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八届抗战青年会:避免过度引用,做好学术史梳理

澎湃新闻记者 钟源
2021-05-13 10:2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5月7-8日,第八届抗日战争史青年学者研讨会(下文简称“抗战青年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院校的36位青年学者与会。为期两天的会议内容多、容量大,参会青年学者充分良性互动,收获颇丰。

会议合影

抗战青年会始于2013年,现已成为抗日战争研究领域的“品牌”会议,其“论文就是一切、讨论就是一切”的宗旨以及“彻底讨论”的方式经常被其他学术会议所借鉴。

本次抗战青年会共收到208篇投稿论文,由20位专家匿名评审出36篇论文参会。入选论文分为8个专题,每场讨论4-5篇论文。会议不设论文宣读时间,直接进入评议,每场先由该组论文作者评议同组其他文章,再请两位专家进行评议,然后进入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学者皆可发言,最后论文作者进行答辩解疑。

会议特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徐勇教授、黄道炫教授、臧运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皓教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金以林研究员、张俊义研究员、卞修跃编审、罗敏研究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江沛教授、贺江枫副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里峰教授、历史学院李恭忠教授,山西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胡英泽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张侃教授、刘诗古助理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付海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编审柴英,《中共党史研究》副编审吴志军等多位学者、编辑,与抗战史研究青年学者展开对话。

在自由讨论中,前辈学者给出很多中肯点评和建议。高士华研究员指出,有些文章表面上看有新意,但如果仔细看每个字、每句话,是禁不住推敲的。文章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才能“站得住”。此外,除了中文和日文之外,他希望看到更多语种如俄文、法文、意大利文资料的发掘利用。胡英泽教授认为,不少论文都是“大题小作”,研究的领域不等于“问题意识”,要做详细的学术史梳理,找准自己研究的定位。他还指出有些论文结构缺乏细腻的层次感,没有把材料打碎然后“再结构化”的过程,被材料牵着走。

会议现场

在正式会议之余,主办方特别安排一个半小时的自由座谈,前辈学者和青年学者一同分享研究经验,交流研究心得。

金以林研究员指出,在抗战史研究中,中共抗日根据地的故事讲得还不够充分深入。抗日根据地可以做得极其丰富,比如弹药武器、医生护士的培养、伤员的救治、残疾军人的抚恤等,这些研究还远远不够。另外,他认为现在的年轻学者用材料都没问题,但是还需要“跳出来”,注意应然与实然,认识到很多“应该”的问题在历史现实中是“不能”实现的。

王奇生教授指出,从这两届青年会的文章来看,资料丰富已经是“起步价”了,青年学者的语言能力也越来越好,不少文章有两种语言甚至三种语言的资料运用。但是宏观性的文章偏少,题目越写越小,太过追求“滴水不漏”。他认为这种倾向不应该单方面“苛责”青年学者,也跟会议、刊物导向相关。文章“写大了”难免有漏洞,刊物发表追求严谨,所以只能“越写越小”,学术研讨会也讨论不起来,很难形成真正的学术交锋。要扭转这种情况,王奇生建议,以后开会可以不要求提交一篇完整论文,只提交提纲,会议上多交流视角和问题意识,形成更多学术对话。

此外,王奇生教授还特别分享了他的写作经验。首先,文字要出声朗读,感受其韵律和节奏;其次,不要写西式的长句子,当语句不通顺时,试着划一划句子的主谓宾,如果划不出来,很可能有语病;再次,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当掌握70-80%资料的时候,就可以动笔写了,写作过程中不断条理化、逻辑化,学术观点与文字表述,也在反复修改过程不断提炼和完善。

交流会现场

李里峰教授从论文写作的角度指出青年学者的几个问题。第一,在一篇文章中想解决的太多,导致主题分散,每个问题都说不透。每篇文章的中心都应该是单一的,主题应该是聚焦的。第二,有些档案资料中所用的概念、观点,直接拿过来作为文章的概念和观点使用。这些概念和观点反应史料生产者的主观判断以及情感,史料有其生产过程,要批判性地解读和运用。第三,有的论文没有时间感和空间感。勒高夫说“史学是时间的科学”,一定要把时间维度上的差异性凸显出来,抗战前期、中期、后期的情形不可能都一样,不同空间地域肯定也有差异性。现在的文章看起来资料特别丰富,但是读不出质感和张力,比如写制度就光涉及制度,看不见制度中的人,这不是历史的问题,而是写作者的问题。第四,有的论文主标题、章节标题以及摘要不够准确、凝练,而且文章中太多不加剪裁的直接引用,这说明这些材料还没有变成作者“自己的东西”。文章写好后应该反复诵读、修改,以每句话都做到“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来要求自己。

李恭忠教授指出,本次抗战青年会一些论文的完成度还不够。原来老先生们的文章都是手写的,都是先想好,然后一气呵成。他们是真正在“写东西”,而不是“拼材料”。自从电脑普及,很多材料可以直接复制,但那跟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感觉不一样,在逐个打字的时候,需要筛选关键材料,并且把材料跟自己的语言相匹配协调。他建议,不管是学位论文还是会议论文,文章都需要“化妆”,不能“素颜出镜”。拿出去的论文一定要是一个成型的作品,打印出来多看几遍,至少保证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这不仅是学术能力问题,更是态度问题。另外,李恭忠认为一些论文比较“平”,在具体的研究中没有“提”起来,这跟学术史的梳理不足有关。好的学术史梳理,能把自己的研究之“树”置于一片森林之中,找到合适的位置,也有利于研究者在海量的资料中抓住好题材,消化好材料。

付海晏教授认为,多读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的文章,学习他们如何解读史料、提炼观点,对于青年学者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像《哈佛东亚研究手册》这种资料应该多多学习,怎么找切入点、安排文章结构,如何推导出结论等,都可以从中找到解答。

 

    责任编辑:韩少华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