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经济学人:中国新司机猛增,过马路就像逃离战场

Economist
2014-09-05 11:58
来源:澎湃新闻
唐人街 >
字号

        【编者按】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近日就中国的道路安全问题撰文。文章称,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催生出大量的新司机,也让道路安全隐患急剧增加。

“在一个中国城市,过马路有时候有点像从武器的射程范围内逃离。”   兰卉 澎湃资料        


        “在一个中国城市,过马路有时候有点像从武器的射程范围内逃离。”文章写到,虽然中国的汽车行驶速度并不快(大多数地方),但却直挺挺地向前开,很少顾虑行人、自行车、狗,甚至其他汽车通过的不便。在中国驾驶似乎有条指导原则:笔直看前方(仅仅假装看下反光镜或后视镜),继续踩油门。一个突然地向左或向右变道再正常不过,甚至不惜为了避让旁边车道正常行驶的汽车而猛踩刹车。如果更多的中国驾驶员在需要换刹车板时真的去更换,中国的刹车板制造商们一定会大赚一笔。

        文章提及,拥堵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中国的难题,20年前,造成城市街道拥堵的并不是汽车,而是自行车。自行车堵塞是一种常见的景象。行人与自行车如此拥挤以至于行人们的衣服以及其他随身物品会被卷入自行车轮毂里。现在,当汽车已经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自行车,唯一不同的是,汽车更容易致人死亡。

        文章称,几乎每周,人们都能听说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上周,四川珙县发生一起一辆面包车与两辆货车相撞,致六人死亡,四人受伤的事故。广西梧州,一辆大巴车与卡车相撞,甘肃省也发生了一起同样的车祸。

        事故频发的原因诸多,文章写到,除了中国的人口众多,最重要的原因是,驾驶汽车对中国人来说仍是一件新鲜事。2013年,新增的上路汽车数量比1999年全国行驶的汽车总数还要多。10年来,中国的汽车数量以每年1500万辆的速度增加,持有驾驶证的人数增加得则更快,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有驾驶证。相反,在发达国家,驾驶证持有人数量几乎不变,甚至有所减少。高速的发展也是车祸频发的重要原因。发达国家中,司机数量的上升一直比较平稳。中国,以及像印度尼西亚这样的国家,汽车拥有率上涨飞快,而大部分开上马路的司机却是新手,驾驶经验相当少。每个国家的新司机所需的保险费用都比较贵,原因很简单,刚刚通过驾驶考试的新手比开了好几年的老司机更容易卷入交通事故。

        文章称,一些中国的道路安全规定,例如司机与乘客必须系安全带,开车时打电话只能使用免提模式等“几乎被完全忽视”。文章举例称,大多数出租车都把保持座位干净看得比乘客安全更重要,所以司机们用椅套把后座罩起来,后座乘客便很难使用安全带。

        但文章也注意到中国在交通安全方面的进步。文章称,相比过去,限速得到了更严格的实行,相当程度上是因为超速摄像机的存在或超速会被罚款。像全世界其他地方一样,超速罚款是中国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收入。一些地区对超载货车加重了罚款。同时,由于加大了对酒驾的处罚力度,相应的事故也已大幅度减少。

        然而, 车祸频频不仅仅只与司机有关。中国的地形复杂,天气变化多端。无论中国如何加快道路建设,都无法跟上自身经济发展的速度。由于粗制滥造的工艺,劣质的材料,极少的保养,糟糕的天气等等因素,许多道路仅仅完工几年便状态不佳。

        文章称,尽管频繁发生车祸,汽车数量有所增加,车祸致死人数量则一直在下降。根据官方数据,车祸死亡人数从2002年的十万分之九降到了目前的十万分之五, 而英国的数据则为十万分之三。但文章也对中国政府发布数据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文章称,2011年,柳叶刀(知名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质疑了数据的真实性,文章说交警所上报的死亡人数不到卫生部开出的死亡证明数量的一半。

        文章最后则表示,即使政府数据过于乐观,整体趋势则确实趋好。每30秒,世界的某个地方就会有一人死于交通事故,10人重伤,而中国交通事故数量的下降则相当鼓舞人心,但在中国过马路时要小心谨慎仍然是明智的选择。

        

        (编译 彭越,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为报道提供帮助)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