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睡前阅读·疗心手记】问诊的误差

牧田
2014-08-28 22:31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作品《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

  过去的一段时间,舆论的焦点又一次聚集到了医疗界,又一次的医疗风波,或者是因为事故以千姿百态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今天,我突然想说一些什么,不过,要从另一个不相干的医生说起。

  前不久,我离开上海,北上京城,专程拜访某位专家,学习了解一门新的技术。一周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操作学习中度过,非常有幸,陪同这位专家出门诊,见到了我眼中的大医精诚。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专家的背景,女性,年轻有为,四十来岁,协和博士。面容姣好,留一头亚麻色的短发,很干练。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及应用颇有心得,这也是我此次专程前往的主要原因。

  回到重点上,来说一说昨天的门诊。门诊的内容并无特殊之处,整个就诊过程中也没有特别值得一书的病患,唯独门诊的时长出乎我的意料,不过专家本人似乎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专科门诊的时间是在下午,医院从一点半开诊,五点下班。当然五点下班的规定是对于那些前来就诊的患者的,也就是说五点以后门诊就没有挂号了,但是对于医生而言,把今天的病人看完才可以下班。所以我们昨天看完最后一名患者时,时钟刚好停留在晚上八点,当然,我们都饿着肚子。还有专家的两名研究生。

  或许是因为我许久不出门诊的缘故,昨天的经历略微让我有些兴奋,因为在门诊,相当数量的患者都是初次前来,但这仅仅意味着你不认识他或她而已,患者是慕名远道而来,他对你的熟知程度甚至有可能超过你自己。一名患者说,我在网上早就查过所有资料了,您专长看某某、某某、某某疾病。专家看看我,笑笑:原来我这么能干啊,自己都不知道。

  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看病的经验,但其实绝大部分老百姓并不会看病。不过回头一想,我的这种言论与想法是会被众人骂的,老百姓又不懂医学,或者最多懂得一些百度医学,身为医者怎能如此要求病患呢。的确如此,我可以在陪同家人看病时直接如同下级医生汇报病史般地说出医生所需要知道的所有讯息,但是普通百姓不可能做到。

  你们以为医生不知道这个事实吗?所以,每一种疾病的问询都是自有一套规律的,而每一位称职的负责的医生都必将接受过,且熟练掌握这一基本技能。这一问诊技能的最大意义不在于立马准确无误地诊断疾病,而在于最大程度地避免错误的方向判断。封闭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相结合的模式,能够大大提高问诊的效率。我也愿意每天只接诊10个病患,每一个花上半个小时做充分的沟通,但是,每一名患者和医生都希望能够早早地结束这一天的看病行为,难道不是吗?

  回到我们的门诊,专家的每一个问题都非常精准,对于疾病的诊断有极高的意义,但是得到的答案却模棱两可。以下摘录两段:

  患者A:大夫,您看我孩子得的是这个病吗?

  专家:你放心,他肯定不是这个病。

  患者A:那他为什么会这样?

  专家:应该是某某方面的问题。

  患者A:我觉得不是某某方面的问题。

  专家:那你觉得应该是什么问题?

  患者A:我觉得吧,应该还是这个病。

  患者B:大夫,这病一直控制不好,怎么办?

  专家:今天给你换一种药,有的人吃了会过敏,你是过敏体质吗?

  患者B:不过敏的。

  专家:那你就先吃这种,如果出现过敏,停药,然后来找我。

  患者B:我吃现在这个药不过敏的,其他的不知道。

  专家:但是现在这个药吃了你还犯病啊。

  患者B:但是不过敏呀。

  以上两个段子无意嘲讽或调侃任何人,但这就是日常门诊中时有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在抱怨排队要排好久,你们知道为什么了吗?相信你的医生,仔细聆听医生的每一个问题,给出你的答案就可以了,医生不是考官,你的答案是没有对错的,如果医生需要为自己的诊断负上职业的责任,那么每一位患者是否也该为自己提供的讯息尽已一份义务呢?

  促成我写这篇文章的绝不是以上的内容,我无意说教或是指责患者不尽职,真正触动我心灵的是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与仰慕。下午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是专家的老病号了,很多人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专家将出国一年的消息,都赶在今天过来看病了,他们都在问着同一个问题,这一年我该找谁看病啊?专家耐心地解释,推荐合适的医生。大家临走前,都不忘说上一句:先祝您一路顺风,我们明年再见。

  还会有一些初诊的患者,网上预约等了足足三个月,从内蒙古赶来,大包小包带来了许多当地特产,牛肉干、奶片等等,看完病,就放下了,专家没有过多的阻拦,当然她也无法阻拦,其他病患的簇拥使她根本离不开座位。

  最后来个小插曲,晚上八点,最后一个患者走出诊室,我们四个人都笑了,今天这是怎么了?这时门又一次被推开了,专家第一时间脸上有些许不悦,还有吗?此时站在门口的是某一位医药代表,手上提着四盒打包的盒饭和饮料,“老师,医院都下班了,就看到你们还在看病,都没吃饭呢吧,我给准备了一点。”代表说道。专家松了一口气:“吓我一跳,我以为还没看完呢。你给他们三个吧,都没吃饭呢。我还是回家了,先生还在楼下等着我呢。”

  专家的学生开玩笑地问我:“今天绝对是特例,往常也不都是这样,你是不是特别倒霉啊?”是吗,其实我想平日里这应该是家常便饭。

  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自己而已。

  专家们做好自己,行医,做人,感受着粉丝的爱戴;

  患者们做好自己,尊重,感激,享受到医者的关怀;

  学生们做好自己,奋斗,渴望,收获着长者的教导;

  医代们做好自己,敬业,坚持,期待着长久的回报;

  每一天,我们都只能做自己,一辈子,我们都只会做自己。这一周来,网上针对亡故产妇的新闻就像韩剧一样没完没了,没有主题,冗长,重复,但韩剧至少能让人心情愉悦吧。

  家属过激的行为,我理解;

  医护逃避的行为,我理解;

  记者不全面的报道,我也理解。(作者系精神科医生)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