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杨天石谈《北平无战事》:反腐成功取决于最高领导人的决心

澎湃讯
2014-10-20 07:52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近日,以1948-1949年间国共斗争为题材的历史剧《北平无战事》在电视上热播,引起广泛关注。10月17日晚,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民国史学者杨天石在搜狐历史频道与该剧编剧刘和平对谈这段戏里戏外的国共斗争、“打虎”风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整理杨天石教授的部分发言与读者分享(经杨先生审订)。

        

谈谍战

        
剧中主角方孟敖(左)系潜伏于国民党的中共地下党员,梁经纶(右)潜伏在中共的国民党要员。国共双方的较量从经济、政治、军事到情报全面展开。

        

        问:在现实中,谍战对内战的影响有多大?

        杨天石:在西北战场,为什么国民党进攻延安失败了?跟熊向晖在胡宗南身边当机要秘书有重要关系。东北战场为什么也失败?跟当时的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有很大的关系,卫很早就和中共有秘密关系,可以看作中共在国民党内部最大的间谍。蒋介石派卫立煌去东北的时候是相信他的,而卫立煌却跟夫人说过一句话,说蒋介石派我去东北,我一定要让蒋介石垮台。卫立煌具体提供了哪些情报,我们现在不能说得很清楚,但是他起了很大作用。至于淮海战役,郭汝瑰等人的作用也很重要。

        
卫立煌和美国盟军飞行员

        

        谍战对于中共掌握国民党军事情报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共的军事胜利和谍报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是密不可分的。应该说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人心向背有很大关系,这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关键。但是通过谍战了解对方的兵力、作战部署、作战意图等,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        

谈“打虎”反贪

        
蒋经国在上海“打虎”时。《北平无战事》剧中主人公系受命于蒋经国,彻查北平民调会和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贪腐案。在历史上,蒋经国奉蒋介石之命到上海督导经济并着手反腐,一度查到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头上。

       

        问:“打虎”是个技术活儿,蒋经国为何一定要动孔令侃?打孔令侃是不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风险太大了?

        杨天石:蒋经国去上海,提的口号就是“我们只打老虎,不拍苍蝇”。我个人认为打的方向完全正确。孔令侃是孔祥熙的儿子,他的扬子公司在名义上是商业资本,实际上是官僚资本,或者说是豪门资本。这基本上是从抗战后期开始全国人民反对的对象。

        中共的解放战争反对的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蒋经国“打虎”打到孔令侃头上,打击的就是官僚资本主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方向是正确的。       

        问:蒋经国打虎,宋美龄“放虎”,这出家庭剧凸显了国民党政权的哪些法治漏洞?

        杨天石:可以说是个人的权力或是权贵阶层破坏法治、破坏整个法律程序。讲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国民政府有个机构叫监察院,它的任务就是监察政府官员的贪腐行为。蒋经国把孔令侃扬子公司的仓库封了以后,监察院就派了两个监察委员去上海调查。这本是监察机关来检查的正当行为,这时蒋介石给上海市长吴国桢打电报,说是扬子公司是商业机构、不是政府机构,监察员无权调查,阻止了这场调查。最后孔令侃逍遥法外。       

        问:上海对蒋经国的到来也曾一片欢欣鼓舞,并非我们通常想的那样一塌糊涂。

        杨天石:本来,人们对于国民党虽然失望,但是对蒋经国抱着一线希望。上海“打虎”一开始得到中下层、特别是底层老百姓的欢迎,所以称他是“蒋青天”。但是“打虎”没有打成,而且是由于宋美龄的干预、蒋介石的包庇,孔令侃安然无事。就把老百姓最后的一点对国民党的希望幻灭了。      

        问:治国要先治吏,“打老虎”也是治理官吏重要的部分,剧中蒋经国说“疑人要用,用人也要疑”,他为什么失败了?

        杨天石:治吏是中国古代社会很重要的问题。历史证明治吏要有制度和机构,但是光有这些也不够。对国民党来说,国民政府监察院就是治吏机构,相应的法律制度也有。但是最终能否成功取决于执政党,特别是最高领导人的决心。在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身上发生了讲情面、讲包庇的现象,所以即便有制度有法律有机构,也不能解决贪腐的问题。       

        问:蒋经国在上海“打虎”的经历对他在台湾的执政有什么深远影响?

        杨天石:蒋经国吸取了在上海的经验教训,台湾时期有两个典型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一是萧政之案。萧政之跟随蒋家三十多年,关系很深,在台湾是中华电视台的二把手。后来发现有确实的证据证明他贪腐,怎么办?另外还有一批官员出面,包括司法院的院长等人,来保护这个人。但是蒋经国还是主张依法办事,把他抓起来了。

        另外一个更典型的案件,王正谊案,是蒋介石的母亲王老太太的亲属,蒋经国的表弟。案件发生时,蒋经国首先去找蒋介石和宋美龄汇报,说王正谊贪腐,并把案情向蒋介石报告。蒋介石无言以对。最后判了无期徒刑。

        
1975年时任“国防部政战主任”的萧政之(中)

        

        为什么蒋经国到台湾以后能够依法处理萧、王呢?就是由于总结了在上海孔令侃案件的教训。这件事在台湾有很好的影响。蒋经国时期贪腐现象受到很大抑制,官场风气相对清廉。但是贪腐是顽疾,不打持久战不能解决问题。现在台湾政局里还是贪腐严重。历史经验就是反贪腐不可能一次革命就完成,要持续不断地反。

谈币制改革

        
剧中,蒋经国命何其沧(燕大副校长)与方步亭(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推行币制改革,共产党和国民党的较量在经济战线展开。历史上,1948年推行的金圆券改革非但没有终结物价飞涨的乱象,反而陷入史无前例的恶性通货膨胀。

        问:国统区这种大规模通货膨胀的根源在哪里?币制改革为何挽救不了它?

        杨天石:为什么要进行币制改革?因为通货膨胀,原来的法币不值钱了,所以要换一种流通货币,换成金圆券。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纸币越来越贬值,原因在于国民党收支不平衡。支出太大,收入太少。为什么收支不平衡?因为内战。国民政府要支付跟中共打仗所必须支付的军费。要解决收支不平衡的问题,就必须停止内战;如果坚持内战,那么军费就是无底洞,投入多少金钱都不够。内战停不下来,搞币制改革,抓到的是皮毛、枝节的问题。这种改革肯定要失败。所以改了金圆券,物价还是飞涨,最后金圆券也成了废纸。

        币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因为只要打仗就要支付军费,收支永远不可能平衡,这不是货币改革能解决问题的。

        
金圆券

        

谈1948-1949        

        问:《北平无战事》里反映的1948-1949这个时期,与之前的几年相比,国共局势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杨天石:有很大的不同。1945年那个时候正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年头,国民党蒋介石正处于一个高潮的阶段。我常用这个词形容当时的国民党和蒋介石:如日中天。但也就是从1945年开始,国民党蒋介石开始走下坡路。

        如何从“如日中天”走向下坡、走向失败?表现这一段是很有挑战也很有意义的历史学、文艺学的题目。       

        问:蒋经国打虎失败,国民党所剩无几的信誉值也接近“欠费”,有没有什么典型案例能说明这点?

        杨天石:当年北平国民党军事上的最高负责人傅作义曾说:蒋介石是爱美人不爱江山,我们还替他拼命干什么?连傅作义这样忠诚的老国民党员都已经失望了,可见国民党在老百姓心中已经完全破产。        

谈内战        

        问:有网友说国共内战时同胞相残,不宜过分渲染,那么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应该如何看待内战这段历史?

        杨天石:从总结经验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历史是应该回避的。如果有意地为了政治需要回避某一段历史,不是历史学家应有的态度,也不是正确总结经验的态度。当然,有一个时机问题,要在适合的时机来谈。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