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拒绝百万赠款的戴杏芬:我真是很有运气地当了这么好的一个人

澎湃新闻记者 徐笛
2014-10-10 11:1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人物 >
字号

        一则千里报恩的故事在浙江和沈阳被传为佳话。

        21年前,仙居人戴杏芬偶遇3个落魄的年轻人,收留一晚。如今其中之一的何荣锋成了身价上亿的大老板,两次想要送重金酬谢,被毫不犹豫地拒绝。

何荣锋与戴杏芬夫妇合影。 图片来自网络

        戴杏芬说,帮助人是应该的,不求金钱回报,对方能感恩,已经很感动。

        戴杏芬老家在仙居杨府村国道边上。1993年3月的一天,3个蓬头垢面的小伙一直跟在她身后。快到家门口,戴杏芬转身询问。3人正是17岁的何荣锋和另外2个四川老乡。他们打算到温岭一老乡那找活做。然而,到杭州后,已一贫如洗。3人风餐露宿,沿路乞讨,饥寒交迫了10多天,才开口向戴杏芬求助。

        “我让他们进了家门,给他们做了一桌饭菜。我也在外谋生过,知道真的不易,有人帮助一把很重要。”戴杏芬烧热水,给走出血泡的陌生人洗了脚、吃了消炎药并处理了伤口。

        “我们每个人吃了三大碗,真的是饿坏了。由于手中没盘缠,多天来乞讨的狼狈之相,让人们觉得我们不是正经人,很少有人理睬,全靠异乡姐姐和她父亲的救济。”何荣锋回忆。

        当天晚上,戴杏芬跑出去找了几家工厂,为他们介绍工作,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没有工厂同意一起招3个人。小伙们决定继续到黄岩亲戚那里找工作。

        从仙居到黄岩的车票是7元。第二天,戴杏芬备好红糖馒头片、一串香蕉,塞给每人10元钱,将他们送上车。

        曾在外打工过的戴杏芬还叮嘱他们,“在外打拼,要做好人,要诚实守信,有了好口碑,才能赚到钱!”这一切都让何荣锋和同伴深深记在了心里。

        经过20余年的打拼,如今,何荣锋已在沈阳家具和涂料行业站稳脚跟,成为身价过亿的企业家。

        创业过程中,何荣锋写下数百篇日记,其中不少以戴杏芬为倾诉对象:

        “戴姐姐:半年过去了,虽然我吃苦,挨打,但在我们努力下,那些劣迹老乡,有的被法办,有的被清走,有的下保证改邪归正……在这里四川人的口碑好了,工作也好找了,老乡团结了。没想到的是,我因为这样的举动出了名,几位当地老板委托我找放心的老乡去工作,并给我招工费,不少老乡也托我找工作,没想到我多了一些打工外的高收入……快两年过去了,我终于替父亲还上了要命的外债!父母都开始过上安稳日了。今天我大哭一场,真的感谢你啊!”

        “戴姐姐:一个四川同县老乡是个美丽的姑娘,她看中我的仗义,主动来医院表达对我的好感,你若知道一定高兴。”

        “戴姐姐:有个大老板觉得我有号召力,将家具厂油漆活全都承包给我,这一下我赚大了……这么多日记,我不会让你看到的,因为你有幸福的家庭,我不能打扰你,但有几年了,我不吐不快,写下这些做记录。”

        1996年,事业有起色后,何荣锋就开始寻找戴杏芬。然而,由于戴杏芬在外打工,加上不知确切姓名,无论信件联系,还是公安局查询,都没有结果。2013年5月,在一位来自仙居的生意伙伴的打听下,何荣锋终于获得了戴杏芬的音信。

        “姐,我终于找到你了。我就是20多年前那个被你收留过的年纪最小的男孩……”电话里,何荣锋在激动地讲述。戴杏芬渐渐回想起当初那个黑黑瘦瘦,脚上流着血,一言不发的年轻人。

        挂了电话,何荣锋又发来一条短信,诉说这些年的酸甜苦辣。在短信中,他写: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缘分,我们要做一辈子的姐弟。戴杏芬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这让她热泪盈眶。

        很快从沈阳赶到临海,何荣锋觉得,20多年过去了,戴杏芬的笑容,一直没有变。他拿出一份礼物——一张百万元现金的支票。

        没有任何犹豫,戴杏芬拒绝了。

        今年国庆前,何荣锋又来到当年受过恩惠的地方。这一次,拿着5万元现金和价值不菲的补品,说让恩人修补房子,补养身体。

        不忍当面拒绝,打听到何荣锋的卡号,戴杏芬再次把钱退了回去,补品也寄了回去。

        “不管他生气不生气,我都不能收,他出息了,我很高兴。帮助人是应该的,不图金钱回报。他能记得我、挂念我,已经让我很知足。”

        两次拒绝重金酬谢,戴杏芬都没有犹豫。在外地实习的大女儿知道这件事后,发微信给她:妈妈,你真棒,我为你骄傲。

        一年多来,戴杏芬和何荣锋像亲戚一样保持联系。今年7月,戴杏芬受何荣锋邀请到沈阳,到东北旅游了一周。甚至,有文化传播公司表示拍一部感动人间的纪实影片。

        如今,45岁的戴杏芬和丈夫在临海经营一家点心店,做早点和午市。性格爽朗的戴杏芬说,现在的日子过得很满足。谈话间,这对没有血缘的姐弟,互相被对方的情谊所感动。        

对话戴杏芬、何荣锋

        澎湃新闻:最近你们的故事被报道地挺多。

        戴杏芬:是啊,这两天我嗓子都说哑了。但是我同学、亲戚看到报道都觉得挺骄傲,跟我说“你做了这么好一件事啊”。(笑)

        何荣锋:竟然还有香港的媒体找到我,我现在挺焦虑就是怕给我姐姐带去什么不方便,心里面过意不去。

        澎湃新闻:当年3个小伙都是陌生人,又来自外地,灰头土脸的,你除了提供食宿还给他们洗脚、找工作,没有觉得危险吗?

        戴杏芬:去年,再次碰面,我才知道他们当时走路已经走了7、8天,好久都没有睡过床,只能睡在玉米杆上。那一年我都没有直接了解过他们的来历和详细情况,看他们那个样子,不好意思问。我好像是有点傻傻的。倒是邻居说过,万一是小偷或者骗子,你怎么办。但当时我心里一点都没有害怕过。

        澎湃新闻:20年后,何荣锋事业有成,想为你提供一些经济上的帮助或是物质上的礼物,你都拒绝了。

        戴杏芬:说句心里话,我们都不是贪钱的人。他重情重义,20多年过去了,这么一件小事情,一直记挂在心上,想尽一切办法找到我。这种情是无论一百万的支票,还是多么贵重的礼品,都没法比较的。再说我自己日子过得去。虽然不能跟很有钱的人比,但我这个人很会自我满足的。(笑)就是再困难一点,也绝不可能收。换做别人,只要有点同情心、有点善心,也会出手相助,只是碰到我了。现在回头想,我真是很有运气、很有福气地当了这么好的一个人。(笑)

        澎湃新闻:现金、补品寄回时,心里的感受是什么?

        戴杏芬:这次把冬虫夏草和钱寄还给他,他就生气,说再也不来仙居了。他说他是来报恩的,说我当年做了好事,现在应该感到幸福,不应该拒绝。

        不止是寄,去年兄弟来看我的时候,带了皮包装的山参和贵重的鹿茸,送走了他,回来才看见。这对我来说都是价值不菲的,一辈子都没见过。我就给他打电话说想寄回去,他说,姐,20多年前,我是个流浪汉,你根本就想不到这个流浪汉会有今天,兄弟我现在有条件了,就算我给你黄金,你也受之无愧。我当时听了就哭了。那鹿茸,200克的,价值将近5万块,我生怕寄丢了,就直接跑了一趟给送回去。

        兄弟说,送的补品都拿回来了,想来想去硬给我和老公一人买块表,我不收,兄弟心里头难受得,他说,戴着表就会想到他。后来就收下了。我老公说,就当你兄弟给你的生日礼物吧。我一直戴在手上,看到朋友就说,这是我兄弟给我买的表。我高兴,觉得有面子。(笑)

        何荣锋:现在我有能力了,想改善一下他们的经济,支票他们不收,这次的5万现金,多多少少是点心意,他们也寄回来了。哎呀。真的很生气了。她说,这是正常人都会做的,不应该接受这么多回报。我认为这不是正常人能做到的,她是完全应得的。

        澎湃新闻:这些年,戴杏芬在你心里是什么样的形象?

        何荣锋:她就是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她和她父亲,招待我们真的非常热情。给我们烧热水洗脚,特别特别感动。除此之外,还帮忙找工作,这好像超过了正常的救助范畴。感觉把我们当成了一种责任了。这就让我一直记在心里,要报答他们。这些年,每当看到路边的乞丐,我就会想起她。

        澎湃新闻:离开戴杏芬家的时候,有什么想法吗?

        何荣锋:我心里就想,有这么好的人来感动我,再一次站在她面前的时候,一定要让她看到我全新的一面,再也不会是乞丐的样子。上天挺厚待我,最后能够让我找到这个姐姐。

        澎湃新闻:这些年,你写了很多日记。有不少是把戴姐姐作为倾吐对象,讲述自己一步步走来的过程。

        何荣锋:对。因为她当时的善意已经很感动我了,她的很多话我都听得很神圣。她像长辈一样关心我要做好人,要团结,做有情有义之人,这样来感化我,推动我。(哽咽)

        澎湃新闻:除了那条短信,何荣锋三次都把你感动哭了。你怎么评价他?

        戴杏芬:他是当时三个里面最小的。没有说过一句话,但却是心里面最感恩的一个。其实要是没人提,我已经没什么记忆了,这件事也没告诉过其他亲戚朋友。他是挺实在的一个人。真的想不到,我帮助过比他程度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人,也没有这样对我。(哽咽)

        澎湃新闻:有种声音质疑,这事对你和你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正面宣传,你怎么看?

        何荣锋:身正不怕影子歪。我压根就没想过炒作,没想要出名,也没出过一分钱。我的公司一直以诚信立足,认识我的人都知道,还有人管我叫“傻子”。说实在的,我现在的货是供不应求的,生意这方面也不需要这么干。问心无愧就好了。

        澎湃新闻:现在两家人联系得多么?

        戴杏芬:平日里有事,也会在微信上联络,或者是节假日我们都会发个信息,通个电话。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