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互联网时代》播出第七集:每10人就有1个网络诈骗受害者

澎湃新闻记者 张婧艳
2014-09-02 13:48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互联网时代》第七集《控制》阐述了新时代涌现的网络犯罪、网络暴力、网络安全等问题。  

视频截图

        9月1日,据人民网报道,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黑客利用iCloud的漏洞,入侵好莱坞女星的苹果手机,大量私照被曝光。

        中新网在几小时后刊文提醒读者小心名为“好莱坞女星私密裸照全集”的木马。

        黑客攻击软件、木马侵入用户电脑的事件,恰巧与8月31日播出的央视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第七集《控制》的主题相吻合。

        技术是中性的,但人性有善有恶,互联网的能量同样让人性恶的一面的破坏力放大。新时代涌现的网络犯罪、网络暴力、网络安全等问题,使管理和控制变得更加迫切、重要而复杂。如何共同努力在治理与发展的平衡中寻求新规则,这项新的技术已经向整个人类发出了叩问。

        “我侵入了所有手机制造商,我这么做就是证明自己,就像取得奖杯一样。我是一名追求激情、执着冒险,渴求知识的黑客。”画面中的人就是曾经轰动全球的“头号电脑黑客”凯文·米特尼克,他是美国第一个被通缉的黑客。

        现在,他的推特拥有12.9万的关注者,他的认证信息除了安全咨询师、作家之外,还写着1988年破译洲际导弹发射密码。

        他15岁时成功入侵北美空中防务系统,1992年11月,几乎同时侵入摩托罗达等五家大型企业的数据库,修改重要数据,受害者称他们损失超过三亿美元。

        “我这么做的原因就是,手机是电脑和电话的集合体,我非常想知道这是怎么构造的,我想把他们拆了再装,然后去学习这个技术,这是我的激情所在。” 凯文•米特尼克对着镜头解释自己的黑客行为。

        伴随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还有网络犯罪的蔓延。技术能为价值观服务,谁控制技术,谁就决定其价值。

        “直到1988年,出现了第一个‘蠕虫’病毒,席卷了很多数据库,这是互联网首次展示它的负面倾向。原来互联网上也不都是好事。”互联网之父伦纳德·克兰罗克回忆。

        被证实的首例计算机犯罪发生在1958年的美国,一名工程师偷偷修改了一台计算机的程序,使他的银行账号不会出现负值,这件事直到8年后才被发现。

        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教授基思·马丁表示,这样的事情一旦出现,有组织的犯罪就会接踵而至,事实上,互联网在遭受一波又一波有组织的犯罪。

        2010年,美国纽约法庭开庭审理一起巨额网络银行诈骗案,21岁的俄罗斯女孩克里斯蒂娜·斯沃辛斯卡娅将面临40年的监禁。她和同伙利用编写的“特洛伊木马”病毒软件,在21个月的时间里从英美银行的账户中窃取7000万美元,相当于每月窃取326万美元。

        在2012年1月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一个被称为“要塞”的僵尸网络,盗窃了5亿多美元,它侵入数百位个人电脑,并在数十家国际金融机构,美国联邦调查局寻求80多个国家支持,此案还未侦破。

        据权威机构统计,2012年,美国因网络犯罪损失了207亿美元,710万网民成为受害者,平均每人损失290美元。2013年,中国破获网络犯罪案件17万起,直接经济损失约2300亿元,受害者接近3亿人,平均每分钟就有600余人被侵害。

        2013年,全球每十人中就有一人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可统计的网络犯罪使全球个人用户蒙受直接损失1130亿美元,每天有150万人因此被侵害。

        如同人类过去的经验一样,公共社会建立起必要的防范机制总是比犯罪的行动迟缓。

        1996年,美国从高校和IT企业高薪聘请技术人才,成立了侦查计算机犯罪行为的行动小组,简称“C—37”。美国也成为第一个建立应对互联网犯罪专门机构的国家。

        1998年9月,公安部成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网络警察这一新警种在中国诞生。

        当年,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网络犯罪”为主题的期刊论文有708篇,17年后,2013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0533篇。

        随着网络新技术新业务快速发展,相关法律问题不断涌现。网民财产权益受侵害后难以取证、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存在争议、跨国网络犯罪法律适用困难等。

        在8月26日的举办的中国互联网大会上,中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任贤良表示,中国互联网立法存在及时性不够、系统性不强、法律位阶较低等问题。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