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晓明专栏:又在崇明砍大树了!

王晓明
2014-08-13 16:40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昨天,沿着崇明岛上最漂亮的北沿公路一路西行,两边的田野上骄阳似火,夹路的高树却搭起近乎深绿的长廊,只在疏密变换的枝叶间,漏下星星点点的阳光,正是午饭刚过的时候,人车稀少,穿行在这样的蝉鸣声声的树荫中,不禁感慨:普罗旺斯的乡间林荫道,也不过如此啊!

        驶入原红星农场的地界不久,忽然发现,道路右边的高树不见了,赶紧停车四望,场面触目惊心:成排的大树,都是十几米高、直径四五十公分的,每一棵都被锯成几段,一堆一堆地沿路垒放,路的左面,也有许多高树被放倒了,更多的虽还站着,树干上却都划了白线,等待电锯的切入。锯树的工人说:“砍树?这个路要加宽、垫高啊…… 这些树干啊?运去江北,打成粉末,做板子……”

        七年前,也是在这条北沿公路上,我目睹过同样的事情:路面加宽,把好几里长的夹路的高树全部砍倒,换种上干枝疏细的小树,陪侍在白晃晃的水泥路边,完全不成个样子。我当时写了文章批评,因此引来当地政府的电话“沟通”。没想到,七年以后,“生态保护”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中央和上海市政府也多次强调了崇明岛的生态环境的珍贵,我居然在同一条路上,再次看到对大树的公然砍伐!

        崇明是长江入海口泥沙淤成的岛屿,一无坡山,二无河湖,自然地貌本来是无足观的。全靠了1950-70年代的农场式围垦,两代人开渠挖河,植树培田,才造成今天这样沟渠纵横、稻田连绵、大路两边高树夹道、浓荫蔽日的景象。再加上交通不便,在1980年代再度兴起的城市化狂潮中幸免于难,崇明才在周边各处皆困苦于水泥森林和空气污染的情形下脱颖而出,以生态的鲜绿和居民的长寿引来各方关注,连联合国的官员都来凑热闹。

        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和文化原因,这岛上也和其他地方一样,常有人不知道什么是崇明最珍贵的东西,也不明白崇明人最需要的长远利益在哪里。比如类似北沿公路沿途的这些大树,它们可是崇明岛之所以今天引人称道的一大原因,也是支撑岛上现有的生态系统的一大基础。要是把岛上的大树,哪怕只砍掉三分之一,崇明会是什么模样?一个只有细细的小树、夏天阳光逼人、冬季寒风扑面的地方,谁愿意多瞧一眼?!

        令人痛心的是,这十几年,即如我这样一个每年最多来岛上七八次的人,也屡屡发现这里那里的大树的成排的消失,崇明中部那全岛唯一可被称为“森林”的林区的日渐缩小,以及围着它不断冒出来的各式度假村和住宅楼的猖狂气势,就像是成群的不肖子孙,围着前人辛苦留下的一小块宝地,呼哧呼哧地拱啊刨啊,其他一切都不顾了。

        纵贯全岛的陈海公路边,竖着写有“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大字的宣传牌,一般官民的嘴里,现在也都开始流利地滚动这些词汇。但与此同时,大树还是继续砍,水泥路还是继续铺,大片的农田还是继续租给外乡人种西瓜,搞得地力更加贫瘠、毒土越来越多,一些对生态环境破坏更大的开发项目,也变化了名目——有些就是打着“生态”、“绿色”的旗号,在岛上继续圈地、大兴土木……

        当然不只是崇明。在上海市区,在全国的大多数地方,都有类似这样、或者比这更严重的状况。在政府独大的社会里,“生态”、“可持续”之类的词句能在官方文告中流行起来,当然是一个进步:我们终于明白了人类社会现在是遇到了怎样的危机。但这只是一个起步点,生态危机正在全球加速度扩大,它在中国的扩大速度,更远比在那些“发达”地区更为迅疾,如果中国的官民各界不能各尽其责,尽快地填实“生态”、“绿色”和“可持续”概念的确切内容,将其具体化为从“国”到“家”各个层面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责任,而是继续目前这样说一套做一套、治理效应明显落后于危机扩散的状况,那就用不了几十年,中国人的整体生存状况,一定陷入严重不堪、更难挽回的地步。

        回到北沿公路。同行的朋友站在锯断的树干前扼腕不已:“为什么不把这些树移栽到别处,等路修好了再搬回来?……真是愚蠢,为了眼前的几个小钱,就把长远盈利的条件给砍掉了!”我的推测却比他歹毒:他们何尝不知道应该这么做?可长远盈利是大家的,这几个小钱却是我可以捞进的,当然砍树啦!

        怎么办?有一个办法能制止他们:政府细密地统计全岛现有的全部大树,不光是道路沿线的,还有废弃的厂区和宿舍里的,各式机关、企业和学校辖地内的,甚至村民家院里的,都一一标号,确划责任人,定期检查,枝繁叶茂者奖,枯病憔悴者罚,哪里少了一棵,惟那责任者是问!

        当然,这只是法家式的守成之法,情况严重时可用,毕竟偏于消极。政府更应该做的,是从经济政策、学校教育、行政考评等各个方面,促成综合的、更具有长远动能的生态建设趋势。

        不说其中那些较费笔墨的部分了,只举一件政府即刻可行的事:组织大规模的植树,扭转目前这种光吃前人老本、不为后代谋福的败家子状况。但这树要种得好,必须明确两条原则:一,这是非盈利的事,种树不是投资,不像种稻米,长得差不多了就割下来卖,这些树是为了改善居民——包括鸟类和其他生物——的长期生活环境,为了创造健康的生态系统——包括其美丽景观——而种的;二,惟其如此,这是长期的事,政府应该以耐心和韧性负责到底,必要时不妨专门立法,来保证稳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无论在象征还是实事的意义上,大树都是今日崇明立岛之一大本,崇明人和上海人,不至于连这个本都保不住吧!              

2014年8月 崇明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