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那年夏天之后,美国黑人终于获得了自由

胡晓进
2014-08-24 13:08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编者按】

        8月,发生在美国密苏里州郊区小镇弗格森的黑人青年遭警察枪杀案引发了大规模骚动,政府甚至动用国民警卫队来稳定秩序。分析人士认为,弗格森事件说明美国长期以来的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以及种族边缘化状况其实远未结束

        而2014年正好是“自由之夏”案件发生50周年。半个世纪前的1964年,在被视为种族主义者顽固堡垒的密西西比州,北方的志愿者和南方的社会活动家联手,策划了持续10个星期的民权运动,在为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征途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场运动因为一件谋杀事件引发,并且星火燎原,最终撼动美国了美国种族主义的顽固堡垒。

        不过,尽管标题振奋人心,弗格森事件也在提醒我们,美国黑人距离获得“完全的自由”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将南下密西西比,我将踏上南方之路,如果你再也见不到我,记得我曾来过;……我离家南下,不为荣誉,也不想找麻烦;……不要叫我英雄,也不要给我勋章;……我们南下密西西比,只为辨明是非,如果你说时间会改变一切,这样的时间太长太长”。

        这是美国1960年代中期的一首民谣,歌唱参加1964年“自由之夏”活动的北方青年学生,悲壮中带着坚韧。

        在1964年之前,密西西比州只有百分之六点七的黑人登记为选民,而当时的黑人总人数占到全州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多。白人担心,一旦放开投票,黑人必将掌握州政权,压迫白人,这是他们不敢想象的。

        在社会生活领域,黑人也是典型的二等公民,与白人分开居住、分开乘坐公共汽车、在餐厅的不同区域吃饭、住不同的旅店,连饮水机也是黑白分设。黑人走在大街上,遇到白人,必须伫立、脱帽、欠身,否则可能因为不尊敬白人,引来殴打、甚至私刑。

        为了改善密西西比州黑人的社会、政治地位,1964年初,著名民权组织“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SNCC)决定召集青年志愿者,南下密西西比,动员、协助该州黑人公民参加政治选举。

        那年夏天,一千余名来自美国各州的青年志愿者(主要是在校白人学生),先在俄亥俄州的牛津(Oxford)集中,经过短期培训后,奔赴密西西比,分散到各个城镇,与黑人同吃同住,展开为期两周的民权支教之旅。他们的主要工作有三项:逐家逐户拜访黑人,动员他们登记为选民,参加投票;利用教堂、学校帮助黑人儿童识字、了解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促使密西西比州黑人派代表参加1964年的全国民主党代表大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的座右铭是,“撬开密西西比,改变整个南方”;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吸引国人关注密西西比州黑人的现状,从而突破整个南方的种族藩篱。

民权组织“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的青年志愿者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吸引国人关注密西西比州黑人的现状。

        当他们乘坐长途巴士,从田纳西跨入密西西比州境时,看到路旁的大标牌上写着:欢迎来到“木兰花之州”——密西西比。他们心里很清楚,密西西比的白人绝对不欢迎自己,不希望他们打乱既有的政治、社会秩序。白人警察就跟在他们车后,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当地政府的注视之下,他们将面对的是白人统治者的敌视乃至仇杀。

        1964年6月21日,两位来自纽约的白人志愿者和一位密西西比本州的志愿者,调查完一起黑人教堂被焚事件后,在路上被警察拦住了。随后,三人不知所踪。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各大报纸、电台相继报道此事。林登·约翰逊总统下令联邦调查局彻查,悬赏征集线索;在舆论的压力之下,他甚至动用了驻扎在附近的美国海军。

        8月4日,美国民歌之父皮特·西格(Pete Seeger)正在密西西比州的一间小教堂举办音乐会,声援黑人民权活动。演唱会期间,有人走进了,跟西格耳语了几句,他停下来,发表声明:“警方刚刚发现了三位民权志愿者的尸体,他们深埋于河堤之下。”言毕,全场一片寂静。随即,西格带领观众高唱《我们终将获胜》(We Shall Overcome),这首在1963年8月的“向华盛顿进军”集会上唱红的民谣,歌词简洁、直指人心。“从心灵深处,我坚决相信,我们终将获胜”。

        但是,胜利之路充满崎岖坎坷,黑人的自由也并非一蹴而就。黑人民权积极分子在密西西比惨遭毒手,这并非第一次。就在1963年夏天,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密西西比分部秘书艾夫斯(Medgar Evers)就曾在家门口被人暗杀。艾夫斯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曾在欧洲战场浴血奋战。他没有牺牲在战场,却在和平时期死于同胞之手。在他生命垂危、送医院抢救之际,当地的医院竟然因为他是黑人而不愿收治!

        更令人气愤的是,当警方抓到杀害艾夫斯的嫌疑犯、交送地方法院审判后,全部由当地白人组成的陪审团竟然无法达成一致裁决,不能给疑犯定罪,致使疑犯逍遥法外!

        三位民权志愿者的遭遇,与艾夫斯几乎如出一辙。虽然联邦调查局找到几名疑犯,但因为案发密西西比,必须依据州法审判。而密西西比检方,竟然以证据不足为由,拒不按谋杀罪名起诉嫌疑人!

        在种族强烈对立的社会氛围之下,“自由之夏”的选民登记活动,阻力可想而知。由于白人登记员的故意刁难(比如,要求黑人“正确”理解州宪法中的某段文字)、白人雇主的直接威胁(比如,不雇用登记为选民的黑人),黑人公民的登记率并未显著提升。州政府甚至采取报复措施,切断某些黑人乡村、社区的货物供应,让要求投票的黑人忍受饥寒。

        但是,这些并未吓倒当地的黑人民权领袖。州政府的高压、民权组织的支持、全国媒体的关注,反而激发了黑人的抗争精神。在“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的支持之下,密西西比州的黑人成立了“密西西比州自由民主党”(MFDP),不承认全部由白人组成的密西西比州民主党。

        1964年8月底,民主党在新泽西州大西洋城举行全国代表大会,推选总统候选人。作为黑人大州的密西西比,民主党代表团中却没有一个黑人。“密西西比州自由民主党”派出数十名代表,到会场外抗议。他们要求资格审查委员会承认黑人代表的资格。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也来声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证明密西西比州黑人的要求合情合理。但真正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发言,却来自一位名为范尼·路·哈默(Fannie Lou Hamer)的贫寒黑人妇女。她出身雇农,以捡棉花为业,家中兄弟姊妹二十人,自己是老幺,没读过什么书,但是具有独特的嗓音与无与伦比的感召力。她的歌声,源自黑人乡村,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闻者动容,振奋了所有黑人与民权志愿者。哈默讲述了自己参加民权活动后遭受到的各种压力、毒打,面对电视直播镜头质问:“如果代表大会不接受‘密西西比州自由民主党’代表,我将怀疑美国,怀疑这个国家是否能成为自由人的国度、还是不是勇敢者的家园”。

哈默的歌声,振奋了所有黑人与民权志愿者。

        哈默的演说,给希望谋求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在任总统林登·约翰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吸引新闻记者,林登·约翰逊总统特意在哈默演说的同一时间,发表了一份“重要”电视讲话:纪念肯尼迪总统遇刺9个月。本以为他会宣布副总统候选人的新闻界,一片哗然。当天晚上,很多电台转播了哈默的演说。密西西比州黑人的悲惨遭遇,传遍全国。原来,他们并不像白人所说的那样,过着幸福、满足的日子。

        “密西西比州自由民主党”的要求并没有立即实现。但是,哈默等人的努力获得了回报。次年8月,二十世纪美国第一部保障黑人投票权的《1965年选举权法》由林登·约翰逊总统签字生效,同年底,密西西比州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黑人获得了选举权。

        艾夫斯与三位民权志愿者的血也没有白流。1963年6月12日凌晨,艾夫斯在家门口(位于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被暗杀之时,肯尼迪总统刚刚在电视和广播上发表了著名的民权讲话。在讲话中,肯尼迪将民权问题上升到道德层面;呼吁美国民众履行一百年前林肯总统的承诺,建立一个真正自由、平等的新国家。谁知,不到半年,肯尼迪自己也殒身德克萨斯。但他所支持的《民权法》,终于在1964年7月2日成为现实,而这一天正好是艾夫斯39岁生日;可惜,他没能活着看到这胜利的时刻。

        为了追惩杀害艾夫斯的凶手,密西西比州的一位检察官(Bobby DeLaughter)花费数年时间,收集证据,不惜与家庭决裂,终于在案发三十年之后(1994年),将犯罪嫌疑人再次送上法庭、成功定罪。这一洗冤昭雪、不懈追凶的故事,很快被搬上大银幕。这部电影,导演、演员阵容强大,成为闻名一时的“大片”(《密西西比的幽灵》,Ghosts of Mississippi)。

        正义总是姗姗来迟。1964年夏天策划和组织杀害三位民权志愿者的主谋,直到2005年才被定罪。但是,美国人一直没有忘记三位志愿者的名字,他们的事迹,通过书籍、纪录片、电影、歌曲、舞台剧广为传播。其中,1988年上映的电影《燃烧的密西西比》(Mississippi Burning),描写了两位联邦调查局探员侦破此案的曲折经历;该片曾获得1989年的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奥斯卡最佳摄影奖、英国电影摄影师协会(BSC)最佳摄影奖(一同竞选该奖的还有《死亡诗社》),成为描绘1960年代美国南方种族关系的代表性影片。

电影《燃烧的密西西比》剧照。

        电影再现了三K党成员焚烧黑人教堂、殴打黑人的历史场景,就连跪地祈祷的黑人小孩,也未能幸免。看到这一画面,威斯康星州的几个黑人青年怒不可遏;看过电影之后,他们逮住街上路过的一名白人少年,痛打一顿,以解心头之恨。根据威斯康星州法,这样的故意伤害行为,最高刑期为两年。但是,故意挑选种族对象的报复性犯罪,罪加一等,结果地方法院一下子判了四年。被告认为,根据受害人种族背景区别量刑,有违美国宪法的表达自由和平等保护原则,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最高法院。1993年,最高法院发布终审判决,维持地方法院判决,支持威斯康星州的量刑标准;因为,针对某一种族的仇恨性言论与犯罪行为,会带来持久而广泛的社会恶果,非严刑禁止,无法维系种族平衡。

        最高法院的判决,给涉及种族关系的过激言论与行为,划出一条红线,轻易不得触碰。这也是民权运动以来,美国人从惨痛的历史经验中得出的教训。2014年,适逢“自由之夏”运动五十周年,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推出全新纪录片《自由之夏》(Freedom Summer),向1964年夏天南下密西西比的所有民权志愿者致敬。因为他们,美国南方的黑人才有了今天的自由。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