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980年代,里尔克稍显病态、沉思的诗歌让中国诗人着迷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4-08-11 17:29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里尔克是20世纪最具世界性影响的德语诗人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曾重现了一次里尔克之风。他的诗歌“提供了一种诗歌精神上的范式,隐秘地满足了中国诗人对诗歌的现代性渴望”。而他自身经历的起伏也深深吸引了一批中国诗人。

萧开愚(左)与曹元勇对谈里尔克对中国诗人的影响。  澎湃新闻 罗昕 图        

        德语诗人勒内·玛利亚·里尔克(Railler Maria Rilke)的中文版诗选多达数十种,早已为国人所熟知。8月9日,诗人萧开愚、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做客里尔克首部中文引进版传记《里尔克:一位诗人》的分享会,聊起里尔克及其引发的中国诗人的反应。“为什么1980年代某个时刻某个瞬间的部分中国青年诗人喜欢里尔克?”萧开愚回忆起自己诗歌创作的最初年代,“他和当时我们中部分人的心境,一拍即合。”

        萧开愚从1986年开始诗歌写作,在1980年代末与诗人张曙光、孙文波共同创办了民间诗刊《九十年代》、《反对》,他被认为是最早提出“中年写作”诗观的人。这一概念不仅在中国当代诗坛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也在文学史范畴持续被讨论和发酵。本次分享会另一位嘉宾曹元勇曾翻译过里尔克的小说《马尔特手记》,并请萧开愚作了序,而在自序中,曹元勇说:“诗人萧开愚是我所知道的读过德语版里尔克的大量作品的中国人。这些年他大部分时间逗留在欧洲,对里尔克的感悟至深。”但萧开愚之所以适合谈论里尔克,并不仅在于熟悉,而是他“短暂着迷过里尔克的诗”,之后又能抽离出来,以一种更加审慎的态度重新理解里尔克,这带给读者以信任感。

诗人勒内·玛利亚·里尔克(Railler Maria Rilke)

        里尔克是20世纪最具世界性影响的德语诗人之一 ,对他的理解也就间接地参与了中国新诗的某部分进程。在其漂泊漫游的一生中,他与欧洲众多作家、诗人、艺术家以及贵族女性交往密切,包括雕塑家罗丹、诗人瓦雷里、女作家莎乐美等。从诗歌、小说、艺术随笔到书信日记,里尔克留下的文字浩渺无边。他的经历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而他的诗与文字却有一股特别的魔力,尤受年轻的中国诗人喜爱。

        尽管西方现代派诗人,如波德莱尔、叶芝、艾略特和奥登等都曾对中国诗人产生多多少少的影响,但在青年诗人的发轫阶段都还不足以和里尔克相提并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曾于《汉语中的里尔克》中说:“艾略特对中国诗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某些被判定是与现代诗歌有关的写作技巧和艺术观念上,奥登的影响差不多完全限囿于修辞领域,只有里尔克的影响超出了上述领域,对中国诗人的人格风貌和精神态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里尔克在这里提供的是一种诗歌精神上的范式,隐秘地满足了中国诗人对诗歌的现代性渴望。”今年3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里尔克与中国当代诗歌”沙龙上,诗人西川认为,里尔克曾经为中国诗人提供了另外一种写作的可能性,“里尔克在诗歌里面出现的不是那种大声叫嚷的‘浪漫主义’,而是一种稍微倾向于病态的、沉思的、多思的东西。在我二三十岁的时候(编者注:西川生于1963年),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伟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和我以前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在这个意义上,我当时就觉得里尔克是个非常重要的诗人。至少他给我们这一代提供了另外一种写作的可能性。”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界已对里尔克有所关注。1922年,《小说月报》第13卷第8号的《战后文艺新潮》就提到了里尔克,然而介绍不过寥寥几笔。随后,余祥森评析德国象征派文学时介绍里尔克是象征派代表作家之一,对其风格与价值评价却有失误:“他的诗极其温籍绮丽,他早年的作品比晚年的还佳些。”更甚者,无明转译日本学者生田春月的《现代德奥两国的文学》时,还把里尔克误为女诗人。由此可见,那时中国文坛对里尔克虽有好奇之心,却了解有限。

        直到1930年代,梁宗岱致信徐志摩时论及里尔克,阐发其“观察与等待”的观念,随后又有冯至影响至深的诸多译介,里尔克与中国新诗渐渐结下不解之缘。“冯至是里尔克作品的出色译者,尽管数量很少。”萧开愚说。在许多中国诗人看来,冯至不仅是里尔克的诗歌的简明译者,更是知音与隔空的师徒。冯至在德国留学时差点以里尔克作为其博士论文选题,也曾无数次坦言里尔克是自己诗歌创作与人生的导师。1940年代,冯至内化了里尔克的创作精髓,所作《十四行诗》抵达当时中国新诗的艺术巅峰。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又重现了一次里尔克之风。在那个充满诉求与冲动的时代,里尔克和他的诗吸引了又一群中国诗人。彼时出版复苏,不少西方文学得以翻译。“在青年里尔克生活的城市布拉格,卡夫卡故居就像城隍庙一般拥挤,却没人知道里尔克的遗踪。”然而,里尔克的影响力在中国得以“例外”。萧开愚说,“1980年代翻译的不止里尔克的作品,但他的独立的艺术努力帮助中国诗人形成纯粹文学和纯诗这些流行观念。”这些超越性观念,部分出自当时一些中国诗人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的局限认识与里尔克产生的“共鸣”。在萧开愚看来,中国人生来世故,然而勇敢的诗人会从一开始就想超越政治和经济社会的现实,希望成为心灵真实的独立艺术家。“他们在里尔克的选择中看到熟悉的选择。”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里尔克,一生从未停止努力走上即将崩溃的贵族社会的金字塔塔尖,无论经济给养还是文学造诣。正是这并不现实却十分执着的选择令许多中国诗人大受鼓舞。“纯粹诗歌与艺术的道路很狭窄,很难真正成功。里尔克和当时部分中国诗人的心情,一拍即合。”

        除了文学追求上的“志同道合”,里尔克自身经历的起伏也深深吸引了一批中国诗人。里尔克一生的足迹,可以形容为寻找与确定。21岁决意以文学为生,他便离开家乡布拉格,从此不喜安定,踏上无数远行的旅程。其中的辛酸与孤独,很多人难以想象。“然而,尽管艰险,里尔克总能在意志和思想上得到贵人启发,绝处逢生。” 萧开愚举例,从精神上的知己莎乐美的指点到罗丹、列夫·托尔斯泰和瓦雷里等巨匠的具体启发,里尔克总能在濒死的时刻得到救援,从而“死去一个死,而活一个活”——新的自我或写作路径在过去的废墟上得以诞生。“青春期的里尔克的东西是陈套庸俗的,他需要并且听懂了别人的提醒。三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能够找到自己诗歌的主题、声音、语言,以及最重要的,辨认和确定的技巧。”萧开愚说,“当时我们处在写作的地狱阶段,年轻而冒失,自然地希望这种幸运能够降临我们每个人。” 

【附】

豹 

  ——在巴黎植物园

里尔克/文 冯至/译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注:此诗发表于1903年,为里尔克早期作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