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扶贫转向

2014-10-17 19:35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经国务院批准,今天(10月17日)被设定为中国的“扶贫日”。

        国务院扶贫办相关人士称,当前全国人均年收入低于2300元贫困线的贫困人口还有8000多万,参考国际贫困标准,人数则有2亿多,他们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艰苦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

        从绝对数来看,不管采用中国还是国际标准衡量,中国的贫困人口数量都是巨大的。

        不过从纵向看,采用中国标准(1986年为人均年收入低于206元,2010年为1274元),1978-2010年间中国累计减少了2.5亿贫困人口;参考国际扶贫标准,中国共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93.3%来自中国。从普遍贫困到小部分贫困,侧面见证了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成就,同时也预示着有关“贫困“的观念必须改变,扶贫办法必须变革。

        在世界范围内,贫困被高度关注,是晚近的事。

        20世纪初年,有学者对贫困的定义是:“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和政府将购买美国农业部食品计划所包含食物的费用的三倍设定为贫困线,如果某人所在家庭收入低于由此计算出来的具有相同特征家庭的贫困线,这个人就被认为是贫困者。

        后来,学者们又提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概念:“所谓绝对贫困,也称生存贫困,是指缺乏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最低生活标准的能力,这些维持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食品、住房和衣着消费等;相对贫困则是指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达一定程度时的生活状况。”

        1990年,世界银行对贫困下的定义是:“指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

        以研究“穷人经济学”著称的诺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是指对人类基本能力和权利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缺乏。”在他看来,“贫困的真正含义是指贫困人口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的贫困”。

        今天国际上对贫困的认识,已经不是单以收入是否足以支付食物需求来确定贫困标准,而是包含了恩格尔系数法、数学模型法、基本需求法和比例法等衡量方法。不过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大部分国家的扶贫规模都在总人口的10%以上,比如印度在2O%以上,巴西l6%以上,越南15%以上,欧盟区的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在9%-18%之间,美国12%以上,俄罗斯l3%左右,韩国14%左右,日本15%左右。

        在普遍贫困年代,中国把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年贫困线的人口定义为贫困人口,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样的认定标准是合理的。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普遍的家庭财产性收入权重很快扩大,用于医疗、教育、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开支逐年增加,且必不可少时,仅以“收入”来衡量是否“贫困”,仅以食物消费支出来度量贫困,显得缺乏说服力。

        而且,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经济发达国家认定贫困人口的通常做法表明,当中国民众普遍地摆脱赤贫状态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贫困将成为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也就是说,扶贫工作不仅在过去和现在是一项重要工作,即便中国经济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也会因“贫困”含义的变迁而存在贫困现象,仍需开展扶贫工作。

        可以肯定,贫困内涵、认定标准的不断丰富,将使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发生变化。中国目前仍然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扶持政策仍属必须,但与此同时要看到,未来的扶贫,相当部分的精力将从“瞄准区域”具体到“瞄准个体”,从“粗放扶贫”转向“精准扶贫”,从“千篇一律”转向“量身定做”;有鉴于对贫困内涵和成因的认识更为深入,未来的扶贫,既应有对既成贫困的帮扶,也应有对即将贫困的预防。与此相应,扶贫工作机制应当做出重大调整,以适应新形势变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