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央纪委副书记杨晓渡再获新职,大学毕业后曾进藏工作24年

澎湃新闻记者 李淑平 郑志祖
2014-09-28 15:15
来源:澎湃新闻
人事风向 >
字号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召开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五届机关党委会和纪委会。杨晓渡当选为第五届机关党委书记。  澎湃新闻 资料图

       当选中央纪委副书记8个月后,杨晓渡再获新职——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党委书记。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召开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四届机关党委会和纪委会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五届机关党委会和纪委会。杨晓渡当选为第五届机关党委书记。

        2014年1月15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增选杨晓渡为中央纪委常委、副书记。

        此前,2013年11月19日,中央批准,审计署副审计长侯凯接替杨晓渡,担任上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其时,时年60岁的杨晓渡正担任2013年第二轮中央第三巡视组组长,带组进驻国土资源部。

进藏工作长达24年

        1953年,杨晓渡生于上海一个革命家庭。

        其父解放前为上海的“红色资本家”,中共地下工作者,解放后曾在上海市委统战部工作,离休前在上海市政协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1970年,年仅17岁的杨晓渡到安徽插队当知青,待了4年,直到进入上海中医学院学习。

        他似乎并不惧怕艰苦的环境,1977年大学毕业后就去了西藏那曲,这一待就是24年。

        从24岁到48岁,杨晓渡在西藏从那曲地区医药公司医药股长做起,历任那曲地区医药公司股长、副经理,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行署副专员,昌都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

        2001年5月,杨晓渡回到上海,任上海市副市长。

        不怕吃苦,做事踏实,是与之共事过的人对杨晓渡的深刻印象。

        据他的一位同学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回忆,杨晓渡在读高中时,优秀品德就已显现。到工作时,也是如此。

        当年跟他一起进藏工作的人称,杨晓渡到西藏时意气风发,充满理想,艰苦朴素,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999年,杨晓渡曾写下一段回忆西藏岁月的动情文字。

        那是1985年10月,藏北唐古拉山脉突降大暴风雪,5000多牧民被分散围困在平均海拔约5000米的缺氧环境中,室外是零下40多度的严寒,还有吃穿、烧、用濒临枯竭,情况十分危急。

        时任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的杨晓渡,受命带队前往多玛区嘎曲河一带寻找失去联系的32户牧民。

        历经一月,杨晓渡一行圆满完成任务,在回程时遭遇了最后一次危险,杨晓渡所乘坐的汽车侧挂在冰沿上,差点反扣入河中。

        杨晓渡记忆最深刻的是,此后他们竟然遇到了自然奇观——“四日“同辉。

        他详细描述了这一奇观:晴空中忽生三轮红日,并列一字排开,辉煌灿烂;雪地上另有一轮红日耀眼夺目,色彩斑斓;一道圆环状的彩虹,将处在中间的那轮真日团团围住,并将处于外围的三轮幻日连在一起,构成一幅神奇、美妙、壮观、迷人的七彩画卷。

        这段描写为这次艰苦的行程加了个乐观的注脚。

能牢记两年前采访细节

        杨晓渡在西藏自治区昌都主持修建了堪称“世界上离市区最远”、“世界上气候最恶劣”的民用机场。

        此后,他又主持开发了国家计委的投资开发项目——玉龙铜矿。

        项目进行到一半,他被调任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为了在短时间内迅速由外行成为内行。杨晓渡几乎把睡觉以外的时间全拿来学习和工作,每天至少工作14个小时以上。

        《发展经济学》、《国际银行货币》……这些书坚持一本一本看下来。

        除了自学,他还好问。

        预算、结算、追加,一系列财政专业术语,只要不明白,他就不厌其烦地向别人请教。讲话稿已经由秘书起草好了,他还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身边的人直言跟他一起工作太累,时时刻刻处于紧张状态,但是,也确实能跟他学到很多东西。

        《闵行报社》副总编辑茅杰曾在香港《大公报》工作过,他在《杨晓渡印象:随和、强记、严谨》一文中讲了自己和杨晓渡的一件往事。

        2007年6月9日,在许荣茂连任上海市侨商会会长的庆典仪式上,时任《大公报》上海办事处主任的茅杰,陪同大公报董事长、社长王国华参加庆典。此时已升任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的杨晓渡前来礼节性地敬酒,茅杰刚欲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没想到他拒绝了:“小茅,你的名片我有了。2005年在香港九龙的朗豪坊酒店举行的‘两节三赛’推介会上我们见过……”

        茅杰写道:“都说西藏工作几年回来,记忆力会大大减退。我2012年去西藏江孜采访,也出现记忆力短时减退、丢三落四的情况。但杨晓渡在雪域高原奉献了24个春秋,仍有如此的强记能力,甚至连两年前接受一位记者采访的具体地点等细节都丝毫无差,真的太令我佩服了。”

        在西藏的岁月磨砺了杨晓渡的意志和身板,却没有磨掉他的细心和严谨。

        2004年12月30日,上海下起了大雪,使得主干道结了薄冰,给当日要飞赴泰国的中国首支医疗救援队车队制造了麻烦。

        时任上海副市长的杨晓渡跟车前往机场。就在车队小心地行驶了一个小时之后,来到了卢浦大桥上匝道。车队中的一辆轿车突然打滑,继而偏向大桥栏杆一旁熄火抛锚。

        为了不耽误行程,车上三名工作人员下车推车,希望可以使它重新发动。不料,车子丝毫未动。直到又一双大手加入推车行列。

        这双大手的主人还鼓励大家:“不要紧,一起用力,推一下就好了。”

        四个人的力量终于让瘫痪的轿车发出轰鸣的马达声。工作人员正要道谢时才发现,帮忙推车的竟然是副市长杨晓渡。杨晓渡没来得及听致谢,拍了拍手回到后面的车队中。

        在车队行驶中,由于车辆拥堵,杨市长再度下车跑了近百米查看路况。在回程的时候,还细心地告诫司机们小心行驶。

        杨晓渡的细心还体现在一封感谢信中。

        2006年10月,杨晓渡由上海市副市长转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兼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他走之后,与之共事过的部门同事及属于他分管的部门负责人均收到了一封感谢信,信的大致意思是:我要赶赴新的工作岗位,感谢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你是来学习的,怎么能睡觉?”

        在《杨晓渡印象:随和、强记、严谨》一文中,茅杰还讲了一件采访轶事。

        2005年8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香港举行“两节三赛”(旅游节、艺术节,田径大奖赛、F1中国赛和网球大师杯赛)的推广活动,时任上海副市长的杨晓渡代表市政府和上海人民热情邀请香港同胞及海内外朋友到上海参加盛大的“两节三赛”活动。当时茅杰正好因公在大公报香港总部,于是主动请缨代港新闻记者前往采访。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茅杰向杨晓渡递上名片,进一步了解“两节三赛”的详情。虽然素昧平生,但杨晓渡十分随和,没有丝毫架子,对记者的提问来者不拒,畅所欲言。

        由于杨晓渡还有其他公务,茅杰和他聊了十多分钟后,陪同的市旅委某处长有点急了,这位处长向茅杰使了几次眼色、看茅杰无动于衷,就上来“解围”:杨市长还有公干,如有问题再找机会吧!没想到杨晓渡却不“领情”:记者发稿要赶时间,再给几分钟吧。

        又过了一会,该处长又来劝阻,杨晓渡灵机一动:“好,那我们边走边聊吧,这样还可以交流一会。”听闻此言,茅杰十分感动,他注意到,杨晓渡似乎刻意放缓了脚步。

        在杨晓渡身上,温和和严厉并存。

        作为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区县社会主义学院开学典礼时,杨晓渡一般都要到场讲话。

        一位区统战系统的工作人员回忆说,她记得杨晓渡的讲话语气温和,可以说娓娓道来。

        但是温和不代表对一些不好的现象听之任之。

        在一次开学典礼上,一些学员竟然睡着了。杨晓渡中断讲话,直接问这些学员:“你们来开会,是来学习的,怎么能睡觉?我说的这些重要的事情你们记住了吗?”

        这样的严厉还发生在杨晓渡任西藏自治区财政厅长时,一位年轻处长在对外接待时,因吃饭地点选得不合适,被他狠狠批评一顿: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所有费用都由你们自己掏。

        杨晓渡不仅严于律人也严于律己,廉洁是他的又一个品格。

        在西藏工作时,杨晓渡每个星期总要跟家人通次电话。不管通话费用多少,他都坚持从自己工资中扣交,要不就亲自交到财务上。

        在杨晓渡任上海市委统战部长时,统战部门想要组织外出考察,必须要制定详细的考察事项、路线,并严格执行,否则不但申请被驳回,还要被他批评。

        杨晓渡的这一廉洁自律也许跟家教有关。

        据上海市统战部门的老同志对澎湃新闻回忆,杨晓渡的父亲曾任上海市委统战部负责人之一,是出了名的廉洁,如果听到有谁拿办公室电话讲私事,必定推门直面呵斥。

        多年后,杨成为中共最高纪律检查部门的领导之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