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藏界|见过陆俨少的山水画,见过他画的热水瓶吗

澎湃新闻实习记者 施烨婷
2014-08-29 17:12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家中历代书画收藏颇多,潘华信从小耳濡目染,嗜好文章书画。澎湃新闻 刘瑾 图

        潘华信是一名老中医,平素里给人行医问诊。他的收藏品中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收藏品——陆俨少绘写山水画的热水瓶。

        这只热水瓶上所绘的山水一如陆俨少的纸上风格,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同时也有大块留白与墨块之法。陆俨少亲手绘制的热水瓶,世上唯二,一只即潘华信收藏的;另一只画着花卉的热水瓶为陆俨少的儿子陆亨所有。潘华信回忆说:“有次去陆家做客,不巧陆先生手头的画都送光了,就随手画了只热水瓶送我。”这个特殊的艺术作品亦见证了潘华信与陆俨少之间的特殊情谊。

        1938年,潘华信生于一个大家族,祖辈解放前在上海经营银行,大楼的牌匾由黄炎培题。家中历代书画收藏颇多,潘华信从小耳濡目染,嗜好文章书画。新中国成立以后潘家家产全数充公,红卫兵甚至要求潘家自行销毁书画,这自然令潘华信痛心不已,但他对于艺术的喜好却并没有因此熄灭。家中最困难的时候变卖红木家具维持生活,有时甚至靠旧时剩下的海参干货度日,穷得只能吃海参,也算是奇闻了。

        少年时潘华信曾随朱屺瞻、陆敏蓀、王碧梧等人学画。本欲报考中央美院华东分院(今中国美院)附中的他,因查出患有红绿色弱,与专业美术道路失之交臂,转而学医。然而直至今日,潘华信每周还会去吴中路上的画廊待上一下午,写写书法。

陆俨少绘写山水画的热水瓶。澎湃新闻 刘瑾 图

        书画家陆俨少赠送的一幅山水画是潘华信的第一件藏品。1970年代的一天,潘华信的诊桌前来了位六十开外的老人,面貌清瘦慈祥,病历卡上姓名一栏写着:陆俨少。潘华信早就对陆先生仰慕已久,曾在拜访沈尹默先生时,见沈老书房中挂着一幅极其精致的山水画,苍茫绵密,气韵生动。沈老告诉他,“作画者名为陆俨少,名不见经传,书画俱出众”。潘华信从此便在心中记下了陆公姓名。想不到会在行医途中与陆先生结缘,为他详细检查之后,给他下了“肺心病、肺气肿”的诊断,病情已经不轻,急需休息疗养。当时碍于陆俨少身份特殊,每日为各科室冲灌热水瓶,接受劳动改造,若是休息在家,岂不是对抗改造?潘医生为避嫌之故不便直接替其告假,便请陆俨少在上海中国画院开一封介绍信来。当陆俨少拿着那封问诊介绍信来到潘华信面前时,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脱帽右派、历史走资派、地主分子”三项罪名,潘华信义愤之下,当即撕了这封信。就这样冒着包庇“右派地主”的危险,潘华信为陆俨少每周看一次诊,开半天假,持续四五年,陆俨少病情稳定,两人的友情也逐渐加深,行医之外也时常相互走动,此后二十余年,潘华信不仅为陆俨少调理身体,更是结成了趣味相投的忘年之交。陆俨少感念潘华信恩情,曾作画扇一把以作纪念,又唯恐自己“戴罪之身”连累潘华信,上款不敢写得太亲近,只题“华信医师”四字,周到之处足见其深情厚谊。

        1970年代末,陆俨少声名渐隆,执教浙江美院,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却并未忘记这位患难之交,与潘华信的书信往来不断。他知道潘华信笃好书法,所以常常裁下一张画纸,以毛笔书写来信,叙话近况。在潘华信的客厅的最当眼处,便挂着上世纪80年代初陆俨少写给潘华信的一封信件,内容大致写着:有美籍学者30余人前来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学院以我名义出面接待,故而十分繁忙,共游黄山之约恐怕要推迟……两人往来信函有几十封之多,潘华信都悉心予以保存。之所以选择这封悬于厅堂,除了私人感情之外,更因为这封信包含一定的历史意义,不但体现了陆俨少当时的学术地位,也记录下1980年代初的中美文化交流起步时的情景。

俄罗斯画家别里科夫创作的油画作品。澎湃新闻 刘瑾 翻拍

        挂在陆俨少书信对面墙上的两幅油画,是潘华信颇为得意的收藏,出自俄罗斯画家别里科夫(1922-1995)之手。一幅系写生习作,另一幅据潘华信推测,是画家为某一展览会精心创作的精品。别里科夫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受到正统的契斯卡科夫体系训练,又借鉴印象派画家注重自然光色变化的特征,善于从背光面的一片模糊中展现光色之美,层次丰富,意境深沉。潘华信收藏的那幅别里科夫油画,暮色苍茫中整幅画面都在描绘背光面的景象。从近处看,除了深黝的色块和坚实的线条外什么都看不出来,后退几步,细腻的景致便展现于眼前,林间溪水、石桥、远处小屋的尖顶耸立天际,更远处画面最上端的天空,则以轻灵跃动的笔触,描绘出一抹金光灿烂的晚霞。

        别里科夫一生落魄,笔下并没有其他印象派画家那种轻松闲适,取而代之以沉重和孤寂。1990年代潘华信在某画廊以10万元价格购得了别里科夫另外的作品。

        或许是诗书陶冶性情的结果,抑或是学习中医的潜移默化,潘华信身上有一种平淡祥和的气质,养生之道在潘华信看来最重要的是心平气和,同样在收藏上,潘华信也绝对不偏执强求,遇到喜欢的作品,在自己的经济能力之内,就买一些,更多的则是收藏自己发现的尚未成名的年轻艺术家作品,拍卖行水太深,潘华信也是不大去的。

        潘华信说,收藏的乐趣在于陶冶性情,给人美的享受,这样的态度也渗透到书画收藏之外的生活细节之中:客厅茶几上的瓷片是潘华信从浙江一个古窑口捡来的,房间的各角落点缀着不少木雕、石刻摆件等,点点滴滴都透露着他的审美偏好,也不以其牟利,十几年前陆俨少的一幅画作估价38万元,相当于当年一套房子,如果卖了对生活的改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潘华信说:“我的藏品很多都有纪念意义,是不会卖的。”

        

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从小耳濡目染,爱好书画。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陆俨少的一幅山水画。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别里科夫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从兴趣出发,喜欢的,经济上能负担的就会买一些。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朋友赠送、画廊购买。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二三十件。别人赠送一些,自己购买一些。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不是,我的专业是医生,书画收藏是我的爱好而已,不能随便称“家”的。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陶冶性情。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我的眼光基本不会出错,唯一遇到一次。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不会,我收藏的东西很多是有纪念价值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