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劲松主政昆明两月:晋宁事件后吁官员想一想权力从哪里来的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吴耀谦
2014-10-26 20:41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昆明市委书记高劲松告诫领导干部:“对照焦裕禄,想想权力从哪来。”  CFP 资料

        高劲松最终还是没能阻止晋宁悲剧的发生。

        晋宁“10•14”事件发生时,距其履新昆明市委书记刚刚过去49天。

        10月14日,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晋城泛亚工业品商贸物流中心”(下称“泛亚物流中心”)的施工人员,与项目所在的富有村村民发生群体性冲突。据15日昆明市政府新闻办通报,事件共造成8人死亡(企业施工方6人,村民2人),18人受伤。

        晋宁县富有村的征地纠纷达三年之久,此间亦有冲突预警,然而村民、施工方和政府三者之间始终没能达成解决问题的默契。危机因子长期潜伏得不到疏导,最终膨胀成暴力泄愤。 

        几乎聚集了基层治理所有矛盾的晋宁“10•14”事件发生时,省、市两级最高领导刚走马上任不久。

        事件发生当天,甚至正是云南省委主要领导交接之时。

        没有防患于未然,只能事后补救。补救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席卷而来的谴责狂潮,对真相的追问、对政府的质疑、对法治的呼吁、对土地等深层社会问题的思考等观点交织其中。

        如何妥善处理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10•14”事件,成为这位新晋市委书记的“大考”

公开回应晋宁事件:想想权力从哪来

        此前澎湃新闻调查发现,这起造成多人死亡事件的缘由,直指双方长达3年的征地纠纷。与“泛亚物流中心”投资预算80亿元相对应的,是富有村村民对“每人4.3万元征地补偿款”的不满。

        从2010年“泛亚物流中心”项目征地以来,当地村民与项目开发商因补偿问题一直未解决,从没正式签过征地补偿协议,项目于今年5月中旬以来陷于停滞状态。

        双方矛盾不断升级,在10月14日这天爆发。

        云南昆明市政府新闻办通报称,当日,项目建设方近千名人员进场恢复施工,正在富有村吃早餐的8名施工方人员被村民非法扣押至村内捆绑手脚后殴打,并被泼洒汽油后,拖至村外项目施工现场附近道路上。之后,百余名村民持械冲向施工现场,施工方事前组织的数百名持械着统一服装人员与村民发生短暂激烈冲突。

        然而,不少村民均表示是被迫还击,更有村民质疑通报:哪有近千人持棍棒、盾牌等警械进场施工的道理?

        村民与施工方之间积怨已深,同时对政府处理怀有不信任的情绪,晋宁事件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不言而喻。

        冲突发生后,《昆明日报》持续追踪了高劲松的态度与举措。

        云南昆明晋宁“10•14”征地冲突事件后一天晚上,高劲松主持召开昆明市委常委(扩大)会议。

        他对列席会议的县区委书记和开发(度假)区主要领导指出,一个地方有没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有没有一套保障目标实现的办法举措,重点在领导班子,关键看一把手。大家要认真对照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辈先进,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是用来干什么。

        4天后的《昆明日报》报道了10•14事件发生后当地主要领导的应对,文章透露了高劲松的这段讲话。

        在中央高压反腐、重拳治吏的大背景,因征地而起的冲突,再配上代表公仆形象的焦裕禄,综合这些要素,“对照焦裕禄,想想权力从哪来”这一语录经门户网站新闻标题制作后便火了起来。

        “此次事件的发生,存在群众路线践行不到位,做群众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高劲松在10月15日的昆明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决不能当“甩手掌柜”、不敢接触问题、只想当官不担责任。

        事实上,事件发生之前的昆明市领导干部专题学习座谈会,高劲松便提出要常给干部“体体检”“把把脉”,不能让‘为官不易’成为‘为官不为’的借口”。

        高劲松说,“10•14”事件让人痛心,要用发展来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把为群众谋福祉作为党员干部的头等大事,让富有村名副其实,让失地村民的日子过得比原来好。

舆论谴责,拆迁矛盾并没有画上句号

        然而,一次官方会议并不能解开人们心中的疑窦。

        细节的披露官民说辞不一,舆论谴责之声四起,拷问的重点由追问真相转为追问政府渎职之失和呼吁用法治手段解决征地“死结”。

        10月17日,《中国青年报》针对晋宁事件列出“民意五问尚待回答”。

        同日,《人民日报》刊发署名傅达林的文章《法治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正途》关注此事。文章连续发问,据媒体披露,该施工项目此前村民和当地政府、开发商就发生过多次冲突,早有预警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去哪儿了?

        文章指出,一些基层政府往往在治理方式的转型上一次次错失良机,面对利益的冲突,走的依旧还是舍弃法治的老路。看似化解矛盾的诸多工作,其实都因为没有塑造法治威信而越走越窄,甚至陷入政府违法行政、开发商暴力拆迁与公民漫天要价的死循环。

        针对央媒批评与民间负面舆情,10月19日,《昆明日报》就晋宁“10•14”事件发表三篇系列评论《深刻反思理性面对》《高扬法治旗帜严惩犯罪分子》《把解决群众的问题纳入法治轨道》。但当地官方媒体表态并没有让谴责浪潮完全消退。

        依法治国的呼声尤为强烈,党媒针对晋宁事件发文批评,上任不久便接了“烫手山芋”的高劲松只能直面。

        10月20日的《昆明日报》报道称,19日上午和下午,高劲松率队分别到晋宁县晋城镇富有村、广济村走访看望群众,在富有村,高劲松一行看望了晋城“10•14”事件中两名死者家属、困难群众。

        高劲松对死者家属表示,目前已经收集和掌握嫌疑人实施暴力犯罪的相关证据,将给家属们一个公平、公正的处理结果,告慰死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追究责任。

        10月22日,昆明市纪委和晋宁县纪委对晋宁县委政法委书记、晋宁县委统战部部长等16人给予问责和党政纪立案调查处理。

        晋宁事件可以说是拆迁矛盾的一个缩影,不能简单画上句号。

        进一步的调查取证,死者家属、伤者及其家属、富有村群众、施工方有关人员的安抚和善后工作有没有落实到位,这些仍有待观察。

        在征地过程中,如何合理科学保障被拆迁农民的权益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土地财政必须要进行改革。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改革除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规定征地款的使用方式等一些最基本的制度性变化外,还应在征地范围上做到“两个区分”:一个是公益性用地和非公益性用地的区分,另一个是重大公益性用地和非重大公益性用地的区分。

        党国英说,只有重大公益性建设需要使用农村集体土地,才可以通过征收办法将农村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征地过程应当有市场价格参照,充分透明了才能避免冲突发生。同时,政府有必要压缩一定的征地范围。

以“救火”之姿接替“断崖式降级”的张田欣

        今年以来,昆明“一把手”一直处于镁光灯下。

        上一次昆明的“一把手”备受关注是因其前任“创造”的一个热词:断崖式降级。

        7月16日,中央纪委网站公布对时任昆明市委书记张田欣立案审查以及给予其降级处分的通告:“经查,张田欣失职渎职造成国有资产损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其行为构成严重违纪。经中央纪委审议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张田欣开除党籍处分,取消其副省级待遇,降为副处级非领导职务;收缴其违纪所得。”

        张田欣遭开除党籍、连降4级处理42天后,时任曲靖市委书记高劲松以救火之姿接替张田欣主政昆明。

        云南网当时的消息称,“8月27日下午,云南省会昆明市召开干部大会,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刘维佳宣布了省委干部任免决定,曲靖市委书记高劲松调任中共昆明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高劲松现年51岁,是云南土生土长的官员,其对昆明的政局并不陌生。1980年11月参加工作后,高劲松长期在昆明市任职,历任昆明市五华区区长、书记,昆明市委常委、五华区委书记,昆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等职。

        在昆明工作约20年后,2008年1月,高劲松从省城来到地方,担任玉溪市代市长、市长,进入到正厅级领导干部行列。2012年底,高劲松转战曲靖,担任曲靖市委书记。此次担任昆明市委书记,系高劲松二度进入昆明市领导班子。

        值得注意的是,高劲松与张田欣没有仕途交集。高劲松在昆明市领导班子工作时,张田欣先后担任的职务分别是玉溪市委副书记、文山州委书记、云南省委宣传部长。张田欣2011年开始担任昆明市委书记时,高劲松已主政地方。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