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诗词,让这些普通人的生活饱满而愉悦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邢春燕
2014-09-26 12:04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五个月的层层推进后,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进入高潮。

        明晚,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终级赛、展演暨上海孔子文化节闭幕式将在上海保利大剧院拉开帷幕。

        包括普通市民、百位诵读达人和艺术家、专家及学者在内共1500人将齐聚保利大剧院。

        10名“诵读进士”将现场展开终极赛答题,经过两轮的激烈竞赛,通过30位大众评审举荐产生“诵读状元”、“诵读榜眼”和“诵读探花”。

        在长达五个月的赛事过程中,主办方还举行了主题讲座、吟诵赏析、书目推荐、亲子互动等形式多样的中华传统经典传承活动。主办方表示,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经典的东西慢慢地被现代人淡忘了,希望通过这次大赛让普通老百姓学习古代经典文化。

五个月中八万市民参与

1500人齐聚保利大剧院

        全场观众、诵读达人、专家、艺术家将通过群诵、合诵、独诵等形式,演绎十首“中华经典”,包括《诗经》、《楚辞》、《木兰诗》、《行路难》、《岳阳楼记》、《牡丹亭》等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

2014年8月2日,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决赛在嘉定拉开帷幕。   澎湃新闻 贾亚男 图


        自4月23日大赛正式启动至今,各行各业近8万市民先后参与到赛事及系列延伸活动中,覆盖6到80多岁等各个年龄段,其中既有祖孙、夫妻一同参赛,也有同学、同事组团比拼。四场决赛中产生了100名市民“诵读达人”,总决赛中,有10名达人顺利过关,成为“诵读进士”。

        澎湃新闻记者从大赛主办方获悉,明晚,普通市民、百位诵读达人和艺术家、专家及学者共1500人将齐聚保利大剧院。10名“诵读进士”将现场展开终极赛答题,考题内容涵盖我国各个历史阶段的优秀传统经典,经过两轮的激烈竞赛,通过30位大众评审举荐产生“诵读状元”、“诵读榜眼”和“诵读探花”。

        同时,全场观众、诵读达人、专家、艺术家将通过群诵、合诵、独诵、歌唱、戏曲等形式,演绎十首“中华经典”,以《礼记·大学》为序,现代诗《祖国,一首唱不完的恋歌》作结,包括《诗经》、《楚辞》、《木兰诗》、《行路难》、《岳阳楼记》、《牡丹亭》、《少年中国说》 等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

《牡丹亭》书封

经典文化源自童年时光

祖孙齐诵经典

        记者了解发现,大多数参赛选手对经典文化的喜爱都源自童年时光,有些甚至受几代家庭环境影响。

        闯入决赛的退休土木工程师陈兆熊老先生出生于上海嘉定一个书香世家,儿时耳濡目染的都是传统文化,清代著名的史学家、语言学家钱大昕是他的先辈亲戚,退休后的他致力于古建筑保护。

        十强选手中,一对祖孙格外引人注目。外祖父70岁,外孙8岁,祖孙二人双双通过网上海选、杨浦区现场问答选拔赛、杨浦区传统经典面试诵读晋级赛,当主持人宣布,祖孙二人同时进入上海市传统经典诵读大赛决赛时,一老一小像两个孩子一样欣喜若狂,相互击掌祝贺。尤其是8岁的张人匀,对古诗文的熟知程度令人惊叹,回答主考老师的考题对答如流,得到评委席考官和现场观众的一片啧啧赞叹。据张人匀外公钱惠松介绍,这是他自幼学习、长期积累的知识展现。当张人匀还不到1岁哭闹时,外婆抱着他拿着小画书,指着图画和文字给他念儿歌、讲故事,张人匀就安静了,在外婆的怀里很专注地看图听讲,从小培养了张人匀以后酷爱读书的习性。张人匀2岁时,外公教他学背唐诗,夸奖他,养成了他爱读古诗的习性。3岁前,他已经会背诵200多首短小古诗,现已能背700多首诗。经过大赛层层筛选一路过关斩将,现在祖孙俩对学习中华传统经典古诗文的兴致更加浓厚。

高中理科生

从唐诗宋词开始学说话

        不少参赛年轻人是从幼时跟着母亲学唐诗宋词开始喜爱传统经典文化的。有的选手学说话就是从唐诗宋词开始。

        十强选手、市北中学理科生王俊期告诉记者,妈妈通过唐诗宋词来教他学说话,“刚刚学会说话,我便会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年仅16岁的他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二十四史都一一读遍。“国学,使我的人生如此精彩。”王俊期说虽然喜爱着国学,但期望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社会大众当中去,而非一时的炒“热”。“我不太欣赏这个‘热’字,因为一旦被过度的激情炙烤,就会丧失本有的纯与醇,而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这次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对他而言却是一次难忘的回忆,“看到各个年龄的选手聚于一堂,我也满心欢喜,似乎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

        十强选手胡怡泓也是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喜爱古诗词,现在是“别人洗澡的时候唱歌,我洗澡时候吟诵诗歌”。十强选手沈敏佳,因为妈妈教她的第一首诗是《望月怀远》,从小到大都以小远作为自己的笔名和网名。

        成功入围十强的高中生严涵,不仅琴棋书画样样都会,而且是个京剧小名票,同时有着跟同龄人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思想。5岁起就在北站街道百乐少儿京剧队系统学习京剧艺术的严涵,至今已经学艺10余年,曾获得“第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奖、“全国京剧十小名票”等荣誉。严涵告诉早报记者,他认为京剧是了解古诗词的敲门砖,“因为戏剧的语言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对于培养语感有着很大帮助,而京剧所讲述的典故,让我对历史文化有进一步的认知与了解。”

29岁以下选手占70%

感受经典文化巨大感召力

        据统计,此次大赛,进入决赛的选手29岁以下占70%,百位诵读达人、前二十强、前十强中,29岁以下都占到了60%~70%。

        大赛评委、上海秋霞圃传统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耐儒表示,比赛整体感觉超过了预期,年轻选手对经典诗文的熟悉程度,叫人惊讶,令人慨叹。大赛评委、上海教育出版社副编审何勇说:“我们感受到经典文化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巨大感召力。”

        在长达五个月的赛事中,主办方还举行了主题讲座、吟诵赏析、书目推荐、亲子互动等形式多样的中华传统经典传承活动。其中,骆玉明、李敬一、汪涌豪、姜鹏、郜元宝等知名学者走进嘉定区图书馆等基层文化基地,与市民面对面交流传统经典的文化内涵;萧善芗、彭世强、蔡金萍等名家带来的经典朗诵会,让市民领略了传统经典的意境。

        谈及举办大赛的初衷,嘉定区文化局副局长姚强说,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经典的东西慢慢地被现代人淡忘了,希望通过这次大赛让普通老百姓学习古代经典文化。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市民文化节更注重市民文化素养和知识涵养的提升。通过“听、说、读、写”四大系列十个市民赛事项目,推动市民多阅读、品经典、知传统、说梦想、写美文。 

《诗经》
《楚辞》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