公职人员应当尽量避免举办和参与这种社交活动。

        再次,中共党员及其干部,是否举办和参与宴席,自然应该受到党内纪律的约束,

        依据这些原则,再来看这名四川盐源县的小学教师是否应当受到严厉批评。

        毋庸置疑,盐源县的这名小学教师是一名公职人员,尽管他手上的公共利益可能很少,甚至没有,但是衡量他手上掌握的公共利益,并不是因其为小学教师的身份就可以忽略不计,网开一面。法律保护的是守法者,而不是弱者。这同样适用于纪律范畴的事务。

        但是从这名小学教师宴请的对象来看,又都是亲属,或许都是七大姑八大姨之类,没有外人参与,这场20来人参与的宴席,主要是亲族内部的祝贺。在情境伦理中,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宴席方式来实现利益交换目的。

        因此,这名小学教师举办的“升学宴”,在形式上不妥当,但内容上合规。他之所以博得很多同情,盖因中国社会对人情事理的看法,往往还是实质正义重于程序正义。

        今年6月份以来,不独四川凉山,浙江、湖北、宁夏、广西的一些地县纪委都先后出台了严禁党员干部违规举办升学宴和谢师宴的规定,而因此被“抓”的,媒体报道只有四川盐源一例,作为一种强大的民间传统,难道只此一例吗?没有人这么天真。

        比如一些地方的纪委依据中央“八项规定”,进一步具体规定了婚宴只能办多少桌酒席,有的地方官员作出变通,化整为零,一周办一次,办上一个月,该请的客还是请了,该赴宴的还是赴宴了。表面上严厉的措施,因此被消解于无形。

        不可否认,“八项规定”的实施,使公职人员中公开的大吃大喝风气大为敛迹。但治理一种普遍违规违纪的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表象之下的违规违纪仍在潜滋暗长,目前正处于治标向治本转换的关键时期,治本之策应当尽快出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