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思想周报 | 子曰在美国

澎湃新闻记者 谢秉强
2014-10-06 17:08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黑色海德格尔

        许多伟大哲学家都曾写过令人反感的著作。亚里士多德曾为奴隶制辩护,康德的许多文章在今天看来充满种族歧视。一位哲学家的政治姿态能不能用来衡量其思想遗产,其政治意图会不会阻止我们从其著作中寻找新指引?这是海德格尔《黑色笔记本》自出版以来持续激发的知识界大辩论关键所在。

        1931年秋天,海德格尔开始在他称为“黑色笔记本”的小日记本陆续记录他的想法。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他已经记满了不少于34本这样的“沉思录”。2014年,编辑Peter Trawny受海德格尔家族之托,从这些笔记本中选出1931至1941年的十年,合为三卷,并入百卷本《海德格尔全集》,在德国出版。它被命名为“黑色笔记本”,不仅是因为其黑油帆布封面,也由于其揭示了海德格尔思想遗产中黑暗的一面——反犹主义。

        去年冬天,当《黑色笔记本》很快就要出版的消息传开时,在欧洲引发了几波抗议,法国尤烈,许多法国思想家,比如萨特、福柯和德里达,都从海德格尔那里受益良多,也曾为海德格尔的这段历史辩护。有人认为,法国学界的过激反应证明了,“相比德国哲学界,海德格尔在法国学术思想界更处于中心位置,比如解构主义和话语分析理论就都深受海德格尔影响。”翻阅去年出版的法国《新观察家报》或者德国《时代报》,“你可能会发现海德格尔已经身败名裂了。”

        对于海德格尔的反犹主义言论,阿伦特的辩护很典型:海德格尔是被政治所误的哲学大师。而笔记出版之际,另外一种辩护的声音说这些笔记本并不会改变人们对作者的哲学成就的评价,更何况,在这三卷中,涉及反犹言论的不过寥寥二三页。

        法国《世界报》(Le Monde)近日就此问题发表了多篇文章。9月26日,《世界报》以《海德格尔,一种危险的思想?》为题,发表了作家Jean-Marc Mandosio、哲学家让-吕克·南希和阿兰·雷诺的辩论,讨论这起“事件”为何会搅动法国知识界,此外,我们还需不需要海德格尔来思想当代世界。

法国《世界报》上的辩论。

        雷诺说,海德格尔诚然是位伟大哲学家,但对世界太过无情。他的反人类使得他放弃了道德与政治。而南希则说,《黑色笔记本》的出版并不能抵消海德格尔的哲学工作,他认为,我们早已知道海德格尔是反犹的,所以《黑色笔记本》这部分其实没什么可读。另外应该要问,为什么该书主编Peter Trawny要排除其他笔记,单单选择这部分他称为“历史的反犹主义”来出版?

        10月1日,《世界报》又发表了巴黎第十大学哲学系Michèle Cohen-Halimi和Francis Cohen反驳南希的长文。如此频繁,实属罕见。

        1934年之后,海德格尔对纳粹运动感到失望,并把热情投向新的哲学关注。但这只是因为他认为纳粹主义背叛了它的承诺,而与此同时,他的反犹情绪非常显著。关键是,正如南希所问,这与海德格尔的哲学有何干系?10月最新一期《纽约书评》也发表了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思想史教授彼得·戈登(Peter Gordon)题为《黑色海德格尔》的长文。戈登认为《黑色笔记本》中的反犹文句实与其后来思想藕断丝连,比如笔记中说犹太人“空洞的理性和计算精神”,“其中一个巨大的、可能是最古老的隐蔽形式是犹太人顽固的算计、营利和交融习性,在其上犹太人建立其‘无世界性’(worldlessness)”。戈登说,这种看似陈辞滥调的言论其实不能被简单视为一种“沙文主义”,作者将这些成见(idées reçus)与其哲学主题相互交织,比如这里的“无世界性”让人联想《存在与时间》里的“世界的去世界化”一说。

        关心此书的读者可能知道,当时出版社希望出版海德格尔全集时,是作者本人要求《黑色笔记本》放在全集最后。此后世人一直猜测此举的寓意。一种通行的解释是海德格尔晚年有忏悔之意,但戈登指出,此说不确,因为海德格尔至死也没有公开表露过懊悔。因此这仍然是个谜,翻阅笔记可发现,1934年后吸引他走向纳粹的政治理念始终未变,所以读者“不要指望在笔记中发现他变心了”。

        

涨知识:为什么美国人总说“孔子会说”?

        子曰:“You are what you eat.”多少次了,我们看到美国人书里写的“子曰”格言就头痛不已,完全搞不清楚这样一句心灵鸡汤究竟出自《论语》哪一章。现在这个问题有解了!

        近日,中国哲学与中西比较哲学网站“Warp, Weft, and Way”刊发了汉学学者提摩西·康纳利(Timothy Connolly)小文,讨论美国人的口头禅“Confucius say”从何而来,以及它给孔子形象在美传播过程中带来的消极作用。

        孔子在美国如何被“污名化”的呢?康纳利说,对于很多美国人,他们对汉语教师说的第一句话可能就是“子曰”,后面跟着一句傻话,而你不大可能会在《论语》上找到这句话。事实上这来源于20世纪30年代晚期一个莫名其妙的恶作剧。有一位名叫Walter Winchell的报纸专栏作家突发奇想,开始为孔子捏造一些讽刺性的句子,很快这种方法被当时的广播主持人Jack Benny学去。无聊的年代,奇怪的段子容易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去了。1940年2月的《生活》杂志记下了这段事:“上周,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在每个城市每个村庄,人们都互相打趣:‘你可知道孔子怎么说?’”很多大报纸开始登载“子曰”栏目,征求读者来稿,带有格言的报纸就这样在时代广场销售。著名歌手Guy Lombardo甚至创作了一首“孔子会说”的歌曲(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3JYNCe6J2Q),当时非常流行,至今你还能在苹果手机市场里下载到这首“1940年代的金曲”。(歌中唱道:“孔子会说:一个小伙,一个姑娘,一轮明月,让婚礼的钟声在六月敲响。”)

美国《生活》周刊

1940年2月的相关报道。

        康纳利说,这可能是孔子形象第一次进入美国大众文化。而这种“子曰”不仅不准确,时常跟着非常无礼的言论,而且久盛不衰,至今还可以在新闻评论中见到,让他不禁认为它可能得为美国学院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偏见负点责任。

新书吐槽录

在法国我们早已经失去了这种强硬的、毫不知耻的批评,贝尔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异域风情”。

        ——9月,法国史教授、活跃的书评人大卫·贝尔(David Bell)在《卫报》上评论法国左翼历史作家埃里克·阿赞(Eric Hazan)的《人民的历史》一书,认为此书将法国大革命这个复杂历史化约成了一场简单的道德剧。这招来阿赞的猛烈回应。29日,阿赞在左翼出版社Verso官网博客上激动地说。

一旦亚当森发现远处有个双关语,他就会跑去捕获它,不论它是通过哪种语言快感而来。

如果书中章节比它所对应的维基文章还简略无趣的话,那就堪忧了。

        ——书评人Malcolm Thorndike Nicholson在《远景》(Prospect)杂志上评论Peter Adamson的《古典哲学史》一书,提出了学术书籍要通过“维基测试”一说。

        

文章推荐

        1941年,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发生了种族大屠杀,人们至今无法解释其起因……

        http://www.thenation.com/article/181550/language-and-blood

        

        史蒂芬·皮克专访:这些语法规则你不必遵从

        http://www.newrepublic.com/article/119687/steven-pinker-language-interview-jesse-singal

        

        英国哲学家约翰·格雷评福山新书:

        http://www.literaryreview.co.uk/gray_09_14.php

        

        格雷评英国修女凯琳·阿姆斯特朗(Karen Armstrong)新书《流血之地:宗教和暴力史》。(费迪南德·芒特评此书可参考上期“国际思想周报·被毒害的宗教”一节。)

        http://www.newstatesman.com/2014/09/lambs-slaughter

        

小书单

Censors at Work: How States Shaped Literature by Robert Darnton (W.W. Norton & Company; 316 pages; $27.95).

Poetic Force: Poetry after Kant by Kevin Mclaughli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16 pages; $52) .

Shakespeare and Continental Philosophy by Jennifer Bates & Richard Wils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88 pages; $42).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