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家界摘黄牌记:耗资近2亿保住称号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薛小林 发自张家界
2014-09-24 19:28
来源:澎湃新闻
绿政公署 >
字号

第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公园大会宣布,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考”。

        9月23日,实名认证为“湖南张家界市武陵源核心景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总编辑”的邓道理发布消息称,第六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公园大会宣布,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考”。这标志着张家界之前所获得的“黄牌”警告已被摘掉,将继续保持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的资格。

        8月3日至8月5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专家对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再评估期间,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全程跟踪采访,亲历这场“大考”,并试图探究“中国式地质公园”的困境和真相。

        8月3日下午3时,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景区标志门门票站入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委派的葡萄牙专家阿图•萨拿着相机,凑近门外地质解说牌上的“阿凡达”饶有兴致拍照,听翻译介绍,嘴里连连叫着“OK、OK”。

        陪同的一众当地官员心里并不轻松。专家将对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进行新一轮评估,结果将决定其在世界地质公园名单里的去留。

        两年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联合国专家评估后,当地官方媒体报道“专家盛赞张家界”。可数月后,张家界和庐山、五大连池3个世界地质公园一起,因“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不足”等原因,被“黄牌”警告,限期整改,否则将除名。官员们知道了“OK”只是习惯性客套,不可当真。

        享受着 “金字招牌”带来的滚滚收益,张家界却忘记承担保护和科普的应有之义。

        如果把“黄牌”在身的张家界比作一名补考的学生,那它的“备考”过程颇有几分“临时抱佛脚”的意味。成为世界地质公园近10年,地质博物馆杂草丛生,临近评估检查,数千万投资突击建成新馆;此前整个景区难于寻觅世界地质公园标识,如今地质解说牌扎堆,甚至挂到了评估专家吃饭的饭店门前。

        为了摘掉这张“黄牌”,张家界耗资近2亿元“备考”。

从杂草丛生到3500万元建新馆

        “我需要一个更好的灵魂才能欣赏这样的美景”,2014年8月3日下午,在张家界武陵源景区袁家界景点,面对电影《阿凡达》中哈利路亚悬浮山原型,阿图•萨站在山对面一座悬空铁桥上,一边拍照一边感叹。

        当天天气晴朗,尽管没有云遮雾罩衬托出的虚幻景象,但眼前的奇景还是令阿图•萨折服。他事后称,为自己能欣赏到这样独一无二的美景感到荣幸。日本专家中田世津谷也用中文留言,称赞张家界。和此前无数来访者一样,两位专家都对张家界的自然风光由衷赞叹。

        这数千座部分山体上大下小,云雾遮盖时给人一种悬空感觉的石山,上世纪70年代末被外界发现后,震惊了世界。这种地貌被称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因其独特性,2010年,数十位国际知名地质学家将其命名为“张家界地貌”。

        湖南省地质研究院研究员童潜明告诉澎湃新闻,张家界地貌的岩石基础形成于3.5亿年前的泥盆纪。那时候张家界是一片海,在这片不大的区域形成独特的五六百米厚的石英岩石沉积,后在地壳上升下降过程中保持水平状并有交叉的垂直裂隙发育。距今260万年的第四纪以来,湘西北一带的地壳上升较快,抬升过程中经流水等外力地质营力塑造,形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峰林突兀、峡谷纵横的景象。据中国地质大学测定,张家界目前的地貌形成于56万年以来。

        8月3日下午,当中田世津谷、阿图•萨两位专家在景区内的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看了将这一地貌形成过程制作成的5D电影《武陵奇缘》后,赞叹称“太震撼了”。中田称该博物馆是他见过最好的地质公园博物馆。

        而专家们的赞叹和此前情形的反差,也是此次张家界接受再评估的原因。

        地质博物馆被认为是向公众科普地质知识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工作人员曹海波告诉澎湃新闻,新馆从2013年9月开建,2014年4月即告完工,5月对外开放。此前,这里只是一座没有实物陈列的地质公园展览馆,馆内少有人来,杂草丛生,后获福建一家公司投资3500万元,才建成新馆。

讲解员都讲神话,不懂地质知识

        张家界官方提供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专家的工作报告称,张家界为了迎接这次评估,进行了精心准备,累计投资近2亿元直接用于“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

        张家界武陵源区国土资源局局长宋宏明介绍称,展览馆为10年前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获批后修建,当时投资了100多万元,但因无后续资金投入,一直没有升级改造,较为简陋。

        据当地媒体报道,早在2008年,专家就提出了张家界地质博物馆建设滞后,向公众科普地质知识不足的问题。但直到5年后,因为一家商业公司的介入,才突击改造成新馆。

        童潜明告诉澎湃新闻,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被指科普宣传不够,还因为管理和解说人员自身缺乏地质专业素养和培训。

        “黄牌”事件后,童潜明曾被张家界方面请去编写科普读物,他发现当地对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范围较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大,包含后者)内一起非常重要的地质事件——“天门山寒武纪天体撞击”是生物大爆发重要诱因,几乎一无所知,也无从对外宣传,“一个地质公园,竟然从来没听说过自己公园内最重要的地质现象,而它们早在10多年前,就通过知名地质学者的论文发表”。

        童潜明接触的张家界地质公园讲解人员中,“都讲神话,因为神话很好编,没有几个能对景区内的地质地貌现象解释清楚”。

        黄龙洞工作人员张小兰向澎湃新闻介绍,洞内讲解人员向游客介绍的“更多是‘像什么’,而不是‘是什么’”,少有地质知识方面的普及。

        张小兰说,以前的老员工还会进行培训,了解一些地质知识,但这种培训多年未进行。现在的员工流动快,短的工作一年左右,长的也不过两三年,来不及对他们进行培训。即使培训,不久之后人又走了,新来的人还是没掌握地质知识。

        童潜明认为,科普地质知识,不只是出书、立标牌那么简单,很少有游客会看完一本书去旅游,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员消化后,通俗易懂地讲解给游客。而其自身素质的短板,也导致科普起来比较困难。这种现象被童潜明称为:“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

官方不服“黄牌”,专家维持“原判”

        2004年,湖南张家界和江西庐山、黑龙江五大连池一起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拥有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之外的又一块旅游“金字招牌”。截至2014年,中国已有29个世界地质公园,约占全球总数三分之一。

        地质公园是地球历史演变的“教科书”。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执行局在其制定的《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工作指南》中称,设立世界地质公园的目的,在于“促进地质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地质公园适度开发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并向公众传播地球科学知识。

        200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委派的专家,对张家界进行四年一度的例行评估检查,提出10项改进建议,其中包括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不足、溶洞环境保护欠佳、对外交流不够等问题。4年后的2012年,联合国专家再次评估时,发现张家界只对其中3项进行了整改,因此对张家界亮出了“黄牌”,要求整改,2年后再评估,若不合格将被除名。

        在三大被警告的世界地质公园中,张家界备受关注,这与其对“黄牌”的反应息息相关。

        2013年初,媒体曝出消息10天后,张家界市外宣办主任王建军在其实名认证的微博上发表“对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张家界‘黄牌警告’的三点质疑”,称张家界在“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方面,不仅不能受到“黄牌警告”,反而应该受到“金牌奖励”。

        王建军的质疑,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负责人帕特里克•迈克基维尔不到半年后再次到来。

        “他来看看,专家提的意见是不是这么回事”,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下属的张家界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英告诉澎湃新闻,帕特里克•迈克基维尔亲临张家界后,并没有直指不足,而是告诉当地官员,可以从哪些方面做改进,做得更好,言下之意,是维持“原判”。

 “谁和我们一起工作,管理世界地质公园”

        在8月3日上午的汇报会上,童光辉用英文给评估组专家做文档演示汇报。童是来自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古生物博士,2014年3月,他被张家界方面请来做迎接评估筹备,包括制作解说牌和工作报告。

        “我可能比他们自己还熟悉,国土局、旅游局等部门的资料都是我搜集的”,童光辉告诉澎湃新闻,“这不是他们的日常工作范围,他们平时也没有注意搜集这方面的东西”。

        听完张家界方面的整改情况汇报,联合国专家提出了“想知道谁和我们一起工作,管理世界地质公园”的问题。

        张家界方面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台下有官员称“资料(指提供给专家的工作报告)上有”、“我们都在管理”。专家提出,在2天后评估结束前,至少要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地质公园管理人员交流。

        当天中午饭席上,有官员称“希望他们(指联合国专家)理解中国政府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饭后,张家界市市长许显辉交代副市长程丹峰,“把专家提的地质公园管理人员问题搞清楚”。

        两天后,反馈会前,张家界方面安排地质公园管理人员和专家见面交流。武陵源区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珍娥事后告诉澎湃新闻,和专家交流的多为景区工作人员,并非专职地质公园管理者。

        张家界方面在其给联合国专家的工作报告中称,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有专职工作人员80人,其中地质专业人员27人。

        而武陵源区国土资源局局长宋宏明告诉澎湃新闻,目前挂牌在该局的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由他和另一名副局长兼任正副主任,实际上只有另外两名“老同志”在负责具体工作,两人此前是“搞地质灾害防治的”,亦非地质专业出身。宋宏明称,因缺编制,“逢进必考”,至今没引进专业地质人员。

        宋宏明还向澎湃新闻介绍,“黄牌”事件前,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没有专项经费,只能办事时临时申报,2014年迎接评估,上面才拨付了100多万元,其中部分用于立地质解说牌、建学校科普基地,另一部分用于评估接待。

        阿图•萨对张家界的官员称,“欧洲的地质公园预算费用20年都花不完,你们只有一年的费用”。

        张家界市国土资源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对澎湃新闻坦承,尽管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成立已有10年,但“很多工作都是在近两年才开始的”。

地质解说牌挂到了专家吃饭的饭店门前

        地质公园标识的缺失是张家界面临的另一项“差评”。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整改建议称,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内几乎看不到世界地质公园标识,只强调自己是世界自然遗产。尽管当地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辩称,这并不完全符合事实,但他们此次还是新增公园主副碑3块、总体介绍牌9块、景点解说牌57块以及科普宣传栏18组。此外,还对大部分原有标识系统进行了维护翻新,使所有标识系统上均有世界地质公园标识。

        澎湃新闻在现场采访时看到,新增的木质地质解说牌,外观漆成棕黄色,原先的旧牌要么只有世界自然遗产标识,要么世界自然遗产标识放在世界地质公园标识之前,而新牌有意将世界地质公园标识放在前面。

        在一处名为“拜仙台”的景点,原先的石牌上写有:“扶栏凭眺,幽谷中许多峰顶如台,卓立云表,是地神拜仙的理想境地。”而一旁油漆尚新的木质解说牌则有“层理和垂直节理”的地质解说词,并配图,图中用文字标记,对应远眺处的岩石地貌。

        “(解说牌)上次我们来立的,前两天才弄好”,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一名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

        这样的木牌在景区游道两旁随处可见,在“迷魂台”通往“天下第一桥”的一条林间道路两旁,立了足有10多块解说牌。连陪同专家考察的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地环处处长刘五一都忍不住说:“怎么靠这么近,太集中了。”

        澎湃新闻采访时发现,连当地一家安排专家吃饭的饭店门前,都立了多块地质解说牌,引来陪同考察的当地工作人员自嘲。

        整改意见中,有一条特别指出黄龙洞内景观“褪绿”的问题。

        所谓褪绿,指洞内由于游客数量超载,二氧化碳过多,加上强光进行光合作用,导致洞内石钟乳、石笋等景观上长出青苔,石笋变黑,正常的生长、发育受影响,不再晶莹剔透。

        据黄龙洞工作人员张小兰介绍,该洞每天接待游客最高时逾万人,2014年元月,景区开始限制游客数量。联合国专家8月4日下午4点到访时,洞外门票站入口电子屏幕动态显示的游客数量是“4390人”,而每天最高限值为5000人,超过就得改到第二天来参观。

        张小兰告诉澎湃新闻,为迎接联合国专家检查,从6月18日到6月底,黄龙洞运营公司安排人使用专门设备,对石钟乳等进行清洗,“组织6名员工,连续18天,下班后搞到凌晨3、4点”,将上面的青苔擦拭掉。

        但张小兰坦承,这只是权宜之计,真正阻止洞穴退化已不可能,除非“彻底关掉”。

亮红牌,“领导要摘帽”

        8月5日下午的反馈会上,两位专家都给了张家界方面的工作较高评价,认为他们基本完成了10项整改建议。

        “他们(的整改建议)说的是实话,国内理解这个问题的态度不一样,他们是从保护、开发和谐统一的角度,我们就是从怎么发挥旅游经济价值的角度”,张英对澎湃新闻说,尽管张家界有着独一无二的地质地貌资源,但当地官方还是担心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可能被取消,“他们一句话就解决问题,张家界不只是你们的张家界,也不只是湖南、中国的。”

        此前有过世界地质公园被除名的先例。“他们不是因为别的,就是从保护、可持续发展、科学研究的角度,你不保护,没事,我把你的牌就摘了。”

        2013年5月,帕特里克•迈克基维尔来考察后,看到景区内居民乱搭乱建的情形。

        “他跟我们提出,不一定要把他们搬出来,要教育、引导他们热爱这块土地,为在地质公园生活感到骄傲、自豪,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园来爱护”,张英说,这项工作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高的要求,并不是立一块牌子那么简单。要有一个全面宏观的考虑,完全站在几十年以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

        “就这一个要求都非常难达到”,张英对澎湃新闻说。

        李珍娥告诉澎湃新闻,该区为了迎接世界地质公园评估,几乎动员全区所有职能部门,责任落实到人,“花了很多钱,不能亮红牌,(否则)领导要摘帽”。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周辰对本文亦有贡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