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上海高考改革“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内涵公平”

澎湃新闻记者 吴洁瑾
2014-09-19 21:01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上海东昌中学校长赵国弟

        上海东昌中学校长赵国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新的上海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朝科学选才和培养人才又迈出了一步,能保障基本的公平,又不会带来太大的变动,可以说是整体设计,逐步推进,对学生而言,是利好。

 整体教师数量并不缺        

        “目前我们在课程上面并没有大的变动,这正是新方案在处理问题时一个智慧的地方。课程计划大调整必然导致学校师资准备、教育空间以及学生内在心理准备的不足,这是不可取的。而新方案对于课程结构计划的调整将是逐步到位的。”赵国弟说。

        他表示,目前并未有额外的师资招募计划。

        “实际上整体教师数量是不缺的。根据规定每周上35个课时,每位老师10-14个课时,意味着每班需要3位老师多一点,但现在全市整体的教师配置超过每班4人(包括后勤管理人员)。因此总体上不缺老师,局部、阶段性可能出现波动,但这种波动原来也存在。”赵国弟说。

        在赵国弟看来,变成“6选3”后,3门等级考的学科总课时量预计会接近或略超于原来一门的课时量,因此,3门等级考的学科内容可能会减少,难度也会有所降低。

        在这种背景下,赵国弟希望教师今后发展走向能相对综合,或更专门化;如物理化学能兼上,或在学科中有专攻模块,学生可按模块进行选择,“比如原来物理课老师一个学期一排课,今后可以两三个星期一排课。如学完力学后,换一个老师上电学。”

走班将成为趋势        

        赵国弟认为,在新方案下,走班将成为趋势。“由于新方案下选择后的组合较多,要走班的话,需要较多教室空间。但由于全校性走班一般需要1-2年后,因此,各所学校的准备时间比较充足。”

        东昌中学将在高一的第八九周为学生适当做一些“走班”的指导。

        赵国弟表示,学生选科后,学生课表上或将多出一些空余时间,对此,学校将丰富课程,增加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也可进行自习或参与一些实践研究性课程。

        “这个空间腾出来后,意味着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高考改革对于学生发展、高中发展带来的利好。实现了从形式公平到内涵公平,大家一起齐步走是形式公平,你能跑多快就跑多快这是内涵公平。”赵国弟说。

        对于文理不再分科,一些数学基础偏弱的学生会“吃亏”的担心,赵国弟认为,文理教材本身差异并不很大,对理科生来说,除了今后完全升入物理、数学等专业的,对数学要求较高外,对一般理科生,要求并不高,特别是应用类学科专业。

        他表示,“如果以后高考中适当降低数学难度,对于想考数学、物理系的同学再另外选择数学方面的拓展课,并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加以体现。那么对偏文同学影响其实并不大。”

外语一年两考减轻心理负担        

        对于外语科目一年两考,赵国弟认为,外语科目一年两考意义大于形式,即发出一种信号,一年多考将是未来走向,给学生以减轻压力的机会,“考试次数增加不一定负担重,不同科目增加考试是负担,同一门科目增加考试机会不是负担,可以减少风险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他表示,学校将会对学生报考外语情况进行重点指导,比如可以统计学校历年外语高考的平均分,对于已考出水平的学生不建议他再考。“我们希望学生能学会统筹考虑问题。今后,我们将会对参加二次考试的学生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分析,从而能更好指导下一届学生。”赵国弟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