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青奥会开幕式解说张斌:巴赫自拍的桥段也出乎我的意料

澎湃新闻记者 马作宇
2014-08-18 08:06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从伦敦奥运开幕式到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再到南京,每次解说我都会重复一句话,‘希望这届青奥会能让运动荣耀,让人性闪光。’这句话也是我在解说的最后时刻加进去的。”

        

        北京时间8月16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昨晚在南京隆重开幕。央视主持人张斌再次作为现场解说亲历其中,事实上关于这场只有90分钟的开幕式,张斌和他的团队从世界杯一结束就已经开始准备。

        尽管先后担当了伦敦奥运会以及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解说,但当奥运重新回到中国时,张斌依然难以抑制他的激动。总以沉稳主持风格示人的他对澎湃新闻说(www.thepaper.cn),希望通过自己的解说,不只是传递信息,解读画面,更希望将自己现场触动、自己的情感分享给大家。也正因如此,张斌本有机会提前了解青奥会圣火点燃方式,却最终自己放弃了。

        “如果10分是满分,我给我自己昨天的表现打7分。”张斌最后说。

        澎湃新闻:开幕式进行时南京天降大雨,但是导演陈维亚表示就算下刀子也要演。应对这种天气有临时启动什么预案吗?

        张斌:根据开幕式的预案,因为大雨,有些表演难度是降低了的。比如说现场五大洲的舞者们本来要踩着高跷在会场上表演,为了避免受伤,就把高跷取消了,大家以欢快的脚步进入现场。幸运的是在表演“筑梦之塔”时基本上算是和风细雨。
        澎湃新闻:这次青奥会提倡节俭。有媒体报道称本次开幕式的预算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预算的十分之一。在开幕式中体现在哪?
        张斌:在这次开幕式上,导演团队其实一直强调在“限制中如何出精彩”。就如最精彩的“筑梦之塔”的表演,体育场南北方向其实是很开阔的一个空间可以展现,但是那样调用的设备和成本投入就太大了。导演最终只选择了用一个大吊车臂来完成整个演出。除了在资金投入上有所限制,时间也受到了限制。
       
开幕式上最震撼的节目“筑梦之塔”出于节约开支的考虑,最终决定启用大吊臂。


        澎湃新闻:点火仪式一直都是整个开幕式最令人期待的部分,您有提前了解今年的点火仪式,以便于您的解说吗?
        张斌:今年的青奥会和伦敦还有索契不同,伦敦奥运会只有到最后一刻解说员才能拿到点火仪式的一些参考材料,因为他们想把秘密保持到最后。

        今年的青奥会,我是有机会在他们排练的时候去现场先了解的,但是我没有去。我想保持一种新鲜感。如果你看了,可能在开幕式上就只能简单复述你的印象了。但是我不希望提前知道整个点火的方式。同时,我也希望在开幕式上表达的是点火仪式第一次映入我脑海里的感受。

        当陈若琳点燃火焰,五环打开的瞬间,我觉得奥林匹克重回中国大地,或者说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这还是很感染我的。

        澎湃新闻:您是如何评价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和年轻运动员们一起自拍的场景?听说这个自拍的小小构思是巴赫在15日下午才提出来的。为此,临近开幕式开始前这个细节才最终敲定。
        张斌:我觉得这是奥林匹克非常重要的一个时刻。在早前几次彩排中这个桥段是没有的,即便现场看到巴赫主席的发言稿,我也以为只是他本人拿出手机,结果现场出现一群年轻人和他一起自拍,这些都是出乎我意料的。这是一个60岁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和一群年轻人一起用社交媒体传报奥林匹克。这能让人感觉到国际奥委会是多么努力地让年轻人认可。

        澎湃新闻:这次开幕式中还有哪些元素与以往的开幕式不同?

        张斌:这次现场转播使用了虚拟影像技术,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看到星空、看到五色音符,而现场观众只能从大屏幕中看到。我觉得这是中国的电视工作者和现场的主创团队完成了奥林匹克电视转播当中虚拟影像的第一次使用。

        澎湃新闻:在这次青奥会的解说过程中,您有即兴发挥吗?

        张斌:其实对于这次青奥会的开幕式而言,即兴发挥的空间不大。不像伦敦奥运会和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它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空间去表达,这次开幕式的时间相对短,表演时间不到50分钟。

        但是我还是说了很多被现场真正触动后的情绪表达,这些不是故意设计的。其实我个人认为,对于开幕式的解说,不能造作,不能矫情,在现场一定要有真实的感受。某些情愫以及对现场的理解能恰当地表达出来,这才是一种幸福。

        从伦敦到索契再到南京,每次解说我都会重复一句话,“希望这届奥运会能让运动荣耀,让人性闪光。”这句话也是我在解说的最后时刻加进去的。因为我觉得奥运会的价值之于我的经历就是“运动荣耀”,因为奥林匹克不光是追求成绩,还要让人性展现出价值和闪光点。

       澎湃新闻: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青奥会开幕式的解说的?
        张斌:我们从世界杯以后就开始准备了。其实也不光是我一个人在准备。我们有一个团队,他们很早就在跟陈导的团队进行交流。他们早在七月底就到南京来观看了这次开幕式的前期彩排。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眼光在观察和记录。然后把一些有意义和闪光的东西分享给我们。其实我们的表达不仅是我们的所思所想,还是整个团队努力的结果。
        澎湃新闻:在您看来,解说大型赛事的开幕式和解说比赛有什么区别呢?
        张斌:对于解说员,开幕式是可以充分准备的,但是比赛是瞬息变化的。而且开幕式,尤其在中国举行的开幕式,你还是得饱含情感。对于我们已知的古老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期待,你要做一个让观众可感受、可理解的表达。开幕式的解说对于解说员语境的要求更高。你不能太激烈,但又必须直指人心,感动大家,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挺大的挑战。还有一点就是你自身如何理解青奥会,你自身如何理解奥林匹克与一个国家、城市、青年人的关系。这都在考验你内心的感受是否准确。
        澎湃新闻:对于昨天的解说表现,您给自己打几分呢?
        张斌:如果10分是满分,我给我自己昨天的表现打7分,希望还有进步的空间。

        澎湃新闻:那扣掉的3分在哪?

        张斌:就算给自己留下进步的空间吧。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