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福山新作探讨“政治衰败”:不斗争,历史将在嘘声中终结

澎湃新闻记者 石剑峰
2014-09-22 08:55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福山相信,在相当长时期内,民主是唯一的政治体制,相应的,随着社会变的越来越富有,增长中的全球中产阶级将会要求更多的政治自由和政府的负责。福山的结论也可能是沮丧的,除非自由民主国家有能力改革,与体制衰败斗争,否则历史是在一片嘘声中终结。 

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

        最近一期美国《外交事务》刊登了《衰落中的美国》一文,作者是“历史终结论”提出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美国“政治衰败”问题,“美国的政治制度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走向衰败,因为传统的制衡制度越来越根深蒂固,越来越僵化。在政治两极化的背景下,这种权力分散的制度越来越难以代表大多数的利益,使利益集团和社会组织的观点获得过多的表达。”“政治衰败”是福山这两年频频提到的一个词,它也是福山新书的关键词。两卷本《政治秩序的起源》的第二卷《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Democracy)即将于下周在美国出版。在《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中,福山一方面对全球民主前景依然充满希望,自由民主依然是应对现代性挑战的最好体制,但他也指出除非自由民主国家有能力与体制衰败斗争,“否则历史是在一片嘘声中终结。”

不稳定社会只会更穷、更少发展

        两卷本《政治秩序的起源》试图寻找理解“政治发展”的框架,这个写作计划源于福山为老师亨廷顿的经典著作、1968年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做修订。2011年出版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深入到历史深处,透观政治秩序得以形成的深层机制,解说人类政治秩序起源。福山从政治制度的历史起源和政治衰败视角,对人类历史进程进行重述,以展现现代政治秩序的形成。该书中文版于2012年由“理想国”出版。《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就像该书副标题所述,这本书对政治制度的探究止于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后,自由民主政治在全世界的成功与失败,是《政治秩序的起源》第二卷的主题,也就是这本《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的内容。在第一卷中,福山解释了德国、英国和美国等这些现代国家是如何出现的,而在第二卷中,福山着重处理西方殖民主义之后的非西方国家弱统治问题。

        从书名上可以看到,《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的直接关系,亨廷顿这本著作的第一章就叫“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这一章是亨廷顿对196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的扩充。在这篇文章中,亨廷顿提出,政治发展意味着稳定、秩序、平衡和和谐,发展的结果是制度化和秩序。政治衰败则是不稳定、腐化、独裁和暴力的必然结果,是不能应付现代化的挑战和满足参与扩大的要求,而且是无法维持变革过程的表现。《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亨廷顿用“政治衰败”一词来解释二战后许多新兴独立国家出现的政治动荡。亨廷顿认为,社会经济的现代化给传统政治秩序带来了问题,导致新社会群体被动员起来,而这些杜会群体的参与却不能被现有的政治制度所容纳。由于制度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而导致了政治衰败。

        福山认为,自己的这本《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与《变化社会的政治秩序》有很多不同之处,而且他也指出了很多亨廷顿理论的不足,福山最近在《美国利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在第二卷中指出,亨廷顿的一些关于民主革命临界点论断的错误。比如,亨廷顿认为,大部分不稳定社会是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贫穷的传统社会和发达社会在走向更稳定的进程中,都会成为不稳定社会。1968年以来的全球政治发展并没有证实这一点,许多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相对和平。”但福山同时也指出,经验证据清晰地表明,大部分不稳定社会只会更穷、更少发展。

        自由民主依然是人类的普世目标。他写道,研究发展这个词,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关于个体、事件、冲突和政策的无穷尽目录,发展的中心应该是政治体制的出现、演变以及最后的衰败。在福山和许多其他当代思想家看来,无论是今天还是历史上,政治发展都是一个演变的过程。在描述自由民主之外,福山想要做得更多,他想发现自由民主如何而来,又为何发展(或不发展)。福山认为政治发展的顺序非常重要,他认为,“相比从专制时代演变成现代政府,那些民主先于现代政府建立的国家,在高效管理方面都会遇到非常大的问题。”由于缺乏自由媒体、有活力公民社会和正常的选举,专制比民主更容易导致政府衰退;专制更可能产生腐败、裙带主义和掠夺。

        “亨廷顿认为,受社会经济改变驱动的影响,当社会现代化的速率超过了社会制度容纳参与者需求的能力,社会衰败和不稳定就会产生。亨廷顿指出了新兴、崛起的中产阶级内部预期的分歧,他还指出这种分歧最后像法国大革命一样导致了政治秩序的崩溃。”福山说。亨廷顿的这种观点后来由他的学生法里德·扎卡里亚继承发展。扎卡里亚是美国著名政治评论家和记者,他的《自由的未来》在某种程度上是福山两卷本《政治秩序的起源》的缩减本,该书中文版不久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但福山认为,在亨廷顿在1965年写完《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后的几十年里,现代化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更多的个人主义,更多的民主,社会发展,这些方面作为现代化的不同部分嵌合在一起又相互增强。相反,亨廷顿认为,政治的发展有独立于经济社会变化的逻辑;制度各个部分相继的失灵导致了它的崩溃。”        

        福山认为,两卷本《政治秩序的起源》主要是用来思考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几个维度: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思潮汹涌、政治发展,而政治发展包含三个方面:国家、法治和负责制。“我认为,这六个维度以复杂的方式相互影响,又有独立的逻辑和演变方式。新加坡和中国一样经济高速发展,也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但它继承了一个相对发展良好的法律体系。阿富汗则相反,它有形式上的负责制,但法治和国家政权都非常弱,经济发展也极其缓慢。这些维度相互会刺激,但亨廷顿认为,它们也会经常相互阻碍。”

两卷本《政治秩序的起源》的第一卷《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左)与第二卷《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右)

对美国“政治衰败”充满担忧

        从《政治秩序的起源》第一卷开始,福山就注意到高效行政国家和民主之间的潜在冲突,也因此他对美国政治的不满就在于民主的低效。福山说,“马克斯·韦伯意义上的国家是一个拥有合法使用暴力的垄断地位的实体;相反,民主通过选举和其他公众负责机制寻求限制国家权力。自由民主依赖于一种正确的平衡:国家权力的集中、使用,限制机制、法律和民主负责。当今世界许多地方(比如俄国和中国)和历史上的西方,政治发展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对强有力国家的限制。”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问题是另一方面,有效政府的缺失导致只能提供极少的公共服务,比如安全、公共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和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就像亨廷顿说的,在限制权力之前,你首先得能利用权力,我们已经忘记历史上国家建构中的困难。国家存在于世界各地,但现代国家的建立非常困难。”福山说, “(这本书的)首要主题是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演变。”

        “政治衰败”既发生在新兴国家,也可能发生在美国这样的国家,福山对美国“政治衰败”充满担忧,而且西方自由民主遇到了对手——经济上资本主义,政治上威权主义,意识形态上国家主义,他在这两年写了一系列文章讨论这个问题。“所有政治体制,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可能衰败。”“一个事实是,一个成功、稳定的自由民主体制,不意味着它永远如此。”福山通过这本书警告美国,这个国家对政治衰退并没有免疫力。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政治的发展正在朝相反方向走,福山说,美国政治体制正在衰弱,缺乏效率和产生更多的腐败。一个原因是,经济增长的不平等和财富过于集中,这导致精英紧握政治权力,为他们将来的利益操纵体制。另外一个原因是,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体制的渗透,进而影响政府。结果是,美国政治体制的恶性循环。

        但即便如此,从《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可以看出,福山对认为民主就在政治史中,全球民主的前景依然充满希望。哈佛大学理论家巴林顿·摩尔说,“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民主”。福山用数字指出,2009年全世界的中产阶级人口为18亿,到2030年这个数字是49亿。随着收入增长,福山认为,他们需要法治去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需要政治参与去保护他们的社会地位;他们不只是因为经济利益,同时也是为了道德原则。超过一定的地位和收入水平,人们就会不服从体制,因为威权体制对待他们就像恫吓不服从管教的小孩一样。

        福山在《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最后的结论是,一个有效的现代国家不可能不需要民主机制。福山依然相信,在相当长时期内,民主是唯一的政治体制,相应的,随着社会变的越来越富有,增长中的全球中产阶级将会要求更多的政治自由和政府的负责。福山的结论也可能是沮丧的,一方面自由民主依然是应对现代性挑战的最好体制,中国、俄国或伊斯兰国家还不能能满足所有人对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需求,但除非自由民主国家有能力改革,与体制衰败斗争,否则历史是在一片嘘声中终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