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27、28集精要:知青返城

澎湃新闻记者 蒋曦 实习生 王民超
2014-08-28 09:02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编者按】

        从8月8日晚起,48集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一套晚8点黄金时段播出。

        澎湃新闻记者整理了其中的部分剧情,共同缅怀邓小平及其他中央领导人在历史转折时刻的决断与智慧。

        以下为8月27日晚第27、28集剧情精要。

        
田源们通过罢工和给邓小平写请愿信,最后终于得以回城。

        冬天了,雪花又挂上了米粮库5号院里雪松柏树的枝头。

        大早上,邓小平又和孙女一起做着早操。

        王秘书走了过来,邓小平看了一眼,说:有事就说。

        然后继续和孙女做着早操。

        王秘书很仔细地给邓小平披上外套,手里拿着份文件,对邓小平说:您说过,有关于知青的问题,就立刻向您汇报,所以就过来打搅您。

        说着,王秘书将文件递给了邓小平,原来这是一封联名写给邓小平副总理的信。

        王秘书补充道:这封信有一万多人签名,估计事情很严重。

        王秘书又递上了新一期的中国青年报。报纸的头版,是一篇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问题》。

        邓小平点了点头,吩咐王秘书:你请王震同志和国务院知青办领导小组的同志还有农垦总局局长,到我这里来一下。

        说完,邓小平牵着孙女离开雪地,回屋去了。

        

        邓小平办公室。

        农垦总局局长:去年年底统计,包括国营农场在内,全国国营农牧场已经发展到两千多个。拥有职工五百多万,支边知青占五分之一,他们属于正式职工,但不享受插队知青的“三招”待遇,所以他们的怨气很多,情绪波动也很大。

        邓小平:这个问题很特殊,在处理的时候,不能含糊。一方面要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告诉孩子们,我们会逐步解决他们的问题。

        局长:各地的知青,出现了一些问题,与混乱的管理分不开。有些系统和单位认为,知青反正是要走的,方法简单粗暴。

        正说着,王震拄着拐杖走了进来,邓小平立刻起身走出几步迎接王震。

        邓小平一边和王震握手,一边说:快把外套脱了,屋里暖和,衣服不脱,出去就冷了。

        王震笑着脱了外套,手里一手拿着一叠纸,一手拄着拐杖,坐下了。

        刚坐下,王震就给小平看一样东西,原来正是早晨王秘书给邓小平看的那一期《中国青年报》。

        王震说:人家可是指名道姓的让你表态啊。

        邓小平笑了,拿起身边的一份报纸说:我这里也有着一份报纸,之所以把你王胡子请来,就是想听一听,你这个农垦老战士,谈一谈建设兵团的经验。

        王震摆摆手:今非昔比了,老了!四一年的时候,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参加开荒的,有两千名战士。五三年,中央决定成立新疆国营农场,参加垦荒戍边的战士是十一万人。五八年,我向主席提出要开发北大荒,那也仅仅是十万官兵。可是现在,兵团农场的知青有一百多万人哪,这不好办,娃娃们有想法,不安分,这是不是和我们的领导,和农场的管理上,还有这些地方没有发展起来有关系啊?

        邓小平点了烟,笑了笑,说:目前国家确实有困难,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按照知青会议的那个方针,逐步解决。

        王震表示同意:娃娃们要闹事,我王胡子不怕,让他们来找我好了。

        邓小平看着王震说:确实这是个特殊的事情,看来我们对兵团知青重视不够,政策有问题,西双版纳治安很好,要把生产搞好,你这个农垦老战士,要多关心这项工作。

        王震听邓小平这么说,立马站了起来,笑道:你放心吧,邓政委,保证完成任务。

        说完王震敬了个军礼,一如自己当年身为三五九旅旅长时一样严肃。

        这逗笑了邓小平:赶紧让他坐下。然后严肃地对农垦总局领导说:请云南省委注意,把这个事情调查清楚。对存在的问题坚决整改,尽快争取时间,把知青的情绪平息下来,告诉广大的知识青年,要坚守岗位,搞好生产。

        农垦总局局长立马回应:是,按邓副主席指示办。

        

        中南海怀仁堂。

        经济工作会议,邓小平和陈云坐在正中,李先念、习仲勋、胡耀邦、王震、邓颖超分列左右,胡乔木做着笔记。

        邓小平:过去我们只提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现在到了该总结的时候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并不仅仅以钢来决定的,钢的水平也不是钢的数量决定的,还需要钢的质量、品种和规格。谈到农业,只抓粮食不行,必须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并举。现代化建设是需要改革和经济的调整,那就必然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一定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我们要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工作要细,步子要稳,但速度要快!

        习仲勋望着邓小平,邓小平手指前方。

        

        又有知识青年为了返城闹事的消息传来。

        邓小平又一次把王震和农垦总局领导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一次,大家都没有坐下,而邓小平则开门见山地对王震说:这个知青的问题真是越来越严重了,云南省党委、政府方法有问题,思想有问题,告诉他们,要做工作,不要压制,云南省出现这个情况,并非是偶然的,问题积累太多了,我们知识青年对工作组,不信任了。

        邓小平越说越严厉,说完,自己去找了一支烟,点燃。

        王震听自己的老政委这么说,也一脸严肃,等小平说完了,才说道:看来是这样了,这工作组呢,也尽心了,他们制定的不回避问题、不激化矛盾、多做疏导工作的方针,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起到效果。

        邓小平看了站着的王震和农垦总局局长,有些焦虑:这些娃娃,提出要当面向中央反映情况,他们都是年轻人,血气方刚,可以理解嘛。你总得允许别人提意见吧!

        王震若有所思,一直在记着笔记的农垦总局局长这时候说道:小平同志,这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

        邓小平不等他说完,便说:工作没有做好,我们都有责任!我今天把你们找来,就是为这个事,你王震是农垦战线的老战士,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王震见邓小平让自己表态,就说出了自己的安排:我的意见是让知青派出代表,到北京来,就由中央出面,听听娃娃们的意见吧!

        邓小平看着农垦总局局长:你的意见呢?

        局长:那我立刻着手准备,和他们面对面对话。

        邓小平:好。就这么办。王震同志在知识青年心中很有分量,具体就由你负责。

        王震再次向邓小平保证:我当过农垦部长,这件事我责无旁贷。

        三人这才坐下了。

        邓小平放缓了语气,说:这个知青问题,是个特殊问题,他们背后有成千上万的城市家庭,他们要不稳定,那么对我们开辟的新局面,会带来负面的作用,我们现在是进入新时期了,搞改革,搞建设,出了问题,也是正常的,但要引起重视。第一,这些孩子,吃了不少苦,我们要真诚地关心和体谅他们,要设身处地地替他们着想,现在能解决的,理解着手解决。第二,就是要让他们了解我们现在的形势,体谅国家的困难。第三,要讲原则,讲清利害。

        说着,他轻轻敲了敲桌子。

        听到这里,王震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意见很要紧,这对稳定知青的思想情绪,至关重要。

        邓小平立刻说:好了,你老将出马,马到成功。

        

        中南海,王震办公室。

        农垦总局局长快步走了进来:王副总理,知青都安排好了,住在铁道部招待所。

        王震:一定要照顾好他们,小平同志非常关心这件事。

        王震把一封手写信交给局长:这是小平同志要我们转达对孩子们的问候。

        局长双手接过,这是一封写在国务院办公厅便笺上的信:王胡子,请你们转达我对孩子们的问候,告诉他们,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在关注他们,想办法解决他们的困难。

        落款,邓小平。

        

        对话会会场。与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十分钟。

        农垦总局局长走了进来,坐在中间的位子上。

        有人小声议论:农垦局的人来干什么?

        局长满面笑容:兵团的同志们你们好,我是农垦总局局长……

        没等他说完,有激动的知青站了起来,开始呼喊口号:不管你是谁,我们的要求只有一个,让知青返城,让所有的知青返城……

        也有知青让他们安静。

        局长开口说:我们的国家还很穷,小平同志常说,要想办法,把人民的生活改善的快一点,你们看,今年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不是已经转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了吗?

        ……

        

        对话会开了,但似乎效果不大。

        王震再一次到了邓小平办公室。

        邓小平:我听说这些孩子们的怨气很大,把农垦总局局长镇住了。

        王震:是啊,我就是为了这件事向您请战的,我准备亲自会一会这些娃娃们。

        说着,王震用拐杖敲了敲地面,说:我就用它了,把娃娃们镇住。

        邓小平:王胡子,光镇住不行,你还是要给孩子们一些希望,这些孩子们来一趟不容易,要把他们安排好,也不要搞得太紧张。可以让他们看看电影,搞些娱乐生活嘛!

        

        影院中正播放着美国电影《巴顿将军》。

        影片结束了,灯光亮起,后排有人独自鼓掌。

        有知青小声议论:这是谁啊?

        有人认了出来:这好像是王震将军。

        有人说:王副总理,他可是屯垦戍边好几十年啊!

        王震走到大家面前:大家好,我是王震,是党中央、国务院和邓副主席委托我,前来看望大家的。

        众人鼓起掌来,王震却用拐杖敲了敲地,示意大家停止。

        他继续说:你们这次来北京,党中央非常重视,并一再嘱咐,要安排好你们,照顾好你们,这部《巴顿将军》的电影,是我们刚刚制作完成,准备拿到南疆前线去反映的,先给你们大家首映了。我知道,你们对昨天的谈话不满意,邓副主席也不满意!

        说着他又用拐杖敲了敲地。

        王震继续说:我知道,你们憋了一肚子话想说,这次,党中央让你们来,就是要听听,你们憋在肚子里的心里话,下面我们就好好谈谈。

        “你好王副总理,您刚才说,受邓副主席委托,请问他知道西双版纳农场的情况吗?”

        王震笑了笑,示意发言知青坐下:党中央不但知道西双版纳,而且还知道西双版纳是个好地方。你们肯定想问,既然邓副主席和党中央知道你们的情况,那为什么你们返城的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呢?我今天,就是要和大家面对面地谈谈,交交心。我先和大家谈谈国家当前的形式和考虑。

        有工作人员给副总理搬来一张椅子,王震看见了摆了摆手,示意拿走,然后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你们本应该好好学习,结果被耽误了,你们也是受害者。现在全党、全国人民刚刚把注意力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这种形势下,稳定很重要,尤其是云南的军垦农场。地处边境地带,现在边境地带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不能自乱阵脚啊!我们必须要团结一致。以邓副主席为代表的我们这些老年人,还要拼着仅有的余生,为现代化建设出一份力量。还不是希望我们国家能发展起来,强大起来吗?还不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吗?

        王震说着突然变得激动,使劲拍了拍桌子。

        冷静下来后,王震接着说:这几天,我接见了一些外国人,他们愿意在我们国家投资建厂,可是他们怕我们的红卫兵啊,我们的红卫兵一来,把他们的投资都冲掉了。全国有上千万的知识青年,假如都闹起来,我们还怎么搞发展,怎么强大啊?

        王震又用力拍了拍桌子。

        然后说:你们想想,你们假如都回城,回城以后怎么办?根据我们的情况,城里能一下子解决这么多的就业岗位吗?我知道,你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吃了很多的苦,一些农场的经营管理上和某些领导的干部作风上,还存在严重的问题,我代表我们农垦系统的领导干部,在这里向大家赔礼道歉了!

        他再次用拳头敲了敲桌面。

        又说下去:是我王震,没有领导好,让你们受苦了,对不起大家了。我相信,党中央会把农场存在的各方面问题,都解决好的,你们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也都会好起来的,邓副主席让我转告大家,党中央非常重视你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能解决的,要马上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分批分期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创造条件,予以解决。

        王震对着知青代表,行了个军礼。

        

        米粮库胡同5号院,邓小平住所。

        上北京请愿的云南知青返回农场后,却受到农场领导的不公平待遇,挑头人甚至还被抓了起来。这些知青在愤怒之中,再次给邓副主席写信,请王震转交给邓小平,信中,他们反映了农场的官僚主义和经营管理混乱,解释闹事并不是他们的本意。

        读罢知青的来信,邓小平摘下眼镜,把信纸轻轻发在一旁,从沙发站起身来,向前走几步,转过身对王震说道:“这个官僚主义啊,它确实害死人!要对那些独断专行、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严惩。”王震也拍了拍沙发扶手:“对!不怪这些知青们闹事,这里边的问题确实很严重,伤了知青的心啊!”他也站了起来,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摸了摸胸口。

        邓小平明白:“广大知识青年还是很顾全大局的,相反,国家给予他们太少了。”王震接过话:“是啊,小平同志,你说我们下边该怎么做?”

        “从农林部和农垦局抽调人组成中央调查组,深入各兵团、各农村去工作,把事情调查清楚,彻底解决知识青年的问题。”邓小平接下去强调,“云南是个重点,由国家农垦总局局长亲自带队!”

        有了邓小平的指示,王震就好办事了:“好,我这就去办!”

        

        中南海。

        邓小平对此事非常重视,他特地把国家农垦总局局长鲁田叫来谈话。

        “鲁局长,我找你到中南海来,是因为时间很紧迫、任务也很重,中央也正在开会,讨论的就是知识青年问题,这次中央成立了调查组,由你鲁局长挂帅,我想听听你的想法。”邓小平开门见山。

        鲁田坦承:“调查组现在思想压力都很大,工作怎么做,顾虑很多,担心完成不好中央交给的任务。”

        邓小平则告诉鲁田:“解决好知识青年的问题,不仅是调查组有压力,中央的压力也很大。但无论如何,一定要解决好!”

        他解释道:“我们国家现在是往好的方向在转,但是广大知识青年呢?特别是那些生产建设兵团的知识青年,这个生存状态没有得到改变,仍然在那个艰苦的地方,无人问津。但是这批孩子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对国家、对我们这个民族,他们是有责任心的。我敢断言:未来的中国,他们会起到栋梁之用!”邓小平说到这里伸出食指向上举了举。

        “所以你这次去,代表中央,要告诉孩子们,中央一定会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且会很快,中央的决心是大的!”听了邓小平这话,鲁田悬着的心放下了:“小平同志,您说这话,工作就好做了,我没有顾虑了。”

        邓小平继续支招:“好!把政策讲清楚、把问题摆出来。”鲁田点点头:“明白了,讲清政策,给孩子们信心,给孩子们希望。”

        邓小平握住鲁田的手:“对,好,就算我给调查组践行了!”

        

        中央调查组来到云南农场。

        这时,云南的知青正一筹莫展,对邓副主席能否看到递上去的信,他们也没底。好消息却不期而至:中央调查组到农场了,国家农垦总局鲁局长亲自带队,要给他们开知青座谈会。

        座谈会并不平静,一开始就起了波澜。鲁田刚说到“农场的青年职工同志们”就被打断,在场的知青高喊:“我们不是农场职工,还我知青权利!”鲁田示意他们安静:“我郑重地、负责地、真心诚意地为我刚才说的话,也为那个不公平的称呼,向你们道歉。”他起身向知青们鞠了一躬。

        全场安静了,鲁田继续说道:“今天,我个人是以两种身份来看望大家的。首先,我是一名国务院的工作人员,对于同志们的情况负有了解、汇报和反映的责任;同时,我也是一个有三个知青子女的父亲。今天在这里,我要向你们大声地说一句:知识青年同志们,你们辛苦了。”他有些哽咽,“孩子们……孩子们,你们受苦了。”

        鲁田站起来说话:“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还有邓小平同志向你们表示慰问。”会场响起了掌声,鲁田请各位把自己的意见、想法提出来,他保证如实地向中央报告。

        现场知青提出他们的要求就是返城。

        鲁田扶起一名跪地请愿回城的女生:“孩子们,你们受的苦我心里都清楚,我也是知青的父亲,请相信我,我们一定会向中央报告——如实地报告,我一定会把这个事情办好的。”

        会后,鲁田深入了解情况发现,这里的医疗条件很差,很多知青一点小病得不到及时处理竟不幸身亡;知青也很久没有回家,思乡之情浓烈。他安抚这些知青:“我相信中央很快就会作出决定,再等一等。”

        深夜鲁田睡不着,拨通了邓小平桌前的电话,身在北京的邓小平也没有睡,他还在办公。

        “鲁局长。”

        “小平同志,您好。”

        邓小平直入主题:“我一直在这等你的消息,请说情况。”

        “小平同志,孩子们太苦了。原来我还以为他们不懂事,不顾全大局,现在我明白了:这不怪孩子们。这十几天的调查中,我发现有的情况真是……”鲁田有点说不下去,“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小平同志,我请求中央,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能否改变一下?让孩子们回城吧。”

        邓小平要求:“请鲁局长把核心的内容整理一下,马上给我发过来。”

        

        在北京,农垦系统知青问题紧急会议召开。

        第二天,邓小平和王震把各地的有关同志都找来开会,会议由王震主持:“同志们,今天我们开个紧急会议,主要是解决农垦系统的知青问题,小平同志为这件事情几天几夜睡不着觉。把大家找来,就是一起研究一个方案,怎么更好地解决知青回城的问题。”

        邓小平首先讲话,他单刀直入:“解决知青问题是我们目前最紧迫的一件大事。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听一下大家的意见。由于时间关系,成绩就不用讲了,主要讲一讲困难和问题。”

        会上,尽管各地同志有共识:知青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但关于放不放农垦系统的知青返城,两派意见争执不下:有同志担心再放一批知青回城,应接不暇,可能会乱;有同志则认为农垦系统的知青不返城,当地难以开展工作。

        王震急了,拍了拍桌子,猛地站起来:“这个会不是来听大家诉苦的,是让大家来解决问题!困难再多,阻力再大,相信我们,靠智慧能找到一条出路,能解决好知青问题的!”

        会场重新安静下来,听完劳动总局提供的知青人数统计数据,王震对邓小平说:“事实就是这样的,八百多万的知青要回城,回城以后要吃饭、要穿衣、要工作、要成家,这怎么办?这个家不好当啊。”

        随后,王震再次起身:“我的意见是:就农垦系统的知青这一块,我们要以稳定为主,要逐步地解决,不能一下子都回城。再说安抚、谈话和交心这些思想工作也是能解决问题的嘛。”

        邓小平一直不发话,默然看着场下相互交谈的同志们。

        这时,秘书王瑞林走进会场,把鲁田从云南发来的电报交到他手中。邓小平仔细看了一会,场下的声音渐渐平息,他摘下眼镜,挥了挥手手里的电报。

        “我刚刚收到中央调查组从云南发来的一份报告,昨天晚上鲁局长他已经向我汇报了。这份报告把情况说得更详细了,我请大家互相传阅一下。”

        邓小平眼眶有些红,他请全场同志都看看这份报告。看过之后,不少人都抹了眼泪。

        王震请邓小平拍板。

        邓小平对全场说:“现在看来,回城有问题,不回城也有问题,但是有一点,大家不要怕嘛。这终究是我们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它。你们问我的意见,我就一句话:让孩子们回来吧。”

        这个决定,让王震也有些惊讶。

        随即,按照“国务院六条”,云南省革委会印发了1979年第22号文件,也即《关于贯彻执行中央[1978]74号文件,统筹解决我省国营农场知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通知》要求:

        1、统筹解决农场知青的办法,即知青中实在不愿意留下的,由原籍省、市分期分批办理病退、困退,父母退职、退休的可由子女顶替;从农场参军又复员到原单位的可调到父母所在地安置;

        2、农场职工的定量商品供应,从1979年一季度开始按当地其他职工同等待遇。农场职工的劳保待遇,按国家劳动部门的规定办理;

        3、知青中尚未处理的一些冤案、错案和假案,对知青中处理不当的经济问题,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抓紧加以纠正、解决。

        《通知》为农场知青回城提供了政策保障,努力实现广大知青和家长的心愿。

        以云南知青问题的解决为契机,各地留在农村、农场的知青绝大部分也通过招工、调动、顶替和病退等多种途径回到所在城市。

        1978年回城知青达到255万人,第二年回城的则有395万人。其中,云南农垦系统共有知青十万四千人,截至1985年,除2252人继续留在农垦系统外,其余全部返回城市。

        但知青返城后,城镇问题开始凸显,1979年城镇积累的待业人员总数达到1500万人,返城的知青找不到工作,不少陷入迷惘之中。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