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奥巴马对伊拉克“心不在焉”,中国需关注库尔德地区变化

肖河/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者
2014-08-13 07:16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当地时间2014年8月10日,库尔德武装向“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发动反攻,重新夺回库尔德自治区首府两个被占城镇。

        在去玛莎葡萄园享受为期两周的假期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终于决定为美军空袭“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打开绿灯,以阻止其兵锋继续向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前进。然而,正如奥巴马不会为伊拉克的局势而放弃休假一样,被称为奥巴马主义的一整套外交原则和政策也不可能因为此次的空袭授权而发生变化。

美国无意掺合伊拉克内部教派斗争

        首先,我们应当理解奥巴马此次到底做出了什么样的决定。对于这位将伊拉克战争称为“错误的战争”的总统而言,对于ISIS在伊拉克的扩张漠然处之并不需要承担多大的政治风险,相反,允许美军进行空袭反倒有“政策反复”、“承认错误”、“默认撤军为时过早”的风险。因此,奥巴马多次强调,这一行动不是为了阻止ISIS在伊拉克地区的扩张,而是确保其不再向埃尔比勒进军,另外则要同时保证正在向欣雅山上的雅兹迪难民运输救援物资的美国飞机不受ISIS的攻击和威胁,因此只要ISIS不再继续挑战美国的有限目标,那么此次行动就会如奥巴马所承诺的那样,在任务范围和持续时间上都非常有限。

        奥巴马直接说出了促使其做出这项决定的两点原因,而这两者在地位上还是完全不对等的:第一也是最重要的目标,是要保护在埃尔比勒的美国军事和外交人员,这在美国政治中绝对属于奥巴马不能忽视的“核心利益”;但是对于雅兹迪人的人道主义救援,则多少有些碰巧与顺便的意思了,要知道奥巴马虽然属于民主党左派,但是在不久前接受《纽约客》采访的时候他就表示过,在诸如费卢杰这样的逊尼派城,由于存在着严重的教派分裂现象,因此不是任何暴行都涉及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同理也就不一定是对美国的威胁,也不需要美国来加以应对。

        因此,这两点分量不同的原因实际上还有一个没有明言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涉及非阿拉伯或是非伊斯兰族裔,同时又都发生在阿拉伯—库尔德分裂带上,这些族群和这一地区向来就对美国态度最为友好,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之多的美国人待在埃尔比勒。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奥巴马对于伊拉克内部教派斗争的“审美疲劳”并未有丝毫改变,美国扶植库尔德人和其它少数族裔的政策也没有发生变化,假如ISIS继续向南而非向北发动攻势,奥巴马的伊拉克政策可能就会再度回归“事不关己”的状态。

恐怖主义源头在当地,只靠美军没用

        其次,我们还应当理解奥巴马的伊拉克政策到底是什么。目前很多批评者认为奥巴马的国安团队在伊拉克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是对于保持在伊拉克的驻军并不积极,因此没能与马利基政府达成新的驻军协定,只得在小布什政府的条约到期后按计划撤出;第二是没有将叙利亚和伊拉克政策关联起来,没有在两国同时对ISIS展开有效的打击和遏制。但是这两种批评都未必能站得住脚。

        在伊拉克驻军问题上,奥巴马的国安团队在第一任期内其实并未准备全部撤出驻伊美军,而是计划留下5000人左右的部队来协助伊拉克安全部队进行反恐行动,尤其是给予后者空中支援。但是历届美国政府在驻军问题上的底线就是,海外的美军必须享有在法律上的豁免权,而奥巴马政府更是特别要求这一豁免权必须以条约的形式由伊拉克国会予以承认。然而,尽管马利基代表的是在国会占多数的什叶派,但是这一派议员却是反美势力的中流砥柱,而逊尼派上层尽管愿意美国继续驻扎,但是却无法说服基层选民,因此热心促成美伊达成驻军协定的库尔德人也就孤掌难鸣。最终,奥巴马政府拒绝了马利基用行政命令保证美军豁免权的提案,从伊拉克撤出了全部的部队。

        在当时,就连目前猛烈攻击奥巴马政府的麦凯恩也赞同这一做法,这是因为美国军队的法律地位可以说是美国的一项“原则问题”。实际上,奥巴马对于马利基政府甚至伊拉克国民本身都是非常失望的,他表示如果伊拉克国内的分裂继续延续下去、其政治家和国民的反美态度不能得到改变,那么在伊拉克保持驻军将会带来更多的麻烦,而不是解决它们。因此,奥巴马目前的基本立场就是从不后悔从伊拉克撤军的决定。

        至于没有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采取综合措施打击ISIS,奥巴马目前的立场已经相当清楚,那就是ISIS从本质上来说其源头在于当地,并不是靠着美国的军事打击就能加以解决的。正如奥巴马表示授权空袭并不是为了遏制ISIS的扩张,他还反复表示只有团结的伊拉克政府、统一高效的伊拉克安全部队才能击败来自ISIS的威胁,而美国做不到这一点。

        就在授权进行空袭的同时,奥巴马还继续表示暂时不会考虑加强对伊拉克政府的军事援助,而其基本底线就美国的伊拉克政府是建立在伊拉克政府自身的国内政策和对美政策之上。目前,奥巴马明言对伊的军事援助必须是在伊拉克产生新的政府之后,而后者自从今年4月起就由于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之间严重分裂而迟迟无法在大选之后产生出新的议长和总理,只能由各方都不满意的马利基继续履行总理职务。奥巴马所提出的这一前提条件明显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达成,而如果按照正常程序,在11月底之前都不可能产生任何新的成果,而这也凸显出现任美国总统其实根本无意改变现有的伊拉克政策。

奥巴马国内压力处于正常范围

        最后,我们应当明白,奥巴马的伊拉克政策在美国国内是具有很深厚的政治基础的,并不存在迫使奥巴马改变固有政策的环境。尽管共和党内的主流派一直在批评奥巴马政府的消极战略、尤其是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政策削弱了美国的影响力,但是其中很多人很可能只是为了攻击奥巴马而做出这样一幅姿态。因为按照最新的民调,只有39%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有责任干预伊拉克,同时还有6成的人认为美国不应当介入叙利亚局势,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的“消极政策”在美国一般选民之中获得的支持仍然大幅多于批评。甚至准备在2016年争取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兰德•保罗在接受CNN采访时都表示,伊拉克之所以成为圣战者的天堂是因为美国干预过度而不是不足,美国不可能派兵到所有存在极端主义分子的国家。虽然前副总统切尼赶紧将党内同志保罗贴上了“孤立主义者”的标签,而且在表面上后者的观点也确实是共和党内的少数,但是事实上两党的国会议员们都注意到了选民们的态度,即使是共和党人也不可能是在真心推动奥巴马改弦更张。

        同时,奥巴马政府还在为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积极“设置”障碍:目前美国总统命令美军在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权力还来自于小布什政府在2002年获得国会授权,而在上月奥巴马政府还在敦促国会撤销这一授权,这一提案一旦获得通过,那么奥巴马政府想要在伊拉克政策上采取拖延政策也将更为容易。

        另外,主持国会情报委员会的民主党参议员费因斯泰恩还表示,由于在伊拉克缺少足够的地面情报,并且在现阶段也不可能具备可靠地地面情报来源,因此美国情报部门和奥巴马政府也确实不可能准确地预判伊拉克的局势,而在缺少地面情报的情况下空中打击行动的效果也将非常值得怀疑。这种说法既是开脱,也是暗示,其意味着情报界和军事部门可能也并不愿意在非库尔德人的地区采取空袭之类的行动。一言以蔽之,从美国国内政治的视角来看,奥巴马目前所受到的攻击都属于“正常范围”之内,单在伊拉克问题上他还没有承受到多少政治压力。

        在数月前,奥巴马任命的驻叙利亚大使罗伯特•福特公开宣布将要辞职并且表示政府的叙利亚政策只会使得“癌症恶化”,批评奥巴马的国家安全团队没有给予温和反对派足够的支持。然而,这一辞职本身却也显示积极干预派在奥巴马政府内过得也并不如意。事实上,奥巴马很可能并不介意在伊拉克将对叙利亚的做法如法炮制。虽然奥巴马口口声声表明希望新的伊拉克政府能够通过包容性的政策将逊尼派和少数族裔从极端主义分子那里吸引过来,但是在什叶派整体反美的情况下,美国也根本没有推动这一进程的动力,对于他们来说,将“基础更好”的库尔德人地区从混乱的伊拉克“分离”出来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

中国需注意库尔德地区态势

        对于中国而言,可能需要做好面对美国继续在伊拉克“撒手不管”的准备,尤其是美国很可能对在伊拉克中南部地区发生的冲突采取“放任自流”的做法,而这也将为在伊拉克拥有不少合同和财产的中国企业提出新的难题。中国也需要思考和熟悉如何在美国不再提供安全方面的实际和“心理”保障之后在伊拉克地区开展经济业务。

        另一方面,在美国已经明确表示不会对马利基政府给予军事援助之后,伊拉克政府也肯定会加大从其它国家获取军事装备的努力,而中国也必定是其目标之一。然而这种武器装备采购在交付和对方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商业和政治上的风险,例如存在着被政府军遗弃给极端主义分子的可能性,而这都需要预做准备。

        最后,考虑到伊拉克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景和在现实中会遇到的诸多困难,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库尔德地区在美军的特殊“关照”下可能会呈现出更加独立的态势,中国政府和企业也应当充分适应和利用这一变化,以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