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是你搞砸了孩子的进餐乐趣吗?

徐璇
2014-12-09 18:59
来源:澎湃新闻
亲子学堂 >
字号

许多孩子怕吃饭,怕吃不喜欢的食物、怕吃不完碗里的米饭、怕被大人骂吃得慢、怕各种进餐规矩……吃饭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可大人有时会因为规矩太多而把事情搞砸了。

  和孩子共餐有时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特别是如果你希望他/她专心吃饭不乱跑、不开电视、不挑食、不把食物洒在桌子上,甚至在指定时间完成吃饭任务时,你会发现这就是一场战争,结果常常两败俱伤。是孩子的错吗?有时我们也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要求是否过高。  

把吃饭变成游戏,遵从孩子的年龄需要

  解决孩子的吃饭问题之前,请先看一看父母自己是不是有良好的进餐习惯。你真的像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一样爱惜食物吗?你从来不会端着饭碗去看美剧或球赛吗?一个厌食的父亲或者节食的母亲,恐怕也很难言传身教不该偏食的道理吧?

  孩子是视觉系的。父母也可以和食品商一样,变着花样玩新意。把食物打扮得好看,用颜色鲜艳的餐具呈上桌,一切就像变魔术一样。还有,食物是可以玩的。揉面团的时候,放一些在孩子洗净的小手上,这比那些教科书更有效。购置一些亲子厨房小模具,有的时候,食物是口味,更是乐趣。

  如果你的孩子喜欢各种交通工具,那么你就利用这个爱好来提升他对吃饭的兴趣。比如,把孩子的肚子当成火车站,一起来玩运送食物的游戏吧。每天食物从他的嘴巴经过一条弯弯曲曲的轨道到达这个火车站。他负责将这些食物运送给肚子里的乘客,牛奶车厢、水果车厢、米饭车厢鱼贯而入……经过一轮消化后再鱼贯而出。于是每次吃饭就会变成一趟旅行,爸爸妈妈事先用播音腔做一下车厢广播,“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本次列车现在开始供应晚餐了。今天晚餐有米饭、排骨、莲藕、豆腐、白菜……祝大家用餐愉快。”这样的好处在于,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工作——吃饭很重要,吃饭时也不会再胡乱奔跑。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口味,但不要偏过头

  挑食是一种正常的人类行为。当可供挑选的食物很多时,自然会做选择,只是要注意不能“偏”过头了。在健康平衡饮食的前提下,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口味。

  为什么零食和垃圾食品总是比正餐更吸引孩子一些?这是因为它们(在市场动力下)都会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给他们想要的。几乎没有孩子不爱甜食和香喷喷的薯条,只是有的孩子的喜好程度更甚。家长的禁令使得这些食物更难以获得以至于看上去更稀缺、更美味。所以,家长没必要对孩子迷恋甜食或垃圾食品的行为反应过度,堵不如疏,破不如立,矫枉过正只会带来恶性循环。最好的办法是,尽早养成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在他们的味蕾DNA上埋下“平衡膳食”的密码。

  家长制定基本的餐桌规则,但是不要做独裁者。吃饭的行为培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在给孩子各式各样的食物选择并限制甜食和油腻食物的前提下,允许孩子自己来决定食量。如果他不想吃饭,先看看是不是身体不适,而不必勉强他进食。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尝一尝“饥饿”的滋味,而不要心软地用零食来做替代品。父母的职责并不是只管喂饱他们,把爱意融入到每一天的厨房作业,时不时给孩子一点惊喜和宠爱,让他知道,他是你餐桌上的好伙伴,而不是捣乱分子。

  小孩认识世界的过程便是“吃”的过程。在孩子早期的认知里,他们认为动物是他们的朋友。而有一天,他面对着碗里的鸡鸭鱼牛羊肉,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吃它们,就像当初和儿子一起烤恐龙饼干的时候,他总会用一种非常犹豫的态度去进行这项工作,并且在吃饼干的时候,小心翼翼地问,“如果我咬它们了,它们会痛吗?”食物其实是不会痛的,只是父母需要想一个好的解释,和孩子一起树立对食物的价值观。

吃饭是享受食物的过程,有些规矩可适当调整

  普天之下,大致来说,吃饭有一些基本的“规矩”:定时定量进餐,不要离开座位,不要制造噪音,不要玩弄餐具……对此,相信每位父母都有自己的一套。然而,吃饭原本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被一些无伤大雅的餐桌规矩束缚而影响享受食物的乐趣倒有些得不偿失了。

  “吃饭时不要说话”这种,大人也不能绝对做到。如果连父母都觉得些许别扭的仪态规矩,还要强加给小孩,实在有些夸张。当然慢慢地自然地告诉小朋友一些与吃饭风度有关的事,与这个立场并不冲突。关于风度,等小孩到了青春敏感期,会对此更敏感。可要是向四五岁的孩子努力解释“为什么要有仪态”这件事,也许还太早了。

  家庭共餐应该是全家人一齐愉快地分享食物,父母要警惕自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成为一直数落孩子的“进食监工”,而忘了自己也该享受食物,只有你自己也在享受食物,孩子才会真正地好好吃饭。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