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互联网时代》第五集播出:再现克林顿性丑闻被揭露过程

澎湃新闻记者 张婧艳
2014-08-30 11:57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白宫前实习生莱温斯基(左)与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合影,他们俩的性丑闻以及之后的弹劾罢免案件震惊了美国社会。而互联网在这一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作用。 CFP 图
        
        8月29日晚,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的第五集《崛起》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

        《崛起》讲述的是,互联网赋予每一个人无限的可能,让个人力量增强、个人价值释放。

        本集通过群体智慧创造、新闻传播变革、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等,描绘互联网时代个人的崛起。互联网让普通的个人越过几百年塑造的专业屏障、权威评价和路径依赖,获得平等而充分的展现机会,个人和个人力量的汇聚释放出以往不曾有过的创造力与自我价值。

        被视为印刷时代王者的《时代》周刊,将“你”作为封面的那一期杂志出现在街头的报亭时,被《崛起》称为“划时代的个例”。

        始于1927年的《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评选更成为全球的重要新闻事件,那些在年终封面上登堂入室的光辉灿烂的英雄或铁血腥风的枭雄,让人们触摸到岁月的颠簸、社会的进程以及人类的命运。

        2006年的评选,依然体现着这一新闻盛事的气概。但是当编委会成员、各版面编辑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三千人为此汇聚时,他们却史无前例地困惑了:面对伊朗总统内贾德、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还有一位似有还无的人物……大会难以达成一致,连开数次的编委会也未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这一年12月25日,如期出版的《时代》周刊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连续79年的时代风云人物长廊上,这一年出现了划时代的个例——在一个白色键盘和一台由反光纸构成的新时代的显示屏下,隐藏着一个容易被忽略又不能被忽略的英文单词——YOU。

        是的,就是“你”,每一个互联网中的普通人。

        欢迎来到“你”的时代。

        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将知识的获取从书籍拉到了鼠标上。

        2001年,一本全球公认的读物——《不列颠百科全书》遭受着245年来最大的挑战。

        在美国旧金山一座不起眼的小楼三层,运营着一个叫维基百科的网站。它是当今规模最大,最流行的网络工具书,被视为《不列颠百科全书》强有力的对手。

        在维基百科创建的第一年,普通人创建了2万多条词条,在成立13年后的今天,维基百科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网站,网站有287个语言版本,10亿民众使用,拥有词条总数3124万条,是《不列颠百科全书》的260倍,总编辑次数超越7亿1800万次,它强大根源是,背后有强大的编纂队伍——每一个志愿者。

        30岁的贾斯汀•纳普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印第安纳州人,他从未离开过家乡,2013年4月,他成为维基百科志愿者中的知名人士,2003年成为维基百科词条的编辑志愿者,10年时间,他编辑100万个词条。

        他一边编辑词条,一边对着镜头说,“很多人在得知我并不是为了钱后感到有些困惑。他们不太理解我为什么要在这上面花那么多时间,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度过自己空闲时间的方法,而我就喜欢这种方式,我很享受。很多事情和一个人的价值观有关,因为每个人都必须选择如何度过生命,如何发掘自己。”

        汇聚智慧、 汇聚技术、汇聚资金的维基、众包、众筹等新的协作法则,不断汇聚出微小个体创造的奇迹。“约等于无限小,被无限多地汇聚在一起,意味着任何可能”—— 这是互联网时代的资源公式。

        每一个可能是你,可能是我的消息需求者,势不可挡地的成为消息提供者,将不可遏制地的走上时代的前台。

        1990年初,一个渴望成为新闻记者却不得志的年轻人马特•德拉吉,在得到一台计算机后,就跑到刚兴起的个人博客主页上,注册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博客—“德拉吉报道”。

        同时,得益于他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下属礼品店的工作,他乐此不疲地将打听来的消息、垃圾桶里翻来的尼尔森收视率、各种政治丑闻发布在网上。3年后,网站每天的访问量已经超过了《时代》周刊每周的销售量。他新闻生涯的高峰也即将到来。

        1998年1月17日深夜,德拉吉向他世界各地的近5万名邮件订户发送了一条“世界独家新闻”——克林顿性丑闻事件,这条信息同时也放到了“德拉吉报道”网站上。

        德拉吉在文中说,“在最后一分钟,星期六(1月17日)晚上6点,《新闻周刊》枪杀了一个重大新闻。《新闻周刊》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逮住了他平生最大的一条新闻,但就在即将见报之际,这条新闻被《新闻周刊》的高层扼杀了。”谁也不知道德拉吉的消息来自何方。

        事实上,关于克林顿的丑闻的新闻本来是《新闻周刊》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首先发现的。

        迈克尔•艾西科夫历时几个月调查采写了克林顿性丑闻案,但由于涉及指控美国总统和年轻女士的非法关系,《新闻周刊》杂志高层认为这则新闻需要继续加工继而砍掉了这则新闻。在迈克尔•艾西科夫看来,一旦阻拦了一条新闻,别人就有得到消息的可能,然后抢先行动。

        这则爆炸性新闻最终被善于挖掘小道消息的德拉吉敏锐地捕捉到了。尽管德拉吉的做法引来不少争议,但他的网站正在被疯狂点击。

        美国各大新闻机构开始跟进,越来越多信息被披露,之后斯塔尔报告出炉、总统弹劾案发生,甚至引发了美国政坛震动。

        所有人的命运都不同了,所有普通与不凡之间的环节都简化了,所有向往与实现之间的可能性都扩张了。

        舞台,不再是时代广场,不再是悉尼歌剧院,不再只属于攀爬过重重阶梯艰难站立其中的少数人。每一份才华,每一点智慧,每一个心愿,在世界面前自由地绽放。每一个人手掌上运行的无限的网络空间,比过去任何辉煌的舞台宽阔千百倍。

        《崛起》在片尾说到道,“每一个生命绽放的声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韵味深长。”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