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巴特勒的经历再次证明,业余写作也能写成大作家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2014-08-14 13:2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8月12日,美国作家巴特勒来到上海国际文学周。熟悉美国文学的人对巴特勒不会陌生,他已出版十六部长篇小说和六部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奇山飘香》荣获得1993年普利策小说奖。去年,他还获得菲茨杰拉德美国文学杰出成就奖。

2014年8月13日,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罗伯特·奥伦·巴特勒正在书展现场为书迷签名。 澎湃新闻 高剑平 图

        这是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罗伯特·奥伦·巴特勒(Robert Olen Butler,1945—)第二次来中国,第一次来上海。今年已69岁的巴特勒一身黑色休闲装,不时以表情和动作搞怪,引来哄堂大笑。巴特勒说:“就算我是全世界唯一的幸存者,我还是会写小说。”8月13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近这位热爱写作的“顽童”,听他讲述他与写作的故事。

        热爱美国文学的人对巴特勒并不陌生。迄今,他已出版十六部长篇小说、六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文学创作演讲集《从你做梦的地方开始》,作品已被翻译成21种语言出版。除1993年短篇小说集《奇山飘香》(A Good Scent from a Strange Mountain)荣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去年他还获得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美国文学杰出成就奖。目前,巴特勒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写作。

        巴特勒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格兰尼特市。1969年,他应征入伍参加越南战争,开始在情报部门做监听。一年的强化语言训练令他迅速掌握越语,也渐渐融入越南的生活。“越战的经历首先给了我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感知。”

        1972年,巴特勒退役。此后有着极其丰富的生活经历:钢厂工人、出租车司机、高中代课老师、报刊编辑……尽管从来没有完整的时间投入写作,巴特勒还是投入其中难以自拔,“纯粹的写作让你了解这个世界”。他坦言自己写过不少糟糕的作品,但这不使他感觉受打击。他出版的第一部小说、越战三部曲之一《伊甸园后街》曾被21个出版商退稿。他却十分乐观:“写作从来不是我的全职,这也保证了我从不为出版而写作,保证我的写作非常快乐。”

        1975年,越战结束。大批越南人跟随美国军队移民到美国。巴特勒和不少来自越南的移民成为真挚的朋友,他们的喜怒哀乐牵动着巴特勒敏感的神经,唤起了自己在越南时竟未察觉的埋在心底的感受。他对战争之后越南人生活的关注远远超过战争本身。

        1992 年,巴特勒以越战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奇山飘香》出版,翌年荣获普利策小说奖。评委会称赞他“用全新的视角,通过个体在两种文化冲突对抗中的挣扎来体现越南和美国的文化差异,将越战文学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在收入小说集的17个故事中,巴特勒用第一人称叙述,融合越南民间传说、残酷难忘的战争记忆、美国流行文化和家庭冲突,讲述了越战之后移居美国的越南人的生活百态。“其实,小说大部分故事源于我的想像。”这本小说集的第一篇故事,写于巴特勒告别越战的十八年后,故事中的人物心理描摹丝丝入扣:一对越南夫妇对未来美国身份的彷徨与迷茫、一位女子对死去情敌爱恨交加的矛盾、一位孕妇对前任越南男友的割舍不下……

        曾有人就《奇山飘香》中的越南移民问巴特勒,作家应在世界政治立场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他说:“一份政治立场非常鲜明的作品只能打动原本就认同这一立场的人,根本不能改变什么。唯一能改变的是深入人内心的、触及人类共通的东西。打动人心的才有政治威力。” 

        很多人都说巴特勒在世界文学中非常胆大,文学内容及形式皆有创新。在8月12日的讲座上,他介绍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身首异处》,说的是被斩首的人在脑袋离开身体后短短一分半钟里的意识,这篇小说集里的每篇文章都是240个单词,因为,据说人在激动状况下“每分钟能说160个单词”,一分半钟,刚好说240个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