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习总多次强调用人导向要改,党媒呼吁打破原有选人“四大件”

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侠客岛”
2014-09-13 04:21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编者按
        选干部历来就是个老大难问题,习近平在公开场合多次指出,用人导向要“改”。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其中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尤其引人注目。从中组部以及专家的解读中,我们可以对中共中央新的用人方向作出判断。那么,在新的用人理念和导向之下,什么样的中共党员能成为领导干部呢?

        中组部给出的权威解读是,选干部新做法要打破“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推行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

        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11日头版头条刊登文章,以“什么样的人能当领导干部”为题展开分析。微信公号“侠客岛”随后也进行解读,并指出打破“四唯”论关键要把握好度、找到平衡点,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能当领导的人都是层层选拔的。  刘行喆 澎湃资料        

        最近,时尚人士在盯着iPhone6,商界人士在关注达沃斯,还有一部分人在琢磨一份文件:《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这么官方的东西,谁琢磨?准备高考、研考、公考的学霸吗?你要是这么认为,那就错了。这东西人人都该琢磨,因为它告诉我们,以后什么人将成为领导干部。想当领导的当然要好好研究,不想当领导的,难道你不想知道将来你的领导是怎样上来的吗?

        其实呢,《实施方案》还没公布。

        纳尼?——且慢拍砖。全文虽然没有,但是中组部已经给出了权威的解读:将来选干部要打破“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的“四唯”作法。有破就要有立,那么,将来怎么选拔干部?

        选干部历来就是个老大难问题。但是,常言道:“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习近平在公开场合里,多次讲过选人用人问题,总结起来,一个字,用人导向要“改”。

啥叫打破“四唯”论?

        首先说“唯票”问题。早在今年6月的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就措辞严厉地说到:“坚决制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做法。”投票听起来很公平,但是选票往往反应的是人缘,不做事的老好人得票不会少。因此,从中央领导到专家学者,越来越对以票论优良产生了怀疑。

        “得票不应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唯一依据。在民主政治中,用人的本质是授权,可分为选举和任命两种基本途径。”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说,选举自然就要涉及到选票;而任命可以坚持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会议投票、推荐、个别谈话、延伸考察以及沟通协商等多种方式。

        还要提到“中国国情”,说到这个词,不知道会不会被吐口水。“国情”有些时候是有点挡箭牌的意味。但在选拔干部上,中国的确有国情。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有过非常深刻的总结,中国古代选贤任能是不用投票的,原因是古人并不觉得大多数人的意见代表什么,大家更相信贤人君子,贤人推荐的人也是贤人。这也是个有中国特色的人才观。

        对于“唯分”现象,一位省厅领导抱怨新来的人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笔者问了一句:“现在公考万里挑一,招来的可都是牛人啊。”接下来,这位领导开始大倒苦水,核心观点就是分数和实际工作能力间,隔着的不是马六甲海峡,而是整个太平洋。这位领导的话有些偏激,但也反应出“唯分”选人取人的弊端。因为,会考试的,未必会办事。

        所以,不少专家也说了,只看重分数,必然导致对实际工作能力的忽视。应该完善公务员分类选拔,增强党对干部的推荐制度,把干部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统筹全局的政务观结合起来。

        至于取消“唯GDP”的导向,这基本已经形成了共识,不少地方也开始作出调整。据人民网统计,全国已经有70多个县市明确取消了GDP考核,开始实施以环境和民生为主的差异化考核。

        但是取消的是“唯”,可不是不要GDP。因为在中国,发展还是第一位的,能否发展经济,还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准。岛君在一次出差中,(又出差?是的,岛君经常出差。)还跟一位市长聊过这个问题。他的话很到位:现在的考核没有取消什么,有的只是增加了新的项目。比如环境保护、民生问题之类的,应该说,考核更加全面了。

        年龄之前也是干部晋升的重要参考。但之前,有些地方为了标准而标准,把很多政治、能力上并不成熟的年轻干部提拔任用到重要岗位,也造成了不少质疑。有些甚至成了领导子女、亲戚的安排去处。所以,优化干部年龄结构并不意味每个班子都硬性配备年轻干部,更不是不同层级领导班子干部年龄层层递减。

        在岛君看来,打破“四唯”关键要把握好度、找到平衡点,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有专家总结说,不唯票不是不进行民主测评;不唯分不是不搞竞争性选拔;不唯GDP不是不重视经济发展;不唯年龄也不是不注重干部年轻化。

        恩?看起来好像啥都没说。其实,在选人过程中,还真不能搞一刀切,关键还是要灵活运用规则。

标准很理想,现实很骨感

        下面我们不得不谈谈现实。毕竟,想当领导的人多,领导职位又太少。据统计,全国公务员队伍约有60%在县级以下,基层公务员由于行政层级限制,职务很难上去,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人民网针对105位基层党政干部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晋升渠道很窄,提拔无望”的占40%。这就是当官的晋升“天花板”现象。

        对于这个问题,中组部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

        对此,王长江说,推行职务与职级的并行,实质是在一定程度上分离职务与职级过于紧密的联系,使职务和职级成为党政干部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职业发展双阶梯。很难晋升职务的基层干部,可以通过晋升职级获得合理的待遇。

        据报道,目前安徽、山东、江苏、河北、辽宁等省份已经陆续尝试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双梯制”应与薪酬挂钩。他表示:“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薪酬制度是实现职务与职级并行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职级的激励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其实,有些东西点破了就不美了。

        人站久了腿疼,坐久了腰疼,所以要坐立交替。制度也是这样的。一个制度时间久了,人们开始厌恶它的弊端,于是更换成另外一个,周而复始。在几千年的历史探索里,该试的制度基本都试遍了。我们不必太在意它们的优劣,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现在要使用哪个制度了,而《实施方案》可以告诉你答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